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平 內蒙古商都縣農牧業局 013400
北方地區肉羊生產的關鍵環節
溫建平內蒙古商都縣農牧業局013400
肉羊飼養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養殖技術,需要從品種、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等方面科學把握。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認為北方地區肉羊生產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鑒于本地區飼養肉羊品種雜、生長慢和效益低的現狀,商都縣近年來陸續引進了小尾寒羊和無角多賽特等優良種公羊與本地母羊進行雜交改良,明顯提高了本地羊的肉用品質,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在半舍飼半放牧或全舍飼的飼養方式逐步取代了傳統放牧方式。舍飼可以明顯減少由于放牧而造成的營養無效消耗,提高飼料的利用轉化效率,使飼草料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畜產品,提高經濟效益。青貯飼料、微貯飼料和干秸稈飼料等通過機體的有機轉化,使飼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農區肉羊產業區要突出抓好基礎母羊的繁育工作,以現有主養品種(二寒羊)為母本,利用現有的各種良種肉用種公羊為父本,依托人工授精配種站(點)采取同期發情、人工授精、羔羊早期斷乳和羔羊舍飼育肥技術,大規模開展雜交改良配種和肥羔生產,推動2年3胎,提高繁殖成活率,加快繁殖速度,增加農區飼養量,實現農區肉羊業的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商都縣冬夏溫差極大,自然溫度與肉羊適宜生長溫度相差很大,傳統的敞圈飼養方式不適于肉羊快速育肥,肉羊生產者必須建立牢固的飼草料生產基地,積極發展全價配合飼料工業,按照營養需要進行標準化飼養。加強棚圈建設,根據不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為羊群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坐北朝南的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羊舍很適宜肉羊生長。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北方地區要大力推廣塑料暖棚養羊技術。
北方地區的飼草主要來源于天然草原、人工草地、林間草場、飼用作物、農作物秸稈,以及農副產品的可飼用原料。單一飼料不能滿足肉羊生長各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利于羊只的快速生長。因此必須根據肉羊的不同生長階段配制不同的配合飼料。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使用配合飼料能夠明顯促進肉羊的快速生長,達到提早出欄的目的。
以科學管理取代粗放管理,建立科學有序的飼喂制度,做好檔案記錄。建立嚴格的衛生制度,定期對羊舍及運動場清掃和消毒。定期驅蟲,針對本地區羊體內外寄生蟲的發病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每年進行羊快疫和羊痘等傳染病的免疫接種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建立行之有效的防疫制度,對發生疫病的羊只及時隔離,必要時進行撲殺等無害化處理。對羊群定期檢疫,對新引進的羊只隔離飼養15~30天,確認健康無病時方可混群飼養。康,從而降低和防止消化道疾病和四肢疾病、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4)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養殖場的消毒措施和設施要規范,消毒要嚴格,才能有效降低場內外疾病相互傳播的概率。保證消毒池消毒藥水的有效濃度,才能有好的預防效果。夏秋季應定時殺滅蚊、蠅,預防蟲媒病發生。按時接種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定期對牛群進行疫苗預防注射,提高牛群抗病能力。對某些危害大的傳染病如口蹄疫、炭疽、牛出敗和流行熱等必須預防接種。做好疾病的控制,防止擴散。
疾病是動物內在或外界致病因素作用產生的損傷與抗損傷的過程。疾病流行與發生取決于機體、病因(包括環境因素的不利影響)和傳播途徑三個必要條件。因此,良好的防制疾病的方法是提高牛群抵抗力,嚴格消毒,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
參考文獻:
[1]楊浩珍,吳天梅,黃曉鳳等.豐都縣肉牛養殖適度規模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354-355.
[2]陳陽.蒙城肉牛養殖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09(9):19-20.
[3]范光建,張忠宇.皖北農村畜禽散養及小規模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5):331,335.
[4]宋恩亮,吳乃科.規模化肉牛場防疫規程[J].黃牛雜志, 2002,28(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