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純
(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分公司)
?
發展鐵路現代物流 提升集裝箱運輸能力
王純
(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分公司)
摘要:在世界各地,集裝箱運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模式都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我國推行集裝箱運輸方式,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與發展程度限制,雖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也面臨諸多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式聯運的集裝箱運輸方式隨之出現。那么,如何加強多式聯運,發展鐵路現代物流,提升集裝箱運輸能力,就成為擺在鐵路運輸相關行業面前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鐵路;集裝箱;物流;運輸
1鐵路集裝箱運輸面臨的機遇及存在的問題
按照鐵路“十一五”規劃來看,鐵路集裝箱在2010年達到1000萬TEU的發送,完成2億t發送量,其增長幅度達到260%。但是這無法滿足我國加入WTO之后國際經濟一體化以及世界貿易快速增長需求。在國內對外貿易貨物中,海運占據90%以上,因此,集裝箱運輸作為國際貿易通用方式,其需要空前旺盛。據統計,從2007年開始,國際鐵路集裝箱運輸量每年以50%的增長速度迅速的提升,這一切都說明鐵路集裝箱運輸物流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是可喜的。
從現今階段每一個集裝箱辦理站的業務發展來看,其功能僅僅能滿足基本運輸服務這一項,孤立在整個物流價值鏈之中。此外,從運輸模式來看,也屬于格局單一、垂直管理、條塊經營的格式,對生產商供應信息、客戶的滿足度及需求信息不夠了解。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朝著現代化的物流方向發展,如果無法對策略加以調整,確保企業朝著綜合化物流方向拓展與靠攏,很可能讓企業陷入被動且無法自拔的地位。此外,鐵路集裝箱運輸在朝著現代化物流發展時,還存在運輸能力和資源分布不均勻的現象,缺少同其余運輸方式的銜接接口,無法做到動態跟蹤集裝箱多式聯運。
2提升鐵路集裝箱運輸能力需要無縫銜接的支持
(1)經營代理原則:開展具體的集裝箱多式聯運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分段的承運人同貨物實際的發貨人員之間并不存在直接聯系,而是通過代理人實現貨物中間環節的協調發送。通過多式聯運經營人來實現多式聯運銜接。
作為現代化的運輸經營方式,貨物運輸代理的出現,使得貨物運輸的承運者不再需要自備裝卸機械和運輸工具,也不一定非得自己完成貨物的運輸。發貨人可以將所需要發送的貨物通過外包的方式,交由第三方多式聯運經營者完成相應的任務。作為貨物運輸業務的代理人,多式聯運經營人將運輸任務分包給第四方的物流運輸企業。運輸代理作為運輸企業與發貨人之間的銜接樞紐,其擁有的信息資源更為豐富,相比單一的運輸企業,其資源更多、更完整,能夠讓服務更加專業化。發展貨運代理模式能夠讓供應鏈上的企業更專注于企業的核心任務,讓運輸服務更為專業。在形成貨運代理之后,可以讓貨物運輸現顯示其社會化與專業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動集裝箱多式聯運的有力武器,對實現運輸方式的緊密銜接及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組織利用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2)統一組織原則:傳統模式下的鐵路運輸,集裝箱運輸企業之間更多是體現出相互競爭的關系,但是多式聯運要求各種運輸方式能夠相互結合,需要統一組織并協調聯運過程中的價格管理、運輸方式、技術管理及政策管理等。想要實現高效的多式聯運運作,實現無縫銜接,就需要各個參與多式聯運的企業及部門形成戰略同盟,實現信息的共享、資源的共享,憑借多式聯運的方式,將整體利益、整體優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戰略同盟的實現,有利于開展運輸組織工作,便于做出銜接時間、銜接方式、運輸路線及運輸方式的綜合計劃,確保對整個貨物運輸過程的全程控制。
(1)貨物跟蹤系統:通過EDI技術和物流條形碼等技術,物流運輸企業就可以獲取與貨物運輸相關的信息,如交貨的數量、交貨的時間、貨主、發送地、目的地、負責運輸的人員等。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操作人員通過掃描、讀取發票與包裝上的條形碼等信息,再通過專用通訊線路或者是公共通訊線路,就可以將信息及時地傳遞回總部進行匯總處理,以便后續的查詢、調取使用,通過貨物跟蹤系統,可以提高鐵路物流運輸企業的服務能力。
(2)建立并完善集裝箱多式聯運信息交流共享平臺:一旦運輸企業運送范圍超出營業區域,很可能在貨物達到目的地之后,出現找不到貨源的尷尬情況,這樣會增加運輸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樣,如果運輸業務過于集中,運輸企業無法單獨完成所有的業務,也需要其余企業的幫助與支持,所以,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臺,做好信息處理與共享網絡的建立與完善,就能夠實現不同運輸企業的互利共贏,滿足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當然,信息交流共享平臺的建立與完善離不開可靠的信息傳輸手段、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及公正的信息共享規則。
3結語
目前,鐵路發展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來探索鐵路集裝箱運輸的市場格局,加快現代化集裝箱物流企業的拓展。由于國內經濟各個層面都在發生變化,鐵路集裝箱運輸必定處于機遇與挑戰同時存在的時代下,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改善現存問題,就成為企業發揮作用,迎合市場發展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楊帥華.鐵路集裝箱運輸企業物流資源整合方案研究[J].鐵道勘測與設計,2009,(3):56-57.
[2]王愛善.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78-79.
[3]鳳曉梅.北京地區鐵路集裝箱運輸發展策略[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7):12-13.
收稿日期:2014-12-23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5)08-0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