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波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水利局,新疆 塔城834700)
城市出現水土流失問題是指在城市化建設中,由于人為的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大多數是由于土地的建設開發、開礦、采石、筑路、引水、建橋等行為而引發的[1]。因此,城市地區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并開展相應的管理。
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出現城市水土流失的現象也是必然的結果??梢哉f城市化是農村變成城市的一個過程。據統計,中國城市化從2001年到2015年大約每年都可以提高一個百分點,預計在今年可達到36.09%,從而就提高到了45% ~50%。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城市化就是農村變為城市。新城市的不斷出現擴大各類基礎設施的改革建設,從而使城市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很多城市的建設都是在水土資源豐富的土地上,這里的水土保持設施良好,生態環境也比較完善,城市地區擴大,周圍的生態環境就會跟著減少,原有的豐富資源和水土保持設施逐步減少及至消失。城市建設多了,造成的各種城市垃圾就會對成土壤產生快速的侵蝕,土地變得松散,創面暴露,從而出現水土流失。
另外,對于保護水土環境的意念也比較淡薄,只是一味的開發建設,沒有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劇了城市化的水土流失現象。
自然界的水土流失現象是由于風力、凍融、水力、重力等作用下產生,它是一個自然環境變化的過程。而城市的水土流失是由人為造成的,是對環境的一種破壞。城市是文化、經濟和地區政治的中心,在城市人口密集、經濟集中、現代化的設施性也較高,因此,水土流失現象一旦在城市發生,就會對人的經濟財產和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危害。
其次,城市出現水土問題后涉及的范圍大,治理的難度也大,城市化建設包含了各行各業,很多項目和工程出現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地區范圍也不好確定,防治的投入多,效果差,責任也難以得到落實。
城市地區出現水土問題就會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威脅。水是人類生命的源頭,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城市的興旺是由于城市的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城市發展慢,人類生活貧苦,也是由于城市的水資源不足,土地貧瘠造成的。因此,城市地區水土流失就會對城市造成多方便的危害,停滯城市的發展。水土問題在城市地區頻發,也會破壞生態環境,它會使土地的地表硬化,地形、地貌都被破壞,土地失去原有的保水能力,植被不能生長存活,雨水不能下滲,使得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水土保持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也就是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它的特殊性表現在以城市為保護水土資源的中心,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對城市進行環境的綠化和美化工作。還有對城市規劃區內劣質的已退化的土地進行生態的修復和重建,這方面就包括修復裸露山體的缺口。如:采石場、廢棄石場、遺留邊坡、閑置的開發區等進行修復、復綠。使原有的生態劣質區得到修復。并且,對城市化建設中出現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進行處理,將開發區城市有關水土保持的地區進行綠化和美化,在沿海、沿河地區建設防護林,特別是在水源保護區也要建設防護林,山地生態保護林,也要重視城市化的給排水問題,從而使城市沒有污水,沒有淤積。
長久以來,對于水土流失的概念都只是停留在農村山區,所以將水土流失的防治都集中在山區,對城市水土的建設造成了忽略。1996年我國首次將城市水土流失問題放到議事日程上,從而加強了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的建設。但是,城市地區的水土保持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像城市管理的制度政策不完善,監理不嚴,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不夠。
關于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一定要從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完善,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方針。要在全國樹立試點城市,進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實驗,成立專門的試點工作辦公室和成員名單,明確他們的職責和任務。這項工作從水資源開始,水利部門帶頭做好示范工作。其他部門負責城區周邊的綠化和環保。園林部門負責城市的綠化和美化工作。各個部門要積極配合,支持試點工作。
產生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城市開發建設不合理,開發過度造成的。所以,在城市水土保持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其預防監督,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認真的貫徹和落實,并且,對開發城市建設地區的業主進行水土流失防治義務的監督,并采取相對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做到從城市的源頭上去遏制水土流失的發生與發展。
要搞好城市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其基礎性的工作就是提高全民對城市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意識和國家政策意識。并且,各大部門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雜志媒體工具向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各個社區可以開展環境保護專欄,從宣傳欄中為群眾講解城市環境保護和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
城市的水土保持管理做的好,就可以提升城市的經濟業務發展。所以,對于城市的水土保護管理要進行功能性的劃分工作。例如:經濟開發區、商業貿易區、工業園區、生活居住區和文化娛樂區等。根據不同的建設標準,對水土保持的適應度進行劃分,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還有,要將城市地區的水系布局、排洪工程、河道整治進行功能性的結合,提高水的綠化系數,調節城市對雨水等存儲能力,從而減輕因城市水土保持問題所出現的城市水源污染和洪澇災害。
城市水土保持規劃是根據各地區水土流失的情況進行分類的,可分為重點監督區、重點區、重點預防保護區。因此,城市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要按照不同的區域進行劃分,從而更好地對其進行全程的管理。
總之,城市化的管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環境問題,城市的建造者要重視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任何城市建設都要重視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城市化是如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不能在根源上對城市水土環境進行防治,城市的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嚴重的破壞。在城市水土保持管理的工作上就應該不斷的更新理念,強化管理和監督的意識,全面提升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的建設水平,從而加快城市地區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1]姜國梁. 對“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概念的探討[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2):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