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銘,路炳軍,王文凱,杜 洋
(1.延慶縣水土保持工作站,北京 延慶102100; 2.北京林業大學 水土保持學院,北京 100083;3.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北京 100036; 4.延慶縣水務局,北京 延慶102100)
北京市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現狀與建議
——以延慶縣為例
國 銘1,2,路炳軍3,王文凱1,杜 洋4
(1.延慶縣水土保持工作站,北京 延慶102100; 2.北京林業大學 水土保持學院,北京 100083;3.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北京 100036; 4.延慶縣水務局,北京 延慶102100)
中小學生;水土保持教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北京市
通過對2008—2013年北京市延慶縣水土保持教育參與人數和組織方式進行統計,調研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實施效果,分析得出現階段北京市水土保持教育存在開展范圍小、形式枯燥、效果不明顯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加強示范園自身建設、增加宣傳方式方法、增強部門聯動配合等建議,以充分利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和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提高中小學生保護水土資源的意識。
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北京市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土流失狀況卻呈加劇態勢,尤其是在城市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中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日趨嚴重。由于長期政策管理缺位、環境破壞成本低,加之對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合理的各類生產建設活動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為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為后代留下生存發展空間,長遠和當務之急是加強全社會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的水土保持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培養有社會公德心和責任感的城市新公民[1-3]。
1.1 教育資源現狀
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2012—2013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北京市共有各類學校3 314所,包括179所高校、760所中學、1 081所小學、6所工讀學校、22所特殊教育學校和1 266所學前教育學校,在校學生達356.8萬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2013年北京統計年鑒》常住人口總量為2 069.3萬人)總數的17%。
1.2 水土保持教育受教主體及規模
北京市水土保持教育受眾群體以中小學生為主,主要地點是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北京市目前擁有門頭溝區龍鳳嶺、密云縣石匣、延慶縣上辛莊3家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2012年它們被教育部和水利部首批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其中,上辛莊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中小學水土保持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是延慶縣19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北京市接待人員最多的園區,2008—2013年上辛莊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參觀人數統計結果見表1。2008—2013年,北京市中小學生水土保持受教人數平均每年為5 300人,占北京市中小學在校人數的1.3%;高等教育水土保持受教人數平均每年為1 200人,占北京市高校在校人數的0.07%。相比北京市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目前的水土保持受教率仍顯著偏低。為提高受教學生范圍和數量,必須由教育、宣傳、水利等部門牽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水土保持課內外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對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認知度。
表1 上辛莊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參觀人數統計結果

人
1.3 水土保持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方式單一。2008年起北京市以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為主題,通過參觀上辛莊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的形式,陸續推廣中小學生水土保持教育。目前北京市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以參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接受園區技術人員講解為主,相比其他省市開展的實地參觀、水保征文、宣傳片展播等[4-5],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創新性。
(2)教育效果不明顯。一方面,由于學校對水土保持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觀前老師與園區技術人員缺乏交流、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水土保持知識了解不足等,造成在參觀初期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困難,影響了后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園區技術人員沒有考慮到受教學生年齡段和文化程度的差異,講解內容陳舊、單一,專業知識生搬硬套,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6]。筆者對上辛莊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接待的延慶縣1 401名中小學生水土保持教育效果進行調查,結果滿意率僅為47%(表2)。特別是在參觀過程中單次接待人數會明顯影響水土保持教育效果:單次接待人數小于50人時,滿意程度高于90%,教育效果良好;單次接待人數超過100人時,滿意程度低于30%,教育效果較差。

表2 延慶縣中小學生水土保持教育效果調查 人
注:表中帶數字的表示同一學校的不同參觀批次。
(1)提升能力,言傳身教。園區技術人員作為傳播水土保持知識的老師,要做到最基本的兩點:一是水土保持知識的廣度。水土保持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學科,涉及土壤、環境、水利、林業等多方面,技術人員要對相關學科知識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準確的信息和答疑解惑。二是良好的素質和形象。身教勝于言教,參觀講解過程中技術人員的言行舉止、職業素養都同他的講解詞一樣,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產生巨大的影響,只有以身作則,才能發揮更好的教育效果。
(2)密切配合,多措并舉。隨著時代的進步,公眾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對信息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要不斷改革和創新。一是水利、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定期對園區技術人員和德育教師進行培訓,同時督促學校落實水土保持教育計劃,通過水土保持知識進校園、入課本、到課堂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二是以現有的3家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為基礎,對北京市16個區縣的中小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加強園區與學校間的聯系,根據受教群體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形式。三是通過建立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網絡平臺、開通微信等公眾賬號、設立專項教育基金等方式,利用現代化的媒介擴大水土保持教育受眾,充分發揮中小學生輻射家庭,進而帶動社會的作用,增強全社會對水土保持的認知度。
(3)多方籌資,加大投入。水土保持教育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公益性的事業,運行成本高,軟硬件投入大。建議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在為北京市中小學校開展水土保持、生態文明教育等提供資金保障的同時,針對現有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北京市、各區縣財政應積極采取措施,調整支出結構,通過與節約用水教育合并列項等,努力增加水土保持教育經費預算。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多方籌集教育經費。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可通過向科研單位、企業提供項目展示平臺,為園區第三方項目提供后期維護和管理等收取相應費用,利用園區空閑區域或現有土地進行開發利用,與區縣有關單位合作開展教育活動等,爭取園區的多向利用。
[1]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牡丹江實驗站.搞好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 培養青少年水土保持生態意識[J].水利天地,2011(11):8-9.
[2] 王濱起.再接再厲 全力配合 推動全省青少年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在全省青少年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J].水利天地,2009(8):13-14.
[3] 李冬杰,楊培嶺.水土保持在北京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J].北京水利,2005(6):52-53.
[4] 建維.水保教育走進哈爾濱[J].水利天地,2010(6):55.
[5] 何輝仙.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教育行動的實踐[J].中國水土保持,2011(3):64-66.
[6] 祝列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推進水土流失有效治理與區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J].中國水土保持,2012(9):1-3.
(責任編輯 李楊楊)
京冀協作建設密云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取得新進展
為貫徹落實京冀“6+1”合作文件要求,推進京冀協作建設密云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工作,2014年11月18—20日,河北省水利廳與北京市水務局組成調研組,對密云水庫上游的赤誠、豐寧、灤平三縣進行了調研,并就京冀協作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有關事項進行了座談。北京市水務局楊進懷副巡視員建議兩地水利部門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共同推進工作開展。一是組織庫區有關縣,按照每縣50 km2的規模,編制密云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規劃(2015—2017年)。二是河北省水利廳積極協調財政部門,給予資金支持,提高治理標準。三是加強技術交流,共同舉辦生態清潔小流域技術培訓研討班,組織河北省有關縣到北京考察學習。四是在研究建立京冀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等方面開展合作。河北省水利廳羅少軍副廳長指出,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堅持綜合治理、治管結合、通力合作,張家口、承德兩市要按照此次座談會精神,盡快制定規劃,開展試點,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座談會結束后,河北省水利廳立即組織承德、張家口兩市水務局及有關技術支撐單位負責同志,就京冀協作建設密云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兩市2014年12月底前編制完成規劃,爭取盡早實施。
河北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保康縣夷陵區創建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通過專家評審
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張新玉巡視員率領專家組檢查指導湖北省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工作,??悼h、夷陵區順利通過了水利部組織的“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專家評審。與會專家和代表實地考察了??悼h、夷陵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現場,觀看了專題片,聽取了??悼h、夷陵區政府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的工作匯報。專家組認為:保康縣、夷陵區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機制健全,管護責任落實到位,基礎工作扎實,防治模式科學,建設成效突出,示范作用明顯,達到了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評定標準,同意通過評審。
2011年以來,湖北省按照水利部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工作。2013年10月,省水利廳印發了《湖北省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2013—2017年推進方案》,將1個州、16個縣納入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計劃。2014年,湖北省轉發《水利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抓好這項工作。
王 沫(湖北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沂源縣水保工程有了“身份證”
2014年,沂源縣水保局為突出水保工程特色,提升工程檔次,打造亮點工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工程技術人員精心設計、制作了一批具有鮮明水保特色的工程標志磚,分別鑲嵌于各項目區新建的塘壩、谷坊、橋涵、蓄水池等工程上,使水土保持工程有了自己的“身份證”。
水保標志磚為正方形,長寬各80cm,由4個面積相等的帶圓形水保標志圖案的小正方形組成,使用時一分為四,可鑲嵌在4個水保單項工程上。水保標志圖案為圓形,由藍、黃、綠三種顏色組成,上半部分外圍是藍底白字的英文“中國水土保持”,下半部分外圍是綠底白字的中文“中國水土保持”。貼上了標志磚的水保工程,可明顯區別于農綜開發等其他工程項目,讓人一目了然。在近期完成的2013年度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沂源縣南巖河項目區張家旁峪小流域治理工程、2013年度中央預算內項目北峪子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及正在實施的2014年度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南巖河項目區赤坂小流域治理工程等,全部使用了這種水土保持標志磚,得到了項目區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侯 福(山東省沂源縣水土保持局)
夷陵區抓“三點” 促創建
夷陵區是湖北省首批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綜合治理工程創建縣之一,近期已順利通過水利部專家組評審。在創建過程中,區水保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舉全局之力、聚全局之能,主抓“三點”,確保了創建工作一次成功。一是組建專班,制定方案,突出重點。區水保局組建了以局長為班長的工作專班,下設宣傳組、材料組、現場組、會務組等,實行分工負責、協同配合。同時,制定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點,把握時間節點,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二是查缺補漏,細化任務,主攻難點。對照驗收標準及外地創建經驗,區水保局進行了逐項梳理、對比分析,查找不足和工作難點,制定任務分解表,進一步強化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扣分點,確保創建工作不留死角。三是強化宣傳,策劃包裝,打造亮點。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短信、戶外宣傳牌等,加強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活動,大力營造創建氛圍,充分展示我區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精品亮點工程,確保創建成果特色鮮明、亮點紛呈。
趙建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水土保持局)
紅安縣檀樹崗水庫庫區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整治
2014年11月22日上午,筆者隨同紅安縣水庫安全生產檢查組來到位于鄂豫交界的檀樹崗水庫,站在大壩上放眼望去,碧水藍天,冬日陽光撒在湖面上,金光閃閃,波光粼粼,空氣清新,庫水清澈,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
2014年,檀樹崗水庫管理處加大了對水庫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按照“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治水思路,建設優美水生態環境。該處全方位、多舉措落實各項水利工程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水庫管理水平。一是制定了《紅安縣檀樹崗水庫生活飲用水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紅安縣檀樹崗水庫大壩工程安全管理細則》,強化庫區制度化、規范化管理。二是在庫區周邊設置醒目的標識牌和警示碑,提醒人們對庫水的保護,嚴禁向水庫投放化肥和傾倒畜禽糞便等污染水庫水質的行為 。三是定期組織水庫管理處干部職工對大壩內外進行清掃,確保干凈整潔。四是對水庫管理處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改造,加固溝渠砌護岸、擋水墻,硬化砌岸,做到水不亂流;新栽植樟樹、銀杏、桂花等樹木,高低搭配錯落有致,美化了水庫庫區環境。
朱普安 劉立新(湖北省紅安縣水利局)
馮永會由部隊老兵成為水務新兵
近日,筆者在鄰水縣水務局水土保持股的辦公室看到,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正坐在辦公桌前熟練地操作電腦,電腦屏幕上頻頻出現排水溝、沉沙凼、蓄水池等工程的圖像,這位年輕人就是共產黨員馮永會。2014年11月初,馮永會從部隊轉業被安置到縣水務局,他積極學習水土保持知識,鉆研水土保持技術,虛心向老同志請教,了解全縣水土保持工程情況,認真閱讀《長江流域水土保持技術手冊》,水土保持技術規范、工程制圖標準和技術要求。通過20多天的“請教、自學、操作”,基本了解了全縣水保工程狀況。馮永會說,他從部隊老兵成為水務新兵,決心在縣水務局領導的關懷和老水務人的幫助下,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全面掌握技術知識,盡快熟悉業務,變外行為內行,適應新的工作,為鄰水水務改革發展和經濟建設做貢獻。
馮勝驊(四川省鄰水縣水務局)
達州水保宣傳進校園科普成果譜新章
近3年,達州市水保辦、達川區水保局和達州中學共同開展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送宣傳資料、講解水土流失基本常識、圖片展示等方式,使廣大同學對水土流失的危害有了更進一步理解和認識,激發了他們深入實際去考察了解水土流失狀況,開展水土保持實踐的熱情。為此,達州中學科技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自發組織起來,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在市水保辦、市水保監測分站、達川區水保局和國土、環保等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開展了達川區明月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實踐活動。目前,同學們撰寫的論文《明月江流域水土流失考察與治理研究》已被四川文理學院革命老區研究中心采納。特別是2014年8月達州中學開展的“明月江流域水土流失考察與治理研究科技實踐活動成果”參加了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并榮獲二等獎,12月獲第五屆達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豐碩的成果,更加激發了同學們踴躍開展水土保持實踐活動的熱情。2015年,達州中學科技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擬計劃開展《坡地橫溝原理與運用研究》,并準備參加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劉 平(四川省達州市水土保持辦公室)
滿城縣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穩步推進
2013年10月以來,滿城縣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進展順利。根據《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河北省實施規劃(2013—2017年)》,滿城縣涉及7條小流域34個村5.3萬農村人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76 km2。縣里成立了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實施與管理,同時加大宣傳,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條幅、刷寫標語等形式,指出水土流失危害,宣傳水土保持治理典型,使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來。在工程建設中,縣水務局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實行項目主體負責制、監理制、招投標制、公示制、合同制、報賬制,確保工程質量及進度。為確保工程質量,監理、工程技術人員每天到施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填寫施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為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嚴格落實財務管理制度,實行??顚Y~,按照工程進度撥付資金,待資金撥付后,編制項目決算,并進行專項審計,做到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安全。
冉艷超(河北省滿城縣水務局)
(責任編輯 李西民)
S157
C
1000-0941(2015)01-0065-02
國銘(1984—),男(滿族),北京延慶縣人,在讀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監測、科技園建設管理研究工作。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