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順 王慶澤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農業畜牧水產局 064000
大型散放牧場后備牛的繁殖工作
王志順王慶澤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農業畜牧水產局064000
后備牛繁殖工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牧場一年的新投產數。牧場每年有一定的淘汰率,所以隨時需要補充新的后備牛來維持正常的群體結構。后備牛產下頭胎牛后,產奶量維持在高峰的持續力較強,投產后的1~3胎是牧場賺錢的黃金期,能夠帶來不可忽視的經濟效益。
(1)工作繁雜,效率有待提高。因牛只不固定,工作量大時只能趁牛吃料時在牛頸枷上,干活時間短。由于發料的時機限制,只能等發好料之后再干其他活,無法彈性安排工作。比如上午8點發料,8點之前不在牛頸枷上,后備牛容易受驚,工作效率極低。因牧場較大,棚與棚和棚與操作室之間的距離比較大,需要來回跑動的時間較多,所以準備工作要做到位,否則會耽誤不少時間。也因群體較大,找牛費時費力,時常找不著牛。
(2)注意牛的暗發情。有的牛暗發情和發情不明顯,不易察覺。在散放牧場觀察粘液比較困難,尤其是后備牛不容易看到粘液。牛只不固定,隨時都能發情,一旦暗發情或者發情不明顯就容易錯過配種時機。夏季天氣悶熱,牛只習慣到涼快的地方待著,就會涌向上風頭簇擁在一起,能觀察到發情的牛只比平時偏少。
(3)觀察牛只發情,看爬跨相對容易。因為牛只散養,活動自由,一旦發情明顯就容易觀察到爬跨。有經驗的人工授精員會從尾根部的爬跨痕跡來檢出發情牛。用在尾根部涂抹顏料等方法檢驗爬痕更明顯有效。現在有些大型散放牧場給后備牛安裝了計步器,發情檢出率大幅度提高,這是拴養牧場無法比擬的。
(1)觀察發情時間。每天觀察發情次數4~6次,上午吃料前看爬跨,吃料時看爬痕、出血和陰戶,中午牛躺下時觀察粘液、出血及流產情況等,下午在牛吃料前、吃料時及下班前牛躺下時觀察,內容同上午。吃料時觀察爬痕,見到出血再做直腸檢查確定。散放牧養的特點就是牛隨時都有可能發情,所以要隨時仔細觀察。
(2)做好發情鑒定。嚴格做好后備牛的發情鑒定。后備牛初次配種時,先查看發情記錄,確定是否初次發情,如果是初次發情要暫停一情期,否則容易導致難配。注意返情周期異常的牛,尤其是胚胎移植的牛返情時更要慎重,如果出現粘液不干凈癥狀,最好暫停一情期。發情鑒定要從爬跨、粘液、子宮收縮及卵泡發育程度綜合判斷,如無粘液、無卵泡或卵泡不明顯,最好不配。
(3)適時配種。上午觀察到發情,下午配種;下午2點以前發情,最好晚上配種。如果是性控精液還是晚上配種好,尤其是散放牧場需要克服困難做到這一點;下午發情,第二天早上配種。后備牛的發情過程相比成年牛短,配種宜早不宜遲,最好在觀察到發情的8~10小時內配種。延期配種,特別是下午2點以前發情的,第二天早晨配種,時間相差近20小時,此時可能牛已經排卵或接近排卵,最好不要配種,受胎率極低。
(4)做好孕檢工作。后備牛的子宮觸感明顯,配種后40天基本就能確診有胎,所以要及時進行孕檢來縮短空懷天數。月底報孕前再復查一遍,防止把胚胎死亡的牛報孕。產前孕檢也不容忽視,散放牧場流產容易遺漏,特別是孕齡較小的牛更是如此。對于有習慣性流產的牛應多檢查幾次,并做好相應的保胎工作。
(5)及時更新資料,做好繁殖數據的保存工作。做好繁殖數據保存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全面掌控好牛只的繁殖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后備牛的日常記錄有發情記錄、配種記錄、孕檢記錄、流產記錄、直腸檢查記錄和治療記錄等。記錄要及時、準確、詳細,做好全面的繁殖監控。
(6)奶牛場最大的支出之一是飼料成本,牧場規模越大,成本則越高。因為后備牛在第一個泌乳期開始前不會對投資產生回報,所以做好后備牛的繁殖工作,縮短后備牛的投產月齡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有益于牧場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