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
(新疆額河建管局三個泉管理處,烏魯木齊830000)
生態問題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隨著工業的發展,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的進步,然而這也導致了對地球資源無節制的開采以及工業廢料、廢水和廢氣隨意的排向大自然,這給地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終于不堪重負,大自然向人類伸出了報復之手,世界范圍的酸雨,全國幾乎所有城市的霧霾現象以及能源危機等都在時刻提醒著我們要注重生態文明的建立,注意環境的保護[1]。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也要注意新興環保材料的使用。
綠化混凝土技術是最近幾年新興的一種環保技術,它與傳統的水利工程防護材料有很大的不同。綠化混凝土技術從字面上理解其意思就是將混凝土綠化,也就是說通過綠色植物與混凝土結合起來共同使水利工程防護更加環保也更加有效。
綠化混凝土技術就是在廢渣和碎石中加入高分子材料然后用泥土和肥料填進空隙中,最后將綠色植物種在混凝土小孔中。這樣制成的綠化混凝土通過植物可以形成更堅固的防護系統。由于植物的覆蓋率,以及植物生長其根部會牢牢的抓住泥土,這樣使綠化混凝土可以相比以往的防護技術更加牢固和可靠,與此同時也符合生態環保理念。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但是其廣泛性仍然需要大力的發展,并且逐漸使其更加完善。
生物砌塊技術也就是通過生物而制作的砌塊,包括植物纖維、活性炭以及骨粉等物質,這種新材料可以同樣可以很好的用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在滿足日常的堆砌防護功能之外,微生物還可以起到凈化水源的作用。
通過生物砌塊中加入的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雜質等,而微生物可以分解這些雜質使活性炭時刻保持著超強的吸附能力,這樣使微生物得以保留,同時活性炭也保證了循環使用,如此良性發展從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質,改善了生態環境。這項技術推進了水利工程的發展,同時,也為我國走可持續發展建立生態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因此,完全可以針對微生物砌塊這一特點來進行研究,使其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信息化帶給世界的最大改變的就是效率和便利,而高效和便利正是建設水利工程的關鍵所在。信息化幫助水利工程建設解放了繁瑣的工作,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關鍵工作的進展和開發,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減輕了工作量。
例如,水質監測自動化,水質的變化是很多自然現象的基礎,同時也是身體健康安全的保障,更是進行科學研究必須使用的數據。在過去,這項工作需要有專人進行,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同時也非常的不方便,浪費了很多勞動力。
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今天,完全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利用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使用先進的設備對水質進行自動化的監測,并且會利用計算機自行發送到工作人員的手中。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還會不斷地研發出新的更加方便快捷的技術手段。
水利工程建設中最常見也是最基礎的就是地理的測繪,由于我國的地形復雜,而水利工程的跨度又很大,因此一定要對地理環境進行準確的測繪[2]。測繪工作在過去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消耗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并且由于要保證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往往同一個地方要反復測量幾遍,這大大地影響了水利工程的建設。而如今擁有多種多樣的先進測繪技術以及通信設備,各種全球定位系統以及遙感技術都為測繪工作減輕了負擔。
如今的測繪工作,可以坐在車上手持著多種不同的測繪工具同時進行測量,這樣只要測量一次就可以得到幾個測繪成果,將這幾個測量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就得出了需要的數據。
這極大的減輕了工作量,并且節約了工作時間,甚至還有可能會將水利工程測繪變得完全的自動化,不需要人為的操作,只需要對設備進行遠程的遙控指揮就可以得到需要的任何一個地理位置的詳細數據。
通過上文對于新技術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已經非常了解了。但是,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科技是不斷發展的,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發現如今的技術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即便這項技術在如今那么的完美。
然后會得到不斷的完善,直到被新的技術所替代,而這也是時代的魅力,進步的魅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生活變得充滿驚喜,充滿樂趣,讓世界變得更加的快捷和方便,能夠讓大家在繁重的工作中充分節約時間來享受美好的生活。
生物自動組合技術是最近在美國的實驗室中出現的產物,它是在納米世界中發現的一個神奇的現象,通過一個放大的蛋白質結構可以明顯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當蛋白質做不規則運動的同時,蛋白質可以有目的的變成規則的形狀,同樣將一個球形的分子模型打亂,在對其施加一些不規則的運動它會修復成為之前的球形。這說明分子存在著記憶,只要對其施加一個力,它就會按照自己的記憶自動組合,并且它具有修復性。
如果能夠將這個微觀世界中的發現運用到宏觀的世界,運用到水利工程,那么就意味著將解放幾乎全部勞動力,水利工程可以實現自動化的自行建設,甚至直到其過去很多年,仍然不必擔心它會出現故障或是損壞,因為其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這在如今顯得很荒唐,就像多年以前不相信網絡會改變我們世界如此之多一樣,但是相信終有一天一定會解決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間的關系問題,并且將這項技術得以實現,甚至是普及使用。
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如今時代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是一個科技發達信息化網絡化全面覆蓋的時代。大家充分享用著時代賦予的快捷和便利。
但是,不能就這樣滿足于此,科技是不斷進步的,總有一天會發現如今的技術仍然存在著問題,仍然需要取代。因此,可以大膽想像一下,如今的信息網絡仍然存在著不便利性,仍然分析通過計算機得來的數據,甚至計算機也會有重啟或者是故障的可能。
因此,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下,完全有可能會實現由計算機獨立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情況。中央計算機通過衛星以及無人機收集數據并進行整合分析,最后在由計算機根據數據設計制定計劃后控制設備進行施工。
[1]劉文杰. 對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的分析[J]. 黑龍江科學,2014,05(06):85.
[2]陳少明. 新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