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愛民
(遼寧省鞍山水文局六間房水文站,遼寧 鞍山114100)
海城市位于遼寧省南部,遼河下游之左岸,遼東半島之北端的鞍山市境內。北靠鋼都鞍山和省會沈陽,南鄰港口城市營口、大連,東接煤鐵之城本溪及邊境城市丹東,西與油田新城盤錦隔河相望。全市總面積2 732 km2。耕地總面積為9.85 萬hm2,占全市總面積的36.06%,園地3.03 萬hm2,占11.11%,林地6.64 萬hm2,占24.31%,草地4 080 hm2,占1.49%,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61 萬hm2,占13.22%,交通運輸用地6 046 hm2,占2.2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1 萬hm2,占4.41%,其他土地867 hm2,占0.32%。
蓄水工程。全市共有蓄水工程101 處,其中:中型水庫2 座、小(1)型水庫4 座、小(2)型水庫16 座,興利庫容2 793.96 萬m3,設計灌溉面積5 267 hm2,占總灌溉面積12.87%。另外,全市共有塘壩工程79 座,除南白石、金坑、碾盤、聞石大桃、東大嶺、王家卜等較大塘壩做過規劃設計外,其余均無設計,有些塘壩工程施工質量較差。有些塘壩由于集雨面積甚小,上游又無常流水源,長期處于干塘狀態,春季無水灌田,雨季卻成了防汛的負擔。塘壩設計灌溉面積1 295 hm2,有效灌溉面積768.53 hm2。
引水工程。全市共建有引水工程74 處,工程完好率在50%以上,設計灌溉面積1 220 hm2,占全市總灌溉面積6.27%,其中萬畝以上灌區2 條,目前發揮較好的有老官地灌區,引水流量1.2m3/s,設計灌溉面積887 hm2,其他引水工程效益一般。
提水工程。提水工程主要包括提水站和機電井兩部分。海城市農田灌溉主要以提取地下水為主,全市共建有提水站40 處、機電井37 眼,配套功率36 049 kW,設計灌溉面積3.36 萬hm2,占總灌溉面積89.71%,這些工程覆蓋全市各鄉鎮,其中老哈河流域占工程總數的84.89%,大凌河流域占工程總數量15.11%,工程完好率達70%。
田間工程。灌溉渠道工程63.2 km;管道輸水工程167 km。工程完好率70%。灌溉方式為管灌方式和滴灌方式;灌水定額中管灌為450 m3/hm2;滴灌為150 ~225 m3/hm2。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海城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9.2 萬hm2,比上年增加248 hm2,增長0.2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91 萬hm2,比上年增加377 hm2,增長0.5%;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53 hm2,比上年增加18 hm2,增長5.4%;藥材播種面積227 hm2,比上年增加10 hm2,增長4.6%;蔬菜播種面積1.17 萬hm2,比上年減少146 hm2,下降1.2%;瓜果類播種面積561 hm2,與上年持平。水稻播種面積1.65 萬hm2,豆類播種面積936 hm2,薯類266.67 hm2,糧食總產量將穩定在50 萬t左右。姜面積為600 hm2,比2010年減少66.67 hm2,預計產量將達到1 800 t。蔬菜播種面積2.27 萬hm2,比去年增加3 667 hm2,其中設施蔬菜1.73 萬hm2。
近幾年來,農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耕種基本實現半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人民群眾科技意識不斷增強,在當地農業科技服務人員的指導下,很多人掌握了一些農業生產的科學知識,并且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糧食產量有所增加,一般情況下糧食9 750 kg/hm2左右。截止到2011年底,海城市各類工程設計灌溉面積4.93 萬hm2,有效灌溉面積4.69 萬hm2,其中水田灌溉面積2.52 萬hm2;水澆地2.17 萬hm2。節水灌溉面積達1.08 萬hm2。根據不同類型水源其分布情況為中型灌區為1.4 萬hm2,井灌區為7 467 hm2,小型灌區1.37 萬hm2。有中型水庫3座,全市有中型水庫3 座,小(1)型水庫4 座,小(2)型水庫16 座,引水灌區工程9 處,提水灌溉站8 處,機電井3 239眼。全市節水灌溉面積1.08 萬hm2,占有效灌溉面積的22.96%,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 800 hm2,占節水灌溉面積的91.09%,主要包括管灌7 820 hm2,微灌面積2 000 hm2。渠道防滲控制面積960 hm2,占節水灌溉面積的8.91%。
海城市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主要以河灌區為主,輔之于灌區引、提水工程,在工程運行管理責任制方面,主要有鄉、鎮水利站、村組管理,個人承包及農民用水者協會管理責任制等多種形式。農田水利工程涉及面積廣,以農田水利工程所在村,設立水管員制度,這種形式的管理責任制,農田灌溉井的所有權歸村、組集體所有。根據各鄉、鎮村組農灌井的水源、設施好壞程度,土地面積等情況,通過核算確定澆地畝數、能源單耗、管護,每小時收取水費數額等指標,承包給所在片區村莊受益農戶負責人,并簽署合同,合同的內容包括甲、乙雙方的義務、職責。包括沖淹井體,小型維修,電費,丟失設備由乙方負責,考慮到保值問題,甲方收取風險金3000 ~5000 元,承包年限3 ~5 a。也可以季節性承包,乙方按甲方制定的每小時費用,向用戶收取交給甲方,村委會按實際發生的電量,每小時付給機泵手報酬,停灌期間聘請專人管護。收取的水費18 ~30 元/h不等。
為了加強項目工程的建設及管理,市政府成立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市建設工程指揮部,總指揮為項世偉市長,副總指揮為主管農業副市長王磊。指揮部成員由海城市財政局、水利局、發改委、電業局、審計局等組成。工程指揮部在水利局設辦公室——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市建設辦公室,負責各重點市項目的設計實施及全面工作。財政局、發改委負責項目的資金發放、資金整合等工作,電業局協調重點市項目的配電工作,審計部門負責項目資金審計和監督。加強對組織協調,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并嚴格執行國家及水利行業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充分發揮受益區農民的主體作用,按照村內公益事業為籌資籌勞“一事一議”的規定,遵循農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合理負擔[1]。
積極推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嚴把質量關,加強監督檢查。本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合同制、招投標制、監理制、竣工驗收制,科學組織項目實施切實加強指導監督,及時掌握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嚴格驗收程序。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程質量責任制和監管機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并隨時收集管理、歸檔項目資料。
工程竣工后,按照財政部、水利部《關于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市建設意見》要求,及時辦理使用權移交手續,明確管量主體,落實責任。建立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管理措施。建立管理科學,經營規范的水管單位運行機制;建立市場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的水利工程維修維護體系;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水價形成機制;建立規范的資金投入,使用管理與監督機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規支撐體系。確保工程發揮應有的效益。
[1]徐滿杰. 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及對策[J]. 科學之友,2010(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