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勝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輝蘇木南輝畜牧獸醫站 021100
鄔志華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巴彥托海鎮畜牧獸醫站 021100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由于冬季時間長、氣溫低,羊在冬季出現負增長。為了提高養畜戶的經濟效益,發展高產、低耗、高效的養羊業,推動杜泊羊雜交改良進程,規范雜交羊的飼養管理,全面提高肉羊養殖技術水平,筆者現將呼倫貝爾地區飼養管理技術操作規程介紹如下,供廣大養殖者參考。
從杜泊羊與當地羊的雜交效果觀察,當地羊常年發情,情期受胎率為80%,產羔率達90%,斷奶成活率為94%。雜交羊頭大、額寬、耳扁寬大而下垂,四肢粗壯,體型結構緊湊,覓食性和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平均日增重200g,平均出生重3kg 以上,10月齡屠宰率50%。
羔羊的初配年齡為8~10月齡,體重達到成年母羊體重的70%。母羊的發情鑒定包括外部觀察和公羊試情。母羊的發情特征為興奮不安,食欲減退,外陰部充血腫脹、濕潤,流有粘液,頻繁排尿,強烈擺尾,鳴叫。給試情公羊腹下系一塊40×35cm 的試情布,將試情公羊放入羊群內試情0.5 小時左右,早晚各1 次,以母羊接受爬跨為準。
母羊發情后24~36 小時配種,間隔6~8 小時復配1 次,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對母羊在配種前10~15天進行短期優飼,有利于提高受胎率。膘情要求達到中等以上,不宜過肥或過瘦。
妊娠前、中期由于胎兒生長比較緩慢,要求的營養物質少。日糧標準為玉米60%、棉餅37%、骨粉2%、鹽1%,青綠多汁飼料1kg。
妊娠后期的營養需求較高,日糧標準為精飼料和苜蓿草各0.5kg,優質干草和青綠多汁飼料各1~1.5kg,適量添加維生素與礦物質添加劑。妊娠后期應當適當加強羊的運動,增強體質,以利于產羔。防止羊因頂撞、擠壓等造成流產。通常情況下懷孕母羊不能進行驅蟲和防疫。
母羊的妊娠期為146~156天。在母羊產羔前1周將產房打掃干凈并消毒,準備好新鮮墊草、水盆、毛巾、碘酒和消毒液等用品。臨產前母羊起臥不定,前肢扒墊草,尾根兩側凹下、松弛。羊膜破裂后,母羊陰部會有長線狀分泌物流出,并懸垂著。羔羊如果在1 小時內出現先露部位,一般能順利產出。如果出現異常胎位或難產應進行人工助產。胎兒產出后先用毛巾擦干鼻腔中的粘液,距羔羊腹部2~3cm處斷臍,臍帶端頭涂抹碘酒。如果臍帶流血不止,可用消毒的手術線結扎。
羔羊出生后要及早喂足初乳,冬季做好保溫工作。7~10日齡開始補料,訓練羔羊采食青綠多汁飼料。發育正常的羔羊通常在2.5~3月齡斷奶。
羔羊斷奶15天飼喂配合飼料,玉米60%、棉餅37%、骨粉2%和鹽1%,新鮮青綠多汁飼料適量。
在飼喂氨化飼草過渡期健胃驅蟲,可選丙硫脒唑8mg/kg 體重飼喂。青草季節進行1~3 個月的放牧育肥,后期利用高精飼料進行1 個月的舍飼催肥。育成羊在5月齡注射羊O 型口蹄疫疫苗2mL/只,6月齡注射羊三聯及羊痘疫苗1mL/只。圈舍每個月消毒1 次,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