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鳳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藝術學院 650106)
歌詞是歌曲的核心部分,是歌唱表達歌曲思想內容和情感流露的重要方面。朗誦是指演員主要通過有聲語言向觀眾表達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演員主體感受的一種聽覺藝術。歌詞朗誦中的重音、節奏、速度、停頓、語勢等所注重的技巧處理,富有很強的音樂性;在歌曲作品中充分體現了歌詞朗誦的這些技巧。節奏是靈魂,速度決定著風格,重音、連貫、停頓關系著語意的表達。歌唱的藝術表現力,往往就是缺乏歌詞語言的藝術處理。某種意義上講,朗誦是歌唱的基礎,歌唱近乎于朗誦,是賦予音樂性的朗誦。歌詞朗誦是歌唱走向藝術“完美”的重要途徑。
朗誦作品中的語句,是由若干詞或詞組組成的,在一句話中它們之間有重要和次要之分,對那些重要的詞或詞組,要運用輕重對比手段加以強調,給予突出。這些被強調、突出的詞或詞組就是重音。朗誦重音分三種類型:語法重音、邏輯重音、感情重音。
語法重音是根據句子中語法關系中讀出來的重音。語法重音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一般句子中,謂語是重音,如《跟你走》中“我走千里,我走萬里”的“走”字要重讀;②當疑問代詞做主語要重讀,如《為了誰》中的重音體現,“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③一句話中謂語和賓語相比,一般賓語是重音;但代詞做賓語時,謂語是語法重音,如《我愛你,中國》中“我愛你,中國”的“愛”為語法重音。④定語、補語、狀語為語法重音,如《小鳥,我的朋友》中“一只小鳥,飛落在我的窗口,把我剛寫好的詩句悄悄地掀走”。
那些不受語法限制,而由句子的潛在含義所確定的必須強調的音節,就是邏輯重音。
由于情感的需要,對語句中某些詞或詞組加以感情色彩的強調,就是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往往在激動、興奮、憤怒、歡喜時為加強情感的表達,對一些詞強調。
歌詞朗誦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點、啟發思維的作用。歌唱前分析歌詞內容,找出語言表達的重音,正確處理語調中的輕重關系,對正確表達思想內容、準確體現語意、把握語言節奏感和表現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歌詞朗誦重音的把握,使得歌唱表達更豐富,歌聲更有起伏,更有感染力。
節奏和速度是體現歌曲風格的重要手段,歌詞朗誦根據作品意思、情感表達的需要出現強弱快慢的對比。節奏是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的現象。速度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快慢程度,音樂進行的快慢,它關系到準確塑造音樂形象和表達樂曲內容。朗誦的節奏及速度也體現在歌唱中,如下:
1.輕快節奏,一般語速較快,聲音輕巧、有些富有跳躍感,常常描繪歡樂、幽默的生活圖景。例如,歌曲《幸福在哪里》《踏雪尋梅》等。
2.沉穩節奏,這種節奏語速較慢,音沉而有力,一般表現一種沉重、悲痛、莊重的氣氛場景。例如,《嘉陵江上》《滿江紅》等。
3.舒緩節奏,速度較舒緩,聲音很平穩,常常是抒情性的表達。如《大海啊,故鄉》《黑龍江潔白的玫瑰花》等。
4.強疾節奏,語速較快,音強而有力,一般用于激動、緊迫的情景。《黃河船夫曲》等。
由于歌曲中常常是多種節奏型相互交錯,因此根據歌詞內容表達的需要掌握朗誦的節奏與速度。除了歌曲整體的節奏和速度外,還要注意段與段、句與句、字與字之間微妙的變化。
語勢是指語調中的抑揚對比,高低升降。語勢中蘊涵了表達的語氣,是一種情感色彩、喜怒哀樂的表現。朗誦的語勢由于受音節本身的聲調、言語的內在含義、情感的濃淡以及作品的風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變化多端,但大致有以下四種走向趨勢:平行語勢、上行語勢、下行語勢、曲行語勢。歌曲旋律的線條走向與歌詞朗誦語勢因素有關。
1.平行語勢,在句子中抑揚變化不明顯,表達比較平直,具有敘述、說明的特征,感情上比較安靜、冷淡、麻木、莊嚴。在音樂線條表現上比較平直,起伏不大。如《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天上飄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風”
2.上行語勢,語句上是一種從低到高上揚的趨向,一般用于感情推進的情況。如:《為了誰》中“你是誰,為了誰”
3.下行語勢,與上行語勢相反,一般用來表示贊嘆、祝愿的心情。如:《多情的土地》中“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
停頓作為語句意思表達中連與斷的對比。一般情況下,歌曲的停頓與歌詞朗誦的停頓是一致的,都是根據語句意思和情感表達來劃分的。朗誦停頓一般分四種情況:結構停頓、強調停頓、心理停頓、特殊停頓。
1.結構停頓,按作品層次結構、語法結構,進行準確、適當的停頓,清晰地呈現作品的思想脈絡。
2.強調結構,在結構停頓的基礎上,為加強或加深某一句話,某一個詞的意義,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與重視,在所要加強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前面,給予一定的停歇。
3.心理停頓,出于心理上、情感上的需要所產生的停頓。
4.特殊停頓,一個語句一般不可停頓過多,但在某些特殊環境下,言語可有較多的停頓,有時甚至一字一頓。這種反常的停頓,就是特殊停頓。
總之,歌詞朗誦技巧需要歌唱用心分析歌詞,反復地朗誦去領悟其中的奧妙,把歌詞朗誦與音樂相結合,使歌唱更動情、更感人。
[1]伍振國,關瀛.朗誦訓練指導[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9.
[2]周玉娟.朗誦中“語氣與語調”的處理技巧在歌唱中的遷移[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