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山東省棗莊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棗莊277800)
嶧城區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南部,韓莊運河北畔,地處E34°35′~34°51′、N117°22′~117°49′,屬淮河流域韓莊運河水系,南臨韓莊運河,東部、西部、北部分別與棗莊市臺兒莊區、薛城區、市中區毗鄰。嶧城區東西最長處40 km,南北最寬處24.5 km,總面積628.7 km2,其中耕地面積292 km2。全區共有5 個鎮2 個街道辦事處,343 個行政村(居委會)。
嶧城區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2014 年度涉及榴園和陰平2 個鎮,包含27 個村,分為3 個項目區,分別為榴園項目區、龍泉項目區、四支溝項目區。
嶧城區2014 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別安排在2個鎮的3 個項目區,通過大量的實地調查,結合項目區的地形特點、水源條件和原有的灌溉方式、習慣,項目區規劃采用2 種灌溉模式:
1)平原大田作物項目區為糧食作物片區涉及榴園鎮的龍泉項目區和陰平鎮的四支溝項目區,總面積693.3 hm2,均為管灌。計劃將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聯合運用,采取“機井+無井房+地埋電纜+PE管道+管灌系統”或“塘壩+提水泵站+PE 管道+管灌系統”灌溉模式,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玉米。
2)山丘經濟作物項目區涉及榴園鎮的榴園項目區,總面積733.3 hm2,主要種植作物為石榴。采取“機井+無井房+地埋電纜+PE 管道+小管出流”或“塘壩+提水泵站+PE 管道+小管出流”灌溉模式。
上述兩種灌溉模式,結合土壤墑情監測系統的建設,對管道灌溉系統的壓力、流量進行實時監測、精確計量、按方供水,進行水價改革,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規劃內容包括小型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3處,分別為榴園鎮的榴園項目區和龍泉項目區、陰平鎮的四支溝項目區,均為提水灌溉灌區。建設小型水源工程90 處,其中,改造塘壩3 處;新建小型灌溉泵站8 座,配套水泵機組8 臺套;新打機井45 眼,改造配套機井37 眼。發展管道輸水灌溉工程693.3 hm2,微灌工程733.3 hm2。各項目區建設內容如下:
1)榴園項目區位于榴園鎮西北部,涉及逍遙、郭莊、顏村、娘娘墳、北龍塘、北孫莊、賈泉、朱村、魏樓、東白樓、王府山、小莊子、和順莊、西白樓、桃花村共15 個村,改造塘壩2 座,新建泵站3 座,新打機井24眼,改造機井21 眼,發展微灌面積733.3 hm2。
2)龍泉項目區位于榴園鎮中部,涉及龍泉、卜村、韓樓、賈莊、匡四村、匡五村、南劉、褚莊共8 個村,新建泵站3 座,新打機井16 眼,改造機井9 眼,發展管灌面積466.7 hm2。
3)四支溝項目區位于陰平鎮中東部,涉及西白西村、東白西村、金寺村、丁莊村共4 個村,改造塘壩1 座,新建泵站2 座,新打機井5 眼,改造機井7 眼,發展管灌面積226.7 hm2。
工程建設全面推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組織專業技術隊伍,科學規劃設計、精心施工,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顚S茫粩嗵嵘こ藤|量。針對2014 年的項目建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成立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財政局、水利和漁業局、農業局、國土資源局、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嶧城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高效節水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工程科、財務科、政策科、安全保衛科。
由嶧城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處作為項目法人,在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的指導、協調下,負責項目的建設管理。
為確保工程質量,由項目法人對工程內容逐一分解,按照有關要求確定施工單位資質標準,通過國家規定的招投標信息網發布招標公告,公開向社會招標高水平專業施工單位,保證工程精心施工。投標方要嚴格按照工程質量和施工要求,擬定工期、報價、質量標準等規劃設計方案,最終由專家組擇優選定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的中標單位。
項目建設實行監理制,通過招標選擇具有相應監理工作經驗、符合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承擔施工監理工作,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制度以及批準的項目建設文件、建設工程合同以及建設監理合同,按照“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的原則,加強項目建設的投資、工期和質量控制,協調有關各方的工作關系。
項目法人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項目規劃設計單位、工程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簽訂相關合同,以合同約定處理各項爭議事項。
嚴格遵照和執行財務制度、會計法規和有關財經紀律,要按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對于工程投資中的財政資金,需設立專帳、專戶,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對于群眾自籌或投勞折資資金,統一由榴園鎮或陰平鎮財政代收并管理。
嶧城區財政局、嶧城區水利和漁業局、項目主管單位和審計部分,應隨時監督、檢查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并對項目的各個環節進行跟蹤審計,確保工程資金專款專用,保證工程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
嶧城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意義重大,申報項目前,在項目村進行公示宣傳,征得項目村農民的同意,調動農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引導項目村農民成立農民用水者協會組織,農民用水者協會自始至終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各項工程的規劃、建設和運行管護,成為項目工程的主體。
每項工程采取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形式進行管理,工程完成驗收合格后移交榴園鎮和陰平鎮,鎮政府再移交給農民用水戶協會,鎮政府負責農民用水者協會的協調管理工作。
2014 年項目區已建有規范的農民用水戶協會兩個,即嶧城區農村供水協會榴園分會和嶧城區陰平鎮農村自來水供水協會。協會所轄工程產權為集體所有,同時需制定完善可行的協會章程及規章制度;通過農民用水戶協會規范化建設,使項目區量水設施基本健全,初步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農民實際負擔的水費支出降低10%以上,杜絕水費收取不合理和搭車收費的現象。
2014 年水價改革區域選取1 426.7 hm2,其中管道灌溉工程693.3 hm2,果樹小管出流灌溉工程733.3 hm2。灌溉型式有機井和泵站提水管道輸水灌溉、機井和泵站提水果樹小管出流灌溉等。管理機井82 眼,泵站8 座,塘壩3 座。2014 年水價改革示范區歸屬榴園鎮、陰平鎮用水協會管理,協會在項目區涉及村莊均設有水管員,負責該村灌溉工程的管理及水費收繳。
[1]徐強.水庫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