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新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江蘇 常熟 215500)
打造物理高效課堂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傅國新
(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江蘇常熟215500)
摘要:本文探討了打造物理高效課堂的途徑: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以探究創新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全體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精彩展示,使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質量;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作為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及素質的主要陣地.課堂上,學生不應是消極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積極的知識探索者,是課堂的主人.必須突出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時間、空間、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教學不能再是濤聲依舊,不能是滿堂灌、填鴨式;應轉變角色觀念和師生的關系,教師應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合作者,是導演.評價一堂物理課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1充分準備,做到胸有成竹
(1)精心備課,確保課堂高效
教師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做有效的整合,活化教材,把文本變為自己的東西,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和作業,并活化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呈現多樣性、趣味性、情境性和探究性.
(2)精編導學案,確保課堂高效實施
導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要求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學法特點和心理特征等情況,為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其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
2嚴格落實五環節,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1)自學探究
教師將導學案在課前的一天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充分預習,完成導學案中的“自學探究”內容.課上,教師從學生預習的內容入手,使之問題化,從問題入手,使之程序化.把握學生原有認識與新現象、新事實的矛盾,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引發有效的學習活動,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
例如:筆者在上《牛頓第三定律》時,“自學探究”部分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油桶放在汽車上,汽車停于水平地面,試畫出油桶和汽車的受力圖,很多同學都漏畫了桶對車的壓力.說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于力的相互性問題,還是沒有很好的理解,為教師的教學埋下了伏筆,同時這個問題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合作學習
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宜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即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組成6—8人左右學習小組,針對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共同進行探究.在課堂上,教師要認真檢查學生的導學案,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通過學生板演(板演的人數不少于5人次,充分利用前后兩個黑板的空間)、學生互評、學生討論和教師點撥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課程標準的學習目標.例如:在講《牛頓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方向關系時,分別給每個小組兩把彈簧秤,由小組長帶領本組成員進行實驗探究,并且派代表把結論書寫在黑板上.
(3)釋疑點撥
本環節重點解決教學中的“五點”(重點、難點、熱點、易錯點、易混點),使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宏觀的角度構建學科知識系統,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掌握規律和方法.對于只有部分學生能解答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由教師補充、更正、評析.此類問題往往是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要求學生敢于質疑、爭論,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時機,必須緊緊抓住.
筆者在講《牛頓第三定律》時,在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特點正確結論后,提出兩個問題由學生討論交流來解決.問題1:既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為啥雞蛋碰石頭,雞蛋“粉身碎骨”,但石頭卻“安然無恙”?問題2:既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為啥馬拉車,車跟著馬走,而不是馬跟著車走?
教師要積極創設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各抒己見,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于質疑書本中的觀點,甚至提出離奇古怪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學生討論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必要的補充,通過討論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必重復講解.對于學生不能夠解答的問題,可通過啟發進行深入的講解.
(4)拓展訓練
本環節是在“釋疑點撥”的基礎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針對學案中的“能力訓練”題進行當堂訓練,重在學生“實戰”能力的培養.當堂訓練的主要目標就是努力把知識化為能力,使感性上升為理性,形成規律,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當堂訓練要重在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向形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深化.當堂練習的題量要適度,時間為15分鐘以內,要象考試那樣,要求學生在課內獨立、按時地完成,培養學生在課上全神貫注、緊張積極的學習習慣和善于獨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學習的能力,從而準確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還有助于為學生開展課外活動、預習新課創造條件.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練習進行點評和總結.
(5)總結提升
教師要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課堂小結,小結要與目標相呼應,做到畫龍點睛,分清主次,又要特別注意促使學生將本節所學內容化零為整,以達到條理化、系統化,并適時聯系以前所學知識,使學生形成善于整合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需要做個有心人,做好五個環節的教學,打造好高效的物理課堂,提升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尤建中.生命課堂探索[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40-46.
[2]侯興茂.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生態課堂[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6).
[3]吳志明.構建物理生態課堂的幾點探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