杜蓓蓓



摘 ? 要:加強貿易與投資領域的合作和貨幣流通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個方面,文章將重點聚焦在這兩方面的交集——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自2010年10月成為全國首個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新疆開辦該項業務已有四年,但其進展卻很緩慢,對外人民幣直接投資和外商人民幣直接投資明顯不匹配。建議分別從經濟政策、銀行業發展等方面入手,以保障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有序規范開展,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
關鍵詞: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
中圖分類號:F830.3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017-2015(2)-0054-05
一、引言
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愈發蓬勃,境內企業對于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為了滿足企業的這一需求,鼓勵企業積極地“走出去”和“引進來”,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并于2010年10月頒布了《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暫行辦法》(以下稱《辦法》),《辦法》一出,新疆即成為全國首個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試點區域,疆內首例業務是由東亞銀行于2010年11月18日通過其全資附屬銀行東亞銀行(中國)成功完成的,首例業務的投資方是一家新疆的民營企業,投資地點位于格魯吉亞,至此,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提出中國應與歐亞各國采用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而作為與中亞毗鄰的新疆地區更應該把握這一歷史機遇,發揮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致力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主力兵和排頭兵,在和中亞地區以加強貨幣流通為目的的經濟合作過程中大力推進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努力擴大這一業務的輻射范圍,加強與中亞國家的經濟、金融交流,提升人民幣在中亞國家的影響力,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
二、選擇新疆作為首個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原因
(一)新疆的經濟增長優勢
新疆地區作為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中之重,這些年來實現了經濟的較快增長,對外貿易、投資發展形勢亦趨于良好。根據英國國際投資領域專家鄧寧的投資發展周期理論,一個國家的國際投資規模與其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一國的對外投資凈額與該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呈正相關關系,并且人均GDP 所在區間不同,該國的對外投資發展階段亦有差別,鄧寧將其分成四個不同的階段。新疆地區對外投資的開展與國家對外投資發展狀況息息相關,2013年中國人均GDP為6767美元,根據鄧寧的理論,如今我國正處于對外投資發展的第四階段,即直接投資凈輸出階段,在該階段,資本的流出大于流入,一國成為凈對外投資國,對外投資凈額大于零且呈現不斷增長趨勢,國家對外投資發展的欣欣向榮為新疆地區進行對外投資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支持。除此之外,僅就新疆地區來研究,新疆人均GDP作為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參數對該地區的對外投資凈額有著重要影響,關于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和生產總值增長率以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新疆十幾年來GDP持續增長,GDP增長率穩中有升,自2010年起GDP增長率就已經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人均GDP亦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而據最新報告顯示,在2014年的第一個季度,新疆經濟發展表現優異,GDP達到1295.89億元,人均GDP增長率達到10.2%,位至全國第四,進入了第一梯隊的行列。以上數據表明了新疆正處在良好的經濟發展時期,開展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經濟條件業已具備。
(二)新疆的地理位置優勢
加強經濟帶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流通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尤為重要的一方面,為了促進貨幣流通,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進行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與人民幣國際化一同兼顧,為了后者的實現,人民幣在區域上要實現三步走,即人民幣的周邊化、區域化和國際化。當前人民幣在范圍上已經實現了準周邊化,下一步的目標是由準周邊化過渡到周邊化,最后達到區域化及準國際化。而新疆位于祖國西部邊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不僅毗鄰俄羅斯、蒙古等國家,更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擁有共同邊境線長達三千多公里。因此,新疆作為試點開展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業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依托于獨特的地緣優勢,新疆得以與其接壤的國家尤其是中亞國家進行密切的經濟合作。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新疆與中亞國家的貿易往來一直帶有明顯的互補性,新疆主要從中亞地區進口煤炭、石油、鐵礦石等資源類產品,而向中亞國家出口機電、紡織、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形成這類貿易特點的主要原因是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起步較晚,要實現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發展只能首先依靠當地的資源稟賦,與中亞地區相比,在勞動資源方面,新疆人口眾多,勞動力廉價,應屬于勞動要素豐富的地區;在礦產資源方面,雖然相對國內其它地區來說新疆具有資源優勢,但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與中亞地區相比又處于資源劣勢,因此在雙方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新疆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量逐年上漲,詳見表2。
從表2能夠看出僅與中亞五國的進出口貿易就占據了新疆全年進出口總額的大多數。本著“貿易先行、投資跟進、兩腿并行、相互促進”的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的內在需求,在雙邊貿易的基礎上,新疆對中亞地區的跨境直接投資條件越來越成熟,這既有利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又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實現。
(三)國家發展新疆的戰略
國家不但要實現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標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還應該通過這些舉措來實現發展新疆的目的。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布局下,國家正在逐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而新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國家在其經濟建設方面也給予了大量的投入和政策傾斜。眾所周知,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主要方式,一個地區的出口貿易對該地區經濟的帶動表現為它既可以為該地區的生產者擴大市場,又能夠促進其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更可以為其經濟增長累積資金。而通過跨境直接投資,企業不僅可以在海外建立分公司以便利其出口貿易,同時還能夠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有效規避貿易壁壘,從而使當地貿易和經濟得到更便利的發展。不僅如此,新疆亦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一些技術水平先進、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收購企業或購買股份,直接或間接參與經營管理,吸收其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為己所用,提高自身企業實力;其次在對外直接投資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可以幫助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減少交易成本的同時,提高資金周轉和使用效率并提供融資便利;最后外商直接投資也使得新疆的特色產業、民生工程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以實現快速發展,發揮跨境人民幣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高效作用。
三、新疆直接投資現狀
(一)新疆對外直接投資
近年來新疆地區對外直接投資情況詳見表3。表3顯示新疆對外投資項目數自2005年以來除了2006年和2008年這兩年有所下降之外總體不斷增加,故與外國的協議投資數額也在逐年上漲,在這些協議投資中,新疆協議投資一直都占絕大多數。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以后,新疆對外協議投資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原因是包括新疆主要投資對象中亞地區在內的一些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項目處于停滯狀態,為了項目能夠重新運行,這些國家迫切希望可以得到其他國家的注資,并為此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吸引外資。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依舊堅挺,使得新疆對外直接投資的成本降低,促進了新疆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
在新疆的諸多直接投資對象中,以哈薩克斯坦為代表的中亞五國以及香港、格魯吉亞等地區是新疆的主要直接投資地,2010年至2012年新疆主要投資地區及項目數量見圖1。
從圖1可看出,新疆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了中亞地區,這是因為新疆位于中亞,和中亞其他國家有著天然的經濟合作便利性,并與這些國家有著悠久的貿易往來。從古絲綢之路到盛世漢唐,中國以新疆為橋梁,溝通了整個亞歐大陸,并且隨著20世紀90年代,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紛紛脫離原蘇聯,相繼宣布獨立,并與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新疆與中亞五國之間的經貿投資合作也得到不斷拓展和深化。
(二)新疆外商直接投資
為了吸引外商對新疆的投資,加大新疆招商引資的力度,新疆政府亦給予了外商許多優待,例如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稅收、用地、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領域享受優惠。受這些政策吸引,近些年新疆外商直接投資已進入到了穩健有序的發展階段,極大促進了新疆的當地產業。外商直接投資具體數據見圖2。
除了得益于優惠的政策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度的不斷提高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促使新疆外商投資數額逐步增大。圖2列舉了2005年至2012年新疆與外商協定的合同直接投資金額以及實際利用金額,可以看出,近些年外商直接投資雖然在2008年到2010年這兩年期間波動較大,整體還是不斷攀升的。值得注意是2013年新疆所簽署的外商投資合同金額與上年相比跌落幅度較大,但當年的實際使用金額卻毫無衰減之勢,并首次超過了當年的合同外資金額,說明新疆的外商直接投資絕不僅僅表現在一紙協議上,而是越來越多地能夠落到實處,支援新疆的各項產業。
四、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的現狀
(一)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政策支持
為了支持新疆的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一系列相關政策被頒布實施,最主要的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臺的《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暫行辦法》,這是新疆地區開展人民幣跨境直接投資的正式文件,《辦法》對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的參與主體做了詳細規定,并對參與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的新疆企業和參與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的境外投資者設置了詳細的準入門檻,同時對境內銀行辦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流程也做出了相應的規范,并提出了這一業務的監督與管理條例。除了《辦法》外,在新疆本區域范圍內還提出了為完善境外機構參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結算方式而提出的《新疆境外機構境內人民幣結算賬戶(NRA)管理暫行辦法》和為了加強對參與這項業務的新疆企業的引導、協調和服務工作而出臺的《新疆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重點企業聯系制度》等,以上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的規范展開提供了完備的政策支撐和充分的制度保障。
(二)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的業務量
自2010年《辦法》實施,作為首個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新疆開展這項業務已有4年之久。截至2012年9月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總額為44.77億元,而同一時期所開展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已達267.42億元,兩者相比,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可謂進展緩慢,尤其是新疆地區對外直接投資額僅為3595萬元,數額非常小。2014年新疆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實現了顯著增長,但是這一成果絕大部分來自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的增長,據最新數據顯示,僅2014年1月到7月新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便達到200.05億元,而2014年上半年的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僅有36億元左右,兩者相去甚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路徑不完善,人民幣回流渠道少,國外對于新疆跨境直接投資還存在很多限制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與新疆對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相比較,新疆外商人民幣直接投資業務發展狀況較好,2010年至2012年新疆外商人民幣直接投資總額分別為50萬元、7.95億元和12.99億元,占新疆當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0.03%、37.7%和50.5%,截至2013年6月末,新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累計達到61.54億元。這些資金流向了新疆的各個領域,為新疆的經濟注入了活力,發揮了跨境人民幣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新疆外商投資企業境外人民幣借款金額已達到11.05億元,其中有20%通過外商人民幣直接投資回流到新疆,外商投資企業境外人民幣借款業務的快速增長拓寬了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五、促進新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的方法
(一)拓寬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路徑
借鑒發達國家貨幣的結算模式,目前我國缺少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用以滿足越來越大的人民幣交易量,從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以及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貨幣流通方面的考慮,我國必須盡快研究并建設出人民幣跨境結算平臺。該平臺在功能上應該與國內支付系統相獨立,在系統結構方面,結算平臺應允許境外銀行作為參與者通過專網接入,接口采用統一的國際通行標準,為人民幣的跨境結算提供國際化標準服務。不僅如此,在建設人民幣跨境結算平臺的同時還要適度調整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結算系統,完善商業銀行本幣結算代理行模式。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系統將本幣業務和外幣業務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子系統,而跨境貿易和投資的結算屬于國際系統業務,不能做本幣業務,兩者的隔離不能有效適應以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貨幣的貿易與投資業務,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對現行系統進行調整以適應業務開展的需要。
(二)構建人民幣回流渠道
隨著人民幣“走出去”的速度加快,境外人民幣的規模不斷擴大,建立一個完善的人民幣回流機制,拓寬境外人民幣持有者使用人民幣的范圍,增加其持有人民幣的意愿,合理引導人民幣回流已成當務之急。首先應該推進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比如適度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的投資額度,額度的提高使得投資者投資境內人民幣市場的機會大大增加,提高了境外人民幣資產的回報率,增加了人民幣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再比如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加快債券市場上的產品創新,豐富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主體,使更多境外機構參與到該市場中來,為海外投資者增加新的投資渠道,合理引導人民幣回流。其次,加快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允許一些企業到香港借款和發債并允許第三方利用香港辦理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為香港構建一個龐大的人民幣資金池,提高人民幣的存款規模。同時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產品,利用開發港股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措施增加香港人民幣的投資方式,為人民幣拓寬回流渠道。
(三)深化新疆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
政府應該構建一個良好的軟環境,擴大人民幣的宣傳范圍,增強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度。首先,應該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金融互訪和交流合作,與周邊國家合力構建一個完善的人民幣管理制度框架和人民幣結算機制。其次,繼續深化雙邊貨幣合作,與相關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和雙邊本幣結算協議,并且將已有的結算協議落到實處,打破美元的壟斷路徑,讓中亞地區接受人民幣作為貿易和投資的結算貨幣,使人民幣逐步發揮結算、投融資、儲備貨幣的作用。最后,注重與周邊國家的信息溝通,要促進新疆地區人民銀行與周邊國家央行的分支機構進行積極的合作交流,在工作層面上要注重信息與數據的互通有無,幫助新疆企業及時掌握周邊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政策和對人民幣發展的態度和動向,幫助疆內企業順利“走出去”。
(四)提高商業銀行的服務水平
新疆境內的商業銀行作為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主要參與者,應該抓住這一新機遇,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競爭力。首先,商業銀行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人民幣的結算途徑,為境內和境外企業提供遍布全世界的資金結算和融通服務。還要做好跨境人民幣結算的系統保障與維護,并對業務辦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效率和服務水平。其次,商業銀行要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根據不同時期的客戶需要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商業銀行應該推出和人民幣跨境資金管理和投資相關的產品,滿足境內外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還要加大與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相配套的人民幣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最后充分了解政策,拓展國際市場。商業銀行應該嚴格執行央行關于跨境直接投資的各項政策,正確履行開辦跨境直接投資的各項步驟,并在與基礎政策、步驟不違背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拓展人民幣結算業務在全球的輻射范圍。
參考文獻
[1]John H. Dunning.(1981). 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s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al Approach .Welt Wirtschaftliches Archiv,(5):30-64.
[2]崔瑜.跨境人民幣清算平臺的國際借鑒[J].中國金融,2012,(1):58-59。
[3]李明.新疆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現狀、問題及對策[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1,(4):31-34。
[4]馬雅瓊,曹勇.對新疆與周邊國家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情況調查[J].金融發展評論,2012,(11):71-74。
[5]王勇.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波及效應與企業戰略[J].國際貿易,2011,(3):52-58。
[6]魏忠全,張莉,劉曉輝.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支持體系[J].中國金融,2012,(3):40-41。
Promoting the Currency Circulation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Issues of RMB Settlement of Xinjiang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DU Beibei
(School of Finance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chi Xinjiang 830012)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and currency circulation in the field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is two aspects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two aspects -- RMB settlement of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in Xinjiang. Since Xinjiang became the first pilot RMB settlement of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in October 2010, the business has been launched for four years in Xinjiang, but the progress is very slow, and RMB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bviously does not match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measures should be made respec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bank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e order and standard of the RMB settlement business of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in Xijinag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Keywords: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RMB settlement; Xinjia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責任編輯、校對:張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