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秦博士伏生事略考

2015-03-22 06:18:53
關鍵詞:博士

谷 穎

(長春師范大學 薩滿文化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2)

?

秦博士伏生事略考

谷穎

(長春師范大學 薩滿文化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2)

伏生為一代儒學宗師,乃今文《尚書》之傳授始祖,然其生平史籍載錄較略,鮮為世人所知。清代學者陳蜚聲曾在《伏乘》一書中考證伏生其人其事,舛誤頗多,須詳加辨識。其中,陳氏錯推晁錯受《尚書》之年,致使其考辨伏生生年多有訛誤;伏生受《書》于李克之說,陳氏所引諸史料皆不可信,不足為據,故伏生應師從他人。通過考證伏生為秦博士,辨析秦博士官與《尚書》之關聯,以探究今文《尚書》緣何得以傳世。伏生雖為大儒,然去今已遠,史載其事謬誤必多,今厘清諸書訛誤,還歷史以原貌。

伏生;《尚書》;生年;秦博士

經秦焚書坑儒后幸存下來的秦朝遺老促就了西漢儒學之興起,最著名者首推叔孫通、浮丘伯、伏生三人。《尚書》傳授之始祖伏生生平諸事,史載尤略,歷代研究亦甚少。今略考伏生之事,以補史缺。

一、伏生生年考

伏生乃《尚書》學一代宗師,然歷代典籍對其事記載均不甚詳。《史記·儒林傳》載:

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1]3124-3125。

文中稱漢孝文帝派晁錯受《尚書》,此時伏生“九十余”。故欲知伏生之生年,必先考辨晁錯受經為何年。

據《史記》《漢書》載,晁錯受《尚書》乃在文帝時。但亦有學者認為應在景帝時,依據有二:其一,《論衡·正說篇》云:“蓋《尚書》本百篇,孔子以授也,遭秦用李斯之議,燔燒五經,濟南伏生抱百篇藏于山中。孝景帝時,始存《尚書》。伏生已出山中,景帝遣晁錯往從受《尚書》二十余篇。”[2]1123-1124其二,《漢書·晁錯傳》載:“孝文時,……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3]2277。據《漢書·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公元144 年)更名為太常。”[3]726孝文時尚未設“太常”一職,故而推知遣錯受《書》應在景帝時。

據《史記·晁錯傳》,文帝時,劉啟為太子。晁錯“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1]2746足見其極受太子崇信。又《漢書·百官公卿表》:“孝景元年,中大夫晁錯為左內史”。“孝景二年……左內史晁錯為御史大夫。”[3]760-761蔣伯潛先生在《諸子通考》中云:“景帝即位錯為內史,權傾九卿。”[4]281可知早在景帝元年時,晁錯已為權傾朝野之重臣。景帝派如此重臣親去伏生住所授《尚書》,于理不合。晁錯早年曾在文帝時任“掌故”一職,此乃當時奉常之屬官,主掌禮樂制度。如此官職被奉常派去受《尚書》,合情合理。再者,晁錯因“七國之亂”于景帝三年被殺,則其于景帝六年被派往伏生處受《尚書》,絕無可能。至于“太常”與“奉常”之變,概撰表者載錄疏忽所致。《漢書》中這種疏誤不僅一處,如《百官公卿表》:“內史,周官,秦因之……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3]736而列表中卻又有晁錯于景帝元年任“左內史”之辭,景帝二年方設內史一職,何來元年任左內史,故此《漢書·百官公卿表》之誤不應作為晁錯在景帝時受《尚書》之證據;且僅以“太”與“奉”一字之差定論,不免涉武斷之嫌。然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中為何連用兩個“景帝”加以強調?考漢初時政治便可知其中“景”字應為“文”字之訛。漢初,統治者汲取秦亡之教訓,實施自上而下的改革,致使一度占統治地位的法家思想逐漸被黃老思想取代,而曾被秦統治者打擊的儒學卻順應社會需要,迅速崛起,并形成燎原之勢。漢惠帝四年,朝廷解除“挾書律”,提倡整理儒學典籍、廣納賢才,以改善朝政。文帝理所當然地繼承了這種利國之策。據王國維《漢魏博士考》,漢文帝時已設經學博士,故“求能治《尚書》者”,理應在文帝時。又《尚書·周書》中多為周公勸說君主以商亡之教訓為戒、勤政愛民之類文章,正與漢初統治者急切尋求治國之道心理吻合,故求《尚書》之舉不可能拖至景帝時。

《論衡校釋》中亦有:“《史》、《漢》錯傳亦云文帝遣之。此云‘景帝’誤也。《后漢書·翟酺傳》,酺言:文帝始置一經博士。蓋即謂始存《尚書》。《藝文志》序曰:‘孝文時頗登用,孝景不任儒。’充謂景帝始存《尚書》,亦非也。”[2]1124故《正說篇》兩處“景帝”實乃訛誤,而其緣于后人傳抄之訛抑或王氏己誤,則不得而知。其下文中“晁錯傳于兒寬”,與《史記》所載“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兒寬”相異。歷代學者多主從后者,且有翔實依據,不知王氏以何為據稱此說。《正說篇》此段所載舛誤頗多,不可為證。綜上,晁錯受《尚書》應在文帝時,而絕非景帝時。

由上可知,文帝時伏生已90余歲,但具體生年仍不可知,須進一步考證晁錯受《書》之具體年限。《漢書·晁錯傳》載,晁錯受《書》回京后,上書文帝,“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疆,數寇邊,上發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匈奴攻擾狄道,太子家令晁錯上書,是在漢文帝前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可知晁錯受《書》必在此之前,即最晚應在文帝前十年(公元前170年),最早則為文帝前元年(公元前179年)。清代學者陳蜚聲在《伏乘》一書中曾以兩證推得伏生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其中一證即為晁錯受《書》在文帝前十年,并設定此時伏生91歲,進而推得其生年。然詳加考辨,陳氏之說頗可商榷。

其一,陳氏引王益之《西漢年紀》為據。“《西漢年紀》稱錯受《書》在文帝前十年,是文帝前十年先儒(伏生)已九十余歲,縱僅一齡,以歷推之,先儒當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5]2a《西漢年紀·文帝》中有:“十年冬十月,……帝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聞故秦博士……。錯受《尚書》伏生所,……與洛陽宋孟及劉禮同師。”考異曰:“史失其年,按《錯傳》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今載于拜家令之前一年。”[6]120可見即便是《西漢年紀》撰者王益之,也不能完全確定此事究竟發生于何年。陳氏僅以晁錯拜太子家令之時間推測晁錯受《書》發生于文帝前十年,不足信也。且無確鑿旁證,不能成立。

其二,引《續墨客揮犀》等文為證。《伏乘》中稱:

彭乘《續墨客揮犀》載:“梁灝八十二歲,雍熙二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終秘書監,卒年九十余。”瀚(即梁灝)所稱引當指文章欲召先儒之時,先儒適當敷教之日年屆九十,老不能行,則后此之奉詔授《書》度不過次年耳。[5]2a-2b

《容齋四筆·梁狀元八十二歲》載:“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館,卒年三十三。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途夭謝。’又云:‘梁之秀穎,中道而摧。’”[7]776可見,梁灝卒年應為四十二之中年。《宋史·梁灝傳》中雖有“景德元年……六月,(景)暴病卒,年九十二”之語,然《校勘記》中云:“年九十二:《東都事略》卷四十七本傳作‘年四十二’。據洪邁《容齋四筆》卷一四《梁狀元八十二歲》條、俞正燮《癸已存稿》卷八《書宋史梁灝傳后》條考證,皆以‘年九十二’為非。‘九’乃‘四’字之誤。”[8]9881明確指出史文中之訛誤。俞正燮《書宋史梁灝后傳》一文中,更列舉多條駁證:

(一)《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狀元年三十以下數》:“狀元年三十以下者,……梁內翰(灝),張舍人(祥孝),王尚書(優)皆二十三。……”

(二)《宋史》:“灝從王禹偁學。禹偁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當雍熙二年,禹偁年止三十,豈當有七十三八十二之學徒。”

(三)《宋史·方湛傳》中稱湛與灝相善。湛卒年四十一,是年灝亦四十一,年輩相若,人亦相善。《玉壺清話》:“趙昌言、陳象輿、董儼、胡旦俱少年在樞府,梁灝又嘗與趙同幕,五人旦夕會飲,夜分方歸,都人諺曰:‘陳三更,梁半夜(一作董半夜)。以灝及第入仕后少年飲諺言之。

(四)《顥傳》,少孤,而仕歷丁內艱,生母也。在其及第九任后,又顥子固傳,卒于天禧丁巳大禮成后,年三十三,則長子生于乙酉,顥年二十三也。子適傳,卒于熙寧庚戌,年七十,則季子生于咸平辛丑,顥年三十九也。若七十三及第,則七十三生長子,八十九生季子。若八十二及第,則八十二生長子,九十八生季子,不應九十二歲,已先卒矣。[9]231

其后,俞氏又從《宋史》文意方面考查。《梁灝傳》稱:“景德之年,權知開封。灝美風姿,強力少疾,閨門雍睦。”既已是92歲高齡老者,怎能有此一說!故俞氏斷稱:“知本是四十二,俗工淺陋校寫者改‘四’作‘九’。”

以上可謂五條鐵證,條條皆破《續墨客揮犀》所載梁灝“卒年九十余”之說,故“少伏生之八歲”亦不攻自破。足見,陳蜚聲《伏乘》中所謂兩證皆不可信,伏生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之說實屬臆測。綜上所論,晁錯受《書》應于文帝前元年至文帝前十年(公元前179-公元前170)間。又據“時伏生年九十余”,以此推斷,伏生生年應在公元前277年至公元前260年間無疑。

考稽群書,關于伏生卒年均未見載。按陳氏《先儒年表》,以伏生終年未至百歲,遂斷為卒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 )至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 ),此七八年間,然此亦僅為陳氏臆斷之辭,不可盡信。故伏生卒年不可考。

二、伏生受《書》傳說考

今世學者多認為“伏生”乃今文《尚書》最早傳授者。然溯其源流,伏生并非《尚書》撰著者,而是受《書》于他人。陳蜚聲在《伏乘·先儒年表》中引《酉陽雜俎》《洞冥記》為據,以為伏生應師從“李克”(亦稱“季充”)。

段成式《酉陽雜俎》:“季充……,秦博士。伏生十歲就充石室中受《尚書》四代之事”。郭憲《洞冥記》:“李克,……秦博士,門徒萬人。伏生時十歲,就克受《尚書》。”[10]695

“李克”其人史載頗多。《漢書·藝文志·儒家》:“《李克》七篇”。文下注:“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史記·魏世家》:“魏文侯問李克曰:‘先生常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1]1840于“李克”之最早記錄見《呂氏春秋·離俗覽·舉難》:“文侯欲相之而未能決,以問李克。”[11]1310陳奇猷案語稱:“‘李克’原作‘季充’,下同。”畢沅曰:“(季充)乃李克也,因形近而訛。”許維遹曰:“李本、凌本正作‘李克’,《適威篇》、《史記·魏世家》、《韓師外傳》三、《說苑·臣術篇》并同,今據改正。”可知《酉陽雜俎》所著“季充”即為“李克”之訛。《漢書·藝文志·法家》:“《李子》三十二篇”。班固注曰:“名悝,相魏文侯,富國強兵。”《漢書·食貨志》亦稱:“陵夷至于戰國,貴詐力而賤仁誼,先富有而后禮讓。是時,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數,以為地方百里,提封九萬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呂覽·勿躬篇》范耕研注:“(李子)蓋即李克,本書載克與魏文侯問答,知其為一人也。”陳奇猷則認為李克與李子(李悝)非一人。故在此范氏注文下以案語道:

《漢書·藝文志》別有《李克》七篇列在儒家,班固自注云:“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是李悝、李克皆曾為魏文侯之相耳。范氏失考。本篇系法家言,知此李子即李悝也。《李子》三十二篇,《隋志》、《唐志》均不著錄,則亡佚已久。……《韓非子·內儲說上》:“李悝為魏文侯上地之守。”本書《驕恣》載其與魏武侯答問,則李悝至武侯時尚存[11]1080。

由此可知李克與李悝實為分屬儒法兩家之二人。李克為儒家弟子,師從子夏,亦曾為魏文侯相。《史記·六國年表》:“(魏文侯二十年)卜相,李克、翟璜爭。”[1]709則李克在魏為相時應是魏文侯二十年(公元前405年)前后,即便此時其僅二十幾歲,而按《酉陽雜俎》載,伏生授《書》時十歲,按前文所推伏生最早生于公元前277年,十歲即為公元前268 年,期間已隔130余年,故李克受《書》時已一百五六十歲,于情于理均不通。若反向推之,依《洞冥記》所言,李克受《書》時三百歲,此時大致為公元前268年(即伏生十歲),則其在魏文侯時(即公元前405年前后)已為百余歲老者,《史記·魏世家》中,李克推薦魏成子為相,翟璜得知后十分氣憤,曰:“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進也,……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1]1840伏生90余歲時已“老不能行”,何來一位百余歲老翁被薦駐守“中山”?且《洞冥記》以記錄光怪陸離之事著稱,不堪為據。《山東通志·人物志》錄伏生,撰者案語稱:“郭子橫《洞冥記》:‘李克,馮翊人,自言三百歲,……’據此可得伏生師承所。自然稗官雜錄,恐未足信。”[12]4631《群經概論》亦稱:“《洞冥記》不可據信。”后世學者亦稱:“若其(《洞冥記》)中伏生受《尚書》于李克一條,悠謬支離,全乖事實。朱彝尊乃采以入《經義考》,則嗜博貪奇,有失別擇,非著書之體例矣。”而《酉陽雜俎》成書較晚,亦不可盡信。故伏生師從李克而得《尚書》實不足信,其師應另有其人。然諸書無載,考辨不得。

三、伏生為秦博士考

《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而“博士”一詞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如《史記·循吏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戰國策·趙策》:“鄭同北見趙王,趙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公儀休是魯穆公時人,鄭同是魏昭王時人。但此時所稱“博士”是對博學之士的通稱,故又稱“通士”或“達士”。而據學者考證,最晚到戰國末,齊、魏、秦三國都設置了博士官,此時博士己成為參與政議、輔助決策的重臣。《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六年,嬴政與眾臣商討帝王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謹與博士議曰……”[1]236,足見秦統一以前已有博士官。又有:“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此時博士官已有70人,但至今姓名可考者僅有12人,伏生即為其中之一。可知伏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時已為秦博士。陳蜚聲認為伏生乃于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 年)后始為博士,然據前文所考,若伏生最晚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則秦統一時伏生至少40歲,其此前或已精于《尚書》等經文,故亦可能在秦統一之前已為博士官。然無史實可證,故今唯兩說并列。

始皇三十四年,頒布“挾書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1]255可見,此時禁《書》并未包括博士官。既要禁書,又為何允許博士官保留史籍呢?顧頡剛先生解說道:“大約這和官制有關系,除非把博士官取消,就得讓他們去讀點古書,只要他們不敢亂發不合時宜的議論,安心做個皇帝的裝飾品,也就罷了。”[13]60當時的博士官除了要掌通古今,更重要的是參與政議,對軍國大事及帝王之惑提出意見、建議。王國維先生曾提出:“秦博士亦議論典禮政事,與漢制同矣。”[14]176《續漢志》:“博士,掌教弟子,國有疑事,掌承問對。”博士參政議政的制度早在戰國時已有,這是由當時政治決定的。戰國是諸侯割據稱雄時期,各國君主為加強中央集權,紛紛打破世卿世祿制,招賢納士。在名稱繁多的士人中,博士博學強記、通古達今,可以充當君主之參謀或顧問,所以只有博士最適合設置官職。正因如此,博士官一開始出現便具有議政職能,這也決定了博士的藏書職能,因為不掌握豐富的圖書資料即不能博學,不博學則不能“通古今”,從而不能議政、被顧問和制定禮儀。所以要保證博士能夠輔國議政,就必須保證其有書可讀、有論可發。同時,博士之職亦完全因適合秦朝當時國情而設。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空前發展,積累了大量典籍,需要有人掌管整理,博士即為最佳人選。正如顧頡剛先生所言:“那時的博士是掌《詩》、《書》和百家之言的。”如此就不難理解秦朝的“挾書律”為什么要保存博士手中的《詩》《書》了,故博士官伏生家藏《尚書》實屬合法。然《史記·儒林傳》又有:“秦時禁《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既然伏生藏《書》合法,又為何“壁藏之”?竊以為,伏生藏書應在“兵大起”之際,而非禁《書》之時。伏生為躲避兵亂而遠走他鄉,途中若攜帶大批竹簡刻寫的書籍實為不便,故將其藏于壁中。劉起釪在《尚書學史》中道:“由于秦末戰亂,伏生避兵流亡,把自己手里的《書》篇藏在屋壁里,亂定歸來……。”雖然劉先生并未提及藏書具體在何時,但很明顯,他亦認為實乃兵亂才促使伏生藏書避難。

《漢書·高帝紀》:“秦二世元年……九月,項梁與兄子羽起吳。田儋與從弟榮、橫起齊,自立為齊王。”[3]11伏生離鄉背井、逃亡在外應從此年開始。據陳蜚聲所考,伏生在流亡期間應居于距山東陽谷縣東北三十里的宓城集。而待“漢定”,伏生方求其書。《資治通鑒》:“漢四年始定齊地”,故伏生在漢四年后返回鄉里求得《尚書》。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三月解除“挾書律”后,伏氏才得以教《書》于齊魯之間,此時伏生至少已70歲。

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伏生,就沒有漢代經學的《尚書》學,更無所謂今文《尚書》的存在。故后世今文經學家將其與漢武帝時期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相提并論,合稱“董伏”,足見其學術地位之高,不容小覷。

[1]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 黃暉.論衡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5.

[3]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 蔣伯潛.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5] 陳蜚聲.伏乘[M].十笏園叢刊本,1925.

[6] 王益之.西漢年紀[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7] 洪邁.容齋隨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8] 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9] 俞正燮.癸巳存稿[M].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10] 程榮纂.漢魏叢書·別國洞冥記[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11]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M].臺北:華正書局,1985.

[12] 楊士驤.山東通志[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13]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 王國維.觀堂集林·漢魏博士考[M].北京:中華書局,1959.

A Study on the Life Deeds of Fu Sheng Who Was a Scholar in Qin Dynasty

GU Ying

(Institute of Saman Cultur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Fu Sheng was a great master of Confucianism,and also the earliest person who impartedShangshu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 Unfortunately,his life deeds have seldom been seen in historical records,leading to the fact that Fu Sheng was hardly known by later generations. Later,Chen Feisheng,a scholar in Qing Dynasty,carried out a textual research on Fu Sheng and his life deeds. However,the research had many mistakes which need to be corrected. Furthermore,Chen Feisheng inferred erroneously the acceptance time ofShangshuby Chaocuo,so that there were a lot of mistakes in his textual research about Fu Sheng’s birth year. Consequently,all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quoted by Chen Feisheng to confirm the theory that Fu Sheng accepted Shangshu from Li Ke were all incredible. Therefore,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Fu Sheng was unlikely to study with Li K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of Qin Dynasty’s scholar andShangshu,this paper tries to inquiry whyShangshu,a book written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can be handed dow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Fu Sheng was a great Confucian scholar,but his living time was far from us,thus there inevitably exist many mistakes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his deeds. Only by differentiating mistakes can we reveal the truth of history.

Fu Sheng;Shangshu;Birth Year;Scholar in Qin Dynasty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6.026

2015-06-1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4CZW016);長春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師大社科合字[2013]0001號)。

谷穎(1979-),女,吉林東豐人,長春師范大學薩滿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K221

A

1001-6201(2015)06-0135-05

[責任編輯:王亞范]

猜你喜歡
博士
法博士之看牙
制冷博士來幫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冒牌博士
自作聰明的博士蚊
快樂語文(2016年15期)2016-11-07 09:46:39
讀博士的路雖苦,我卻樂此不疲
博士蚊
博士愛瘦羊
勿拿“遣返博士”說事
潤博士問答
科學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 14:39: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91精品国产丝袜| 91欧美在线| 国产91在线|日本|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9re精彩视频| 亚洲第一成网站|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片911|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91在线视频福利|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免费|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高清不卡毛片|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99人体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不卡无码网|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伊人网址在线| 久久91精品牛牛|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综合狠狠| 人人艹人人爽|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久久人体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 日韩黄色在线|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素人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草精品视频|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xxx|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18| 亚洲三级色| 激情视频综合网| 美女国产在线|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