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2015年8月7日,襄陽唐福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00萬元購置的1600t熱模鍛壓力機從揚州運抵南漳,開始起吊安裝。熱模鍛大型自動化裝備落戶南漳,填補了湖北省無特大型鍛造壓力機的空白。該特大型熱模鍛壓力機主要用于有色金屬的模鍛和精密鍛件的鍛造,具有鍛造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以及噪聲和振動小等特點。該鍛造生產線配套設備有步進式機械手、自動噴霧裝置、自動上下料裝置、中頻感應加熱爐、模具和模架輔機等。
近年來,國內鍛造行業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襄陽唐福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求變,主動調整產品結構,積極向高、精、專方向發展,通過引進江蘇揚力集團1600t特大型熱模鍛壓力機,打造湖北地區第一條特大型熱模鍛鍛件生產線。該生產線設備陸續到廠進行安裝調試,計劃于2015年9月初投產。
2015年8月上旬,南工鍛造確定了包括《高合金鋼精密成型技術》在內的2015年度企業三項研發項目。從2015年年初開始,南工鍛造就和江陰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局簽訂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協議;6月份南工鍛造申報了2015年度無錫市工業支撐項目——《高合金鋼精密成型技術》,申報了發明專利一項;完成企業節能減排項目預備案;7月份,完成兩次高新技術企業季度報告提交;8月份,成立了江陰南工鍛造有限公司科技協會。
南工鍛造還建立了工業設計中心,賦予了工業產品更多創新和靈感,為提升企業自身制造水平開辟了新天地。目前,南工鍛造工業設計中心已將風電、核電、燃氣能機、航空發動機鍛件等產品作為主要研發方向,逐步占領高端市場。
2015年8月10日,由中國一拖集團公司工藝材料研究所承擔的河南省首條自動化精密鍛造生產線建成,并成功完成了首個精鍛齒輪的調試工作,該生產線采用了基于數字化虛擬現實的自動化仿真、自動上下料、自動在線噴涂、自動噴霧潤滑、機器代人,以及基于數字化三維鍛件快速檢測等先進技術。
該生產線主要應用于拖拉機傳動系列關鍵零部件的精密成形,主要應用技術包括差速器齒輪的熱冷復合成形技術、傳動軸花鍵冷擠壓技術、空心半軸的復合擠壓技術、大輪拖動力換擋用同步器關鍵成形技術、傳動內齒圈冷擠壓等精密成形技術。一拖集團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拖拉機關鍵零部件現有的制造工藝全部改為國內最先進的精密成形技術生產。該項目的建成投產,為一拖集團大馬力拖拉機產品的品質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一拖集團作為我國最大的農機生產企業,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產品研發能力,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增加,在保證研發技術領先的前提下,將目標轉向零部件制造領域,通過不斷加大零部件制造技術的資金投入,進一步鞏固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2015年7月31日,由常州市發改委與中國鍛壓協會聯合主持,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了“發動機零部件近凈成形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可行性論證會。參加會議的有全國鍛壓行業的6位專家和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申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條件十分嚴格,擬申報的工程研究中心需要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并運行一年以上,且得到省級地方政府明確的財政資金支持計劃或安排;涉及的產業需要符合區域發展規劃和總體布局,且能為解決當地產業或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對現有研發條件,包括研發人員數量、研發設備、研發場地面積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
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2009年被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為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精密鍛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4年7月獲江蘇省發改委批復建立江蘇省發動機零部件近凈成形工程中心,且得到江蘇省政府的財政資金支持。論證專家組聽取了擬申報單位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所作的申請報告,經現場考察、質詢與討論后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龍城精鍛擬申報的工程中心符合建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條件,同意申報。
2015年8月上旬,寶鋼特鋼的《TA15鈦合金框大型模鍛件制造技術及應用》在國家立項研制的某飛機重大科研項目中,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中航工業集團科學技術一等獎。
寶鋼特鋼負責研制外形直徑最大的TA15鈦合金框整體等溫精密鍛件。相比分體鍛制的框模鍛件,寶鋼特鋼的鍛件可以直接安裝在飛機上,既縮短了主機廠的生產周期,又確保了飛機的安全性。
在寶鋼特鋼特材事業部、科技管理部和制造部的共同努力下,項目技術團隊經過5年多的科研試制,在TA15鈦合金為φ400mm大規格棒材制造技術、大型高溫合金模具的鑄造技術、整體鍛件的等溫鍛造成形技術等多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突破,開創了我國在鈦合金大型整體框鍛件制造技術上的先例,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
2015年7月29日,兩支奧氏體不銹鋼主管道毛坯歷時25天的鍛造,各項鍛造工藝技術指標達標,在二重成功通過交檢。兩支主管道毛坯分別為陸豐項目和福清項目的重點鍛件,材料為奧氏體不銹鋼,可鍛溫度范圍窄、變形抗力大,且容易開裂,同時產品對晶粒度的要求極高。此次兩支核電彎管管嘴部位特殊,在鍛造過程中極易偏心,給鍛造操作帶來了極大困難。面對上述諸多困難,二重高度重視,從技術保障、生產組織、質量控制等方面做到“精益制造”。開始鍛造前,對工藝、設備、操作、技術人員進行“交底”,重點對主管道晶粒度控制問題制定了具體措施。鍛造過程中,安排專人對每火次鍛造進行全程跟班監控。接近成品火次時,嚴格控制水冒口兩端小圓的變形量,避免出現“無鍛比”和“小鍛比”的加熱現象。
2015年8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35萬噸,6月份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35萬噸,1~7月份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總量為259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286萬噸,同比減少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