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制造業市場上同質競爭、壓價競爭比較嚴重,企業幾乎沒有利潤,一些企業主對加大投入的熱情不高,影響機器換人步伐。在當前“機器換人”浪潮中,企業主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機器人來改變生產工藝流程。否則企業會發現用了幾年之后,招工問題是解決了,但如果不解決制造周期、成本以及整個工藝流程的問題,產品仍然沒有競爭力。
——合肥聯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歐秉承
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矛盾共存體,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對勞動力素養的提升和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少勢必引發短期的就業壓力,而這也將成為我國發展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解答的兩道難題。面對挑戰,一是大力推進制造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二是促進科學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意)的融合創新。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
從根本上講,化解產能過剩是市場化的過程,不是單純靠出臺政策就能解決的。第一,要“走出去”,在更大的范圍內配置資源;第二,要“升上去”,提高競爭力;第三,要“清出去”,對于落后、達不到國家規定的產業、技術和環境標準的部分產能要堅決地通過執法和監管,清理淘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
經濟新常態是經濟調整之后新的、健康的、正常增長的常態,目前我國汽車工業出現的負增長與經濟新常態的要求是不符合的,是客觀的、綜合的、系統的歷史性原因造成的。這種負增長是短期的,是暫時現象,對此我們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盲目悲觀,更不能喪失勇氣,對中國汽車產業今后發展前景的信心出現動搖。汽車工業的發展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制約和控制,不可能特立獨行,如今的負增長正是對過去汽車消費市場高速增長的一種糾正和補償。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李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