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普通外科 河南鄭州 450000)
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比較
張家明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普通外科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目的比較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膽囊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應用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對照組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1年復發率。結果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1年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內臟損傷小等優點,且可保留膽囊功能,更易被結石患者接受,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膽道鏡;膽囊結石;切除術
膽囊結石是常見肝膽外科疾病,臨床治療以手術為主,包括開放式膽囊切除術、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微創保膽取石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等,后兩種應用最為廣泛[1-2]。為比較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現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80例膽囊結石患者進行觀察,比較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80例符合條件的膽囊結石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齡47~67歲,平均(52. 4±5. 0)歲。12例單發結石,30例多發結石。病程5個月~3 a,平均(1. 4±0. 6)a。對照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45~69歲,平均(52. 6±5. 2)歲。11例單發結石,27例多發結石。病程4個月~3 a,平均(1. 3±0. 7)a。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例、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CT或B超檢查確診,無膽總管結石;②肝膽界面清晰,膽囊壁厚不超過0. 4 cm,膽囊最大收縮率不低于30%;③無急性炎性反應。排除標準:①3個月內有過腹部手術史患者;②依從性較差、不服從分組者。
1.3手術方法①觀察組應用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于臍上穿孔并建立氣腹,壓力在12~14 mm Hg,經穿刺處將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鏡以探查患者膽囊明確炎癥、膽囊壁無增厚等情況,之后定位膽囊體表投影,于投影處進行穿刺并再次將10 mm Trocar置入,利用腹腔鏡抓鉗將膽囊底部提出,于底部作1. 0 cm左右切口后置入膽道鏡,內鏡直視下將膽囊結石取出。②對照組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于患者右肋緣下作1. 5~2. 5 cm切口,于底部作1. 0 cm左右切口后置入纖維膽道鏡明確膽囊結石及黏膜情況,根據結石大小確定取石方法。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1 a的隨訪,1 a后比較兩組復發情況。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 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兩組肛門排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的比較(±s)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肛門排氣時間/d 住院時間/d觀察組42 18.7±4.0 12.2±2.4 3.9±0.9對照組 38 50.8±5.6 13.0±2.8 6.2±1.1 t 29.712 1.376 10.274 P 0.000 0.173 0.000
2.2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及1年復發率觀察組結石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 05)。觀察組2例切口感染,對照組3例膽漏,2例切口感染,2例膽道出血,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 05)。觀察組1年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2。
保膽取石技術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獲得較大進步,從最初的老式“保膽取石”術發展到體外震波碎石、經皮膽囊鏡保膽取石術、微創纖維膽道鏡保膽取石術。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是最新膽囊結石手術方法[3-4],同時應用纖維膽道鏡和腹腔鏡。
本次研究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后者術中出血量更低、住院時間更短,同時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1年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優勢明顯。原因在于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可于內鏡直視下觀察膽囊形態及周圍組織并取出結石[5-6],更好保護膽囊完整性及其功能,進一步減輕手術對內臟造成的損傷[7],患者恢復速度因此得以加快,同時并發癥減少[8]。再者,膽囊結石患者以多發為主[9],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手術范圍更廣,因此在徹底清除結石方面優勢得到凸顯[10]。在復發率方面,國內相關研究所得復發率在2%~10%[11],本次研究觀察組無患者復發,與以上研究結論存在一定差異,推測可能與手術適應證、隨訪時間長短、術者操作經驗及術后消炎利膽片的定期服用等因素有關[12-13]。
綜上所述,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輔助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內臟損傷小等優點,且可保留患者膽囊功能,更易被結石患者接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錦新,韓偉,陳海,等.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對比[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3): 303-305.
[2]石玉寶,劉斌,魯蓓,等.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影響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4): 609-611.
[3]褚延魁,魯建國,高德明,等.微創保膽取石手術應思考的幾個問題[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2): 184-186.
[4]柳化源.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手術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14): 68-69,78.
[5]袁志林,王博,楊新民,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應用[J].河北醫學,2013,19(11): 1680-1682.
[6]彭健,張陽德,劉波,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附56例病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9,15(8): 856-858.
[7]駱助林,田伏洲,任建東,等.微創保膽取石術后并發癥分析及長期療效觀察[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3): 271-272.
[8]榮萬水,劉京山,曾慶敏,等.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與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20(3): 273-275.
[9]鄒浩,朱紅,張小文,等.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微創治療方式的選擇[J].廣東醫學,2011,32(10): 1319-1321.
[10]黎穎.經腹腔鏡逆行、次全膽囊切除術治療復雜膽囊結石對比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2): 70-71.
[11]劉俊,裘正軍,黃克儉,等.三鏡聯合在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治療中的應用[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9,21(1): 43-45.
[12]周新紅,胡明道,黃明,等.LC聯合EST與LC聯合LCBDE治療膽囊結石并膽總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2,24(3): 192-194.
[13]侯寶華,崔鵬,陳盛,等.不同微創方法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23): 3887-3889.
(收稿日期:2015-02-1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6.029
【中圖分類號】R 6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