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宇
(黔東南州航務管理處)
高速公路橋梁施工是一項綜合性與復雜性較強的任務,并且其結構施工難度大,對專業技術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同時還需要大量的專業機械設備。除此之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管理部門的參與與協同合作也必不可少,如此才能對施工方案與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改進,保證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項目在滿足經濟性與合理性的基礎之上如期完成。
對于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來說,其整體質量與混凝土的外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要想提高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就需要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滿足工程項目的精度要求,因此需要對混凝土鉆孔樁的排渣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需要對建材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施工噪聲等問題進行一定的治理與解決,最終確保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的順利開展與進行。
高速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監控是隨著橋梁在大跨度方向的不斷發展而隨之發展起來的。通常情況下,施工部門會采用支架的施工方法對跨徑相對較小的橋梁進行施工,然而這種施工工藝通常會使橋梁的施工處于無應力狀態。然而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與繁榮,人們的生產生活對高速公路橋梁的強度、跨度等指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速公路橋梁施工工藝也變得日益復雜。現階段,對于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來說,一些新型工藝,如懸臂拼裝施工方法、纜索吊機施工方法以及其他多種自架體系施工方法等。尤其對于自架設施施工方法來說,在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通常會面臨較為復雜的內力與位移變化等問題,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基于此,加強高速公路橋梁施工工藝的優化與改進,是提高高速公路整體運營質量的必要手段與重要途徑。
在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之前,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整平處理,同時還需要根據設計單位提供測量后的控制點與水準點,并依據測量數據利用全站儀、RTK、水準儀等設備進行施工放樣,并為施工的開展與進行布設精確的控制網,從而為高速公路橋梁施工要求的滿足提供參考依據。如果放樣點的精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就需要進行重新放樣,直到精度與施工要求的規定相符合。在施工放樣的過程中,除了對長度進行精密測量以外,還需要采用多種施工放樣方法對橋墩的位置進行準確放樣,以對軸線與邊線的位置以及地面標高進行精確的測量與確定,從而為后續施工提供借鑒與參考。
支架的搭設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施工載荷能力進行,并在搭設支架之前對支架橫桿與支架豎桿之間的距離進行明確,同時還需要對地基部位的承載力進行測量與試驗,如果地基部位的承載力較弱,不能滿足施工的要求,就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處理與加固。支架搭設結束后,就需要進行模板的安裝,該過程需要根據支架搭設的完成情況進行,并根據工程施工的實際施工條件與施工要求對模板進行選擇,通常情況下選擇防水竹膠模板進行安裝,安裝的過程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與次序,先進行底模的安裝,然后再安裝側模,最后將頂模安裝好,安裝完畢后需要對他們的穩定性進行檢測,并預留出拱度以保證模板安裝的平整性。
在鋼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只有對建立工程師所審批的支架方案進行嚴格的搭設,才能保證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需要在墩柱搭設完成以后,對墩柱進行鋼筋的綁扎。與此同時,需要采用統一的工棚制作,對鋼筋進行加工與制作,并對鋼筋的調直、切割、彎曲、焊接、捆扎等工序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從而保證鋼筋的成型符合高速公路橋梁鋼筋工程的施工要求與標準。除此之外,在工序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規范技術要求進行嚴格的依照,并在鋼筋加工結束以后進行統一的編號與堆放,避免鋼筋受潮發生腐蝕等問題。在進行鋼筋綁扎時,需要將墩柱的主焊接頭進行錯開,并保證接頭鋼筋的面積低于鋼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在對鋼筋進行綁扎時,箍筋接頭應在四角錯開,彎鉤長度應確保滿足設計及抗震要求,并將中心店誤差控制的0.02 m 的范圍之內。
在高速公路橋梁模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依照既定的施工檔案進行。對于墩臺身的結構來說,需要使用加工的大塊組合特制定型鋼板,并用兩塊半圓組合而成,同時對模板每節的高度進行確定,通常需要將其長度確定在1.5 m 左右。基于此,可以對模板在加工廠進行加工制造,并在加工過程中保證自身的平整度、尺寸等與工程的施工要求與標準相符合,并保證模板的安裝與拆卸簡單容易。在模板安裝的過程中,通常需要采用機械吊裝的方式,并在模板安裝之前對其尺寸進行檢查,對其安裝位置的安排與確定需要滿足結構設計要求,同時還必須保證期安裝足夠牢固,避免混凝土振搗過程出現漏漿、泡漿等問題。
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性設施,高速公路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充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高速公路橋梁的施工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高速公路橋梁建設的各利益相關者需要對施工工藝進行一系列的優化,從而提高高速公路橋梁的施工質量,為人們提供更為安全與便利的交通條件,進而促進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李磊.淺論高速公路中橋梁施工工藝[J].江西建材,2014,(15):156.
[2]張良,袁利華.高速公路橋梁墩帽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4,(20):138.
[3]晏富洋.公路橋梁疲勞試驗二維荷載譜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