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廣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
海河流域大型灌區管理單位兩費落實情況調研分析
徐向廣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
介紹了海河流域大型灌區基本情況,總結了灌區管理單位“兩費”落實現狀,分析了“兩費”落實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進一步促進灌區管理單位“兩費”落實建議。
大型灌區;兩費落實;對策研究
灌區管理單位公益性人員基本支出經費和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經費,一般簡稱為“兩費”。落實好“兩費”政策,既是工程管理的難點也是關鍵點,對于灌區的生存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對流域大型灌區管理單位“兩費”落實情況進行調研,查找存在問題和原因,提出落實“兩費”政策建議,對于促進灌區管理體制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海河流域大型灌區47處(實際共48處,由于北京市新河灌區實際有效灌溉面積不足2萬hm2,故不作為調研對象),其中北京市1處、天津市1處、河北省21處、山西省3處、河南省8處、山東省13處,設計灌溉面積272.34萬hm2,有效灌溉面積236.54萬hm2,有效灌溉面積占設計灌溉面積的86.85%。海河流域大型灌區管理單位共計45個,其中河北省房淶涿灌區并入易水灌區管理、河南省武嘉灌區并入人民勝利渠灌區管理。
按灌區隸屬關系分,?。墸┕芾砉鄥^2處,灌溉面積22.08萬hm2;市(級)管理灌區22處,灌溉面積159.23萬hm2;縣(級)管理灌區21處,灌溉面積55.22萬hm2。
按灌溉水源類型分,以水庫為水源的灌區18處,灌溉面積63.03萬hm2,其中實行灌區水庫統一管理的灌區6處、灌溉面積14.30萬hm2,灌區水庫分開管理的灌區12處、灌溉面積48.73萬hm2;泵站提水灌區2處,灌溉面積4.99萬hm2;其他水源工程灌區25處,灌溉面積168.53萬hm2。
2.1 調研方法
調研采用全面調查和典型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全面調查對象包括流域所有大型灌區管理單位(以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為依據),通過書面調查完成。典型調研以省為單位,重點選擇2—3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灌區管理單位進行調研。
本文研究內容主要以全面調查的信息為基準。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管理單位人數、灌溉(排水)面積、行政隸屬關系(省管、市管或縣管)、水源工程類型、收入來源等?!皟少M”落實情況,主要包括“兩費”核定情況和落實情況。
2.2 調研結論
根據各?。ㄖ陛犑校┥蠄蟮牟牧希:恿饔?5個灌區管理單位中,已核定“兩費”的單位34個,占75.6%;核定“兩費”金額29 764.31萬元,其中公益性人員基本支出經費18 471.09萬元、占62%,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經費11 293.22萬元、占38%。2012年,海河流域45個灌區管理單位共落實“兩費”31 694.35萬元,其中公益性人員基本支出經費25 543.4萬元,占80.6%;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經費6 150.95萬元,占19.4%。
按收入來源分,只有水費收入一項來源的有10處灌區,灌溉面積56.83萬hm2;有水費收入、財政扶持兩項來源的共有29處灌區,灌溉面積149.20萬hm2;有水費收入和其他收入兩項來源的共有6處灌區,灌溉面積30.51萬hm2。
3.1 “兩費”核定工作尚未完全到位
海河流域45個灌區管理單位中,已核定“兩費”的單位34個,仍有11處灌區未核定“兩費”。未核定“兩費”的灌區尚未建立相對穩定的財政投入渠道,僅靠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來解決,阻礙了灌區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
3.2 “兩費”核定數與測算數及實際支出差距較大
海河流域已核定“兩費”的34個灌區管理單位,核定“兩費”金額為29 764.31萬元,測算數為36 066.33萬元,兩者相差6 302.02萬元,占核定數的21.17%。有些灌區核定數與測算數差別較大;如,河北省壺流河灌區測算數據為649.2萬元,而核定數僅為70萬元,兩者相差579.2萬元,為核定數的8倍。有些灌區核定數與灌區實際支出相比較差距同樣很大;如,石津灌區測算“兩費”為1 736.6萬元(其中公益性人員基本支出經費1 204.6萬元、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經費532萬元),而2011—2013年“兩費”實際開支年均達3 444萬元,兩者相差懸殊。
3.3 “兩費”落實不到位
海河流域已核定“兩費”的34個灌區管理單位中,12個落實或基本落實了“兩費”,占比35.29%;核定“兩費”金額為29 764.31萬元,2012年落實的“兩費”金額為25 484.35萬元,占比85.6%。灌區管理單位“兩費”未足額落實,一方面降低了灌區職工收入,影響了灌區隊伍的穩定和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另一方面影響了工程的維修養護,降低了工程效益的有效發揮。
3.4 灌區基礎設施標準低,影響水費收入
許多灌區工程興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初建時就存在標準偏低問題,加之所處地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無力對灌區改造進行投入,造成灌區基礎設施薄弱,灌溉水資源利用率較低,無法通過水費征收等增加收入,也就影響了灌區效益的正常發揮。為了實現灌區良性運營,只能依靠國家財政支持。
3.5 灌區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1)內部改革不徹底,“管養分離”等工作尚需完善。長期以來,灌區管理單位普遍存在“吃大鍋飯”的現象,單位內部競爭機制不健全,加之水管單位職工普遍對分離后企事業身份、養老保險等問題心存疑慮,影響了“管養分離”、人員分流等工作的開展。
(2)水價形成機制不健全。目前,灌區執行的農業水價遠低于成本水價,灌區經常虧本運行,入不敷出,導致灌區管理單位政策性虧損大,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日常管護及“兩費”落實。
4.1 加強灌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硬件能力
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灌區的硬件能力,為灌區經營管理創造條件,大幅增加灌區管理單位收入,彌補“兩費”落實不足??梢酝ㄟ^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規?;澦痉兜戎攸c項目,加強灌區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適度向田間工程傾斜,提高灌區整體硬件能力。
4.2 完善“兩費”落實政策,加強督導落實
要進一步完善“兩費”測算與核定方法,加強各級編制、人事、財政、社會保障、水利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健全相關的配套政策,特別是對貧困縣、革命老區等落后地區給予政策性傾斜;加強“兩費”落實情況的檢查督導,并進行獎懲。同時,要廣辟資金渠道,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國家項目補助、土地出讓收益計收等多種形式,對灌區“兩費”進行補貼,緩解灌區“兩費”落實壓力。
4.3 積極推進灌區長效管理機制,改善軟環境
盡快出臺完善大型灌區改革、“管養分離”等方面的辦法和制度,推動灌區建立良好的管理運行機制。出臺優惠政策,促進灌區市場化運作及多種經營,增加收入渠道,緩解“兩費”落實壓力。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合理調整農業用水價格和水費計收補償管理機制,增加灌區水費收入。創建用水戶參與灌區管理工作的模式,充分發揮用水者協會的作用,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節水意識,減少水事糾紛,降低灌區運行成本。
4.4 打造典型試點,帶動全流域整體發展
可以建立激勵機制,對工程建設好、管理體制好、“兩費”政策落實到位的大型灌區管理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并在項目立項、投資、建設上給予優先安排;加強指導深化灌區管理體制改革,打造“兩費落實”和工程管理標兵,樹立典型。以此為試點,提升灌區管理單位落實好“兩費”、深化水管體制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帶動全流域灌區及其他農村水利工程的整體健康有序發展。
TV93;S274
B
1004-7328(2015)01-0026-02
10.3969/j.issn.1004-7328.2015.01.010
2014-11-10
徐向廣(1971-),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農村水利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