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玖穎
(黑龍江省水利廳,哈爾濱 150040)
?
基于黑龍江省灌區水費收繳情況的分析
李玖穎
(黑龍江省水利廳,哈爾濱 150040)
摘要:截至2014年底,黑龍江省大中小型灌區共有8 312處。其中,大型灌區25處、中型灌區361處,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目前省內水費征收有傳統的按畝收費和水價改革后的按方計取水費。多數灌區實行按畝收費制度,水費執行1997年制定的300 元/hm2的水價政策。2003年開始,我省開始推進“計量供水,按方收費”的水價改革,到目前為止,全省有100個左右灌區完成了水價改革。文章根據水費收取的情況,分析全省目前水價改革存在問題及對灌區管理改革提出的建議。
關鍵詞:灌區;水費征收;用水者協會;水價改革

1我省灌區基本情況
截止2014年底,我省大中小型灌區共有8312處。其中,2 萬 hm2以上大型灌區25處,中型灌區361處,且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2014年全省水田面積達到403.4 萬 hm2,灌區共有4種劃分型式:
農墾水田實灌153.6 萬 hm2、占39%;地方水田實灌面積249.7 萬 hm2,占61%。
東部三江平原水田實灌面積244.2 萬 hm2,占全省水田實灌面積的60.5%;西部松嫩平原水田實灌面積122.1 萬 hm2,占全省水田實灌面積的30.3%;中部地區水田實灌面積37.1 萬 hm2,占全省水田實灌面積的9%。全省水田主要集中在三江和松嫩兩大平原。
萬畝以上灌區水田面積95.3 萬 hm2,占全省水田實灌面積24%;五小工程水田面積304.9 萬 hm2,占全省水田實灌面積75.5%。全省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灌溉面積占比重較小,萬畝以下小型灌區灌溉面積占比重較大,且多為井灌區。
水田地表水灌溉面積143.8 萬 hm2,占全省水田36%;地下水灌溉面積259.6 萬 hm2,占全省水田64%。
2水費征收情況及用水協會在水費收取中的作用
主要包括2個方面:
我省水費征收有傳統的按畝收費和水價改革后的按方計取水費:
1)目前,我省多數灌區還是實行按畝收費制度,水費執行1997年制定的300 元/hm2的水價政策。
2)2003年開始,我省開始推進“計量供水,按方收費”的水價改革,到目前為止,全省有100個左右灌區完成了水價改革[1]。
特別是一些市、縣政府高度重視水價改革,出現“整縣推進”改革的良好勢頭,實現全縣農業水價改革一片紅,其中包括:五常市、富錦市、綏化市北林區、阿城市、樺川縣、湯原縣、綏棱縣。
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2.2.1省內用水協會基本情況
目前,全省灌區中成立用水者協會322個,管理斗渠9590條,控制灌溉面積19.9 萬 hm2,涉及農戶174 643戶,協會工作人員1 771人。
2.2.2用水協會收取水費的方式
主要有2種:
1)實行計量供水的灌區用水戶協會主要負責每天供水水量的確認,由協會人員找用水戶簽字確定當天用水量。
2)實行按面積收取水費的灌區用水戶協會主要負責確認用水戶實灌面積,避免用水戶瞞報實際灌溉面積數量。
2.2.3用水協會運行費用
用水協會運行費用一般與水費掛鉤。現以龍鳳山灌區和興西長崗灌區為例進行闡述。
2.2.3.1五常市龍鳳山灌區
其協會運行經費為灌區提取當年應收水費總額的90%,其余10%的提取額全部作為分會各項費用。
2.2.3.2蘭西縣長崗灌區
灌區協會運作經費有3個途徑:
1)水費收取達到100%,協會提3%。
2)灌溉毛定額低于800 m3,水費提取60 元/hm2。
3)農戶違約用水的罰款。
由于水費與協會運行費用直接掛鉤,使得協會在收費收繳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3水費收取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省內水費收取過程中主要存在5個問題:
雖然早在1992年,國家就已將水利工程供水列入商品目錄,但長期以來,水一直沒有被作為商品來看待,廣大農戶對于水的商品意識淡薄。2006年,全國范圍內免征農業稅,農業、林業、農機等涉農部門逐步取消了涉農收費項目,發放了糧補資金、退耕還林資金、購買大型農機具補助資金。
隨著我國糧食制度改革和農業稅的取消,農民上交水費的意識更加淡薄,水費收繳難度隨之增大,水費收取率一直不高[2]。
我省對于水利工程供水一直作為一種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管理,農業用水水價不是由供水成本決定的,而是由政府價格部門從行政管理角度制定的。這種管理體制所造成的后果是掩蓋了水的商品屬性,由此產生的弊端是水的價值無法形成價格,價與費無法統一,供水成本得不到補償。
其結果是一方面水管單位長期虧損欠賬,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管單位難以維持;另一方面是農民的根本利益也無法保障。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把農業水費與農民負擔混為一談,沒有認識到水費是農業生產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片面強調農民的眼前利益,忽略了農民的長遠利益。
目前,我省農業用水執行的是1997年制定的300 元/hm2并實行年收費制的水價政策,此價格僅占1997年水價平均成本54%和2014年水價平均成本的30%左右。
盡管從2003年開始我省開始推進水價改革,但是到目前為止,僅有100個左右灌區實行了新水價,數量不到全省大中型灌區總量的27%,覆蓋面積不到全省大中型灌區實際灌溉面積的20%。
我省水費管理文件中明確規定:“對不按時交納水費、拒交水費的用水農戶,經一再催交仍不交水費的應交滯納金,直至供水管理部門有權停止供水。”但在實施中往往由于難以實施。
過多的行政干預也將影響到兩部制水價、超定額用水加價等水價制度的貫徹落實。據了解,有的地方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雖然已經實行了水價改革,但是仍然實行按畝收取水費。
4國內同行的做法
國內目前農業水費收取也主要是按畝收費和按方收費兩種。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由于水資源短缺,水費收取較好。華南和東北地區主要是按畝收費,沿海地區和東北地區收費收取情況不好。
據了解,近幾年隨著中央對“三農”問題重視程度加深,農業稅已經取消,并增加了多種補貼。同城市相比,農資價格提升,農業灌溉水費照收,農業生產成本較高,削減了國家政策效益,很多省份和地區已經實施了農業灌溉水費納入財政轉移支付。具體實例如下:
1)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將全年應收的農業水費417 萬元全部納入區財政預算。
2)浙江省溫嶺市、永康市從2004 年起就免收農業水費,免收的農業水費全部由地方財政實行轉移支付。
3)廣東省東莞、佛山、韶關、梅州、汕尾市所有縣、區都已停止收取農業水費,云浮市的新興、郁南等地也已暫停收取農業水費[3]。
5水費工作中的5點建議
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
在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國家領導人重點強調了節水工作,指出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是節水,要求進一步加大水價改革力度。
我省農業用水占社會總用水量的80%,水田用水更是占農業用水總量的97%,是全社會第一用水大戶,節約農業用水對我省提出的15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水資源保障至關重要。如果還實行按畝收費,無論用多少水,都是一樣的錢,必定造成“大水漫灌”的現象發生。
應該充分利用價格杠桿,進一步提高用水戶的水商品意識,用一方水交一方錢,讓用水量與其經濟利益掛鉤,提高用水戶的節水觀念。因此,建議改變計量方式,提高用水價格。全面推行計量供水,按方收費。
由于用水戶本身水商品意識淡薄,加之在水價改革水價測算過程中,受到農民減負、物價穩定等外界的因素的影響,最終所執行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在所測算水價的70%左右,價格在5 分/m3左右,遠遠低于供水成本。因此,建議嚴格執行水價改革中水費按成本測算和收取。
目前,我省執行一個灌區一個用水價的政策,利用8 a時間,已完成大型灌區水價改革17個,中小型灌區水價改革80多個。一個灌區一個用水價政策固然理想,但是實際操作速度緩慢,而且行政成本也相當高。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將水利改革與發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深化水利改革,在水利投融資、水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作用,兼顧效率和公平,促進節約用水和產業結構調整。”
2)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四號令《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條規定:“同一供水區域內工程狀況、地理環境和水資源條件相近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按區域統一核定。供水區域的具體范圍由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商價格主管部門確定”。
目前,全省已經完成水價改革的灌區水價基本上5 分錢/m3左右,各灌區相差無幾。省水利廳可以協調省物價部門,大膽探索開展全省或者一個流域統一水價的改革試驗。實現全省或者按流域統一確定一個農業供水價格,實行全省或者一個流域統一水價。這樣可以大大加快水價改革步伐,也可以消除區域用水戶水價攀比的心理。
如果全省或按流域統一水價有困難,也可按水庫灌區,提水灌區、自流灌區、井灌區等不同工程分別計算供水成本,統一不同灌溉形式的灌區水價。或是按行政區(市縣)統一水價,以推進水價改革速度。
積極落實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的“探索實行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辦法”,探索實行兩部制水價,即實行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辦法。
通過加強對灌區的管理進一步提高灌區自身服務能力,讓用水戶得到良好的服務,進一步轉變用水戶繳納水費的觀念。通過農業用水協會即時公布水費管理使用情況,虛心聽取農戶意見,不斷增強水費使用透明度,嚴格水費管理,全面做好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文清.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灌區水費收繳難題[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13(07):52-53.
[2]李長杰,顏廷志.加強灌區供水服務和管理促進灌區水費收繳[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7,35(04):228.
[3]王琦,李宗福,五洞庭.水費收繳改革的一種高效模式[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4(07):49-50.
[作者簡介]李玖穎(197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高級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7596(2015)08-01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