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黑龍江省雙城市畜牧獸醫局 150100
牛羊前胃弛緩的防治
韓冰黑龍江省雙城市畜牧獸醫局150100
近年來牛羊的飼養數量急劇上升,這種形勢在給我國的畜牧業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要研究出適合牛羊生長的飼料品種和飼養方式,還要不斷地對牛羊常發病進行研究,從而能夠有效降低牛羊疾病的發病率,減少經濟損失。牛羊前胃弛緩是牛羊的前胃興奮性和收縮能力下降,從而導致消化代謝機能出現問題的疾病。臨床表現為食欲、反芻和噯氣不正常,胃蠕動減弱或停止,不及時治療會繼發酸中毒,導致牛、羊消化機能紊亂的疾病。該病是牛羊的常發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因此,畜牧養殖人員應該著力研究牛羊出現前胃弛緩的病因,從而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牛羊前胃弛緩的發病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原發性前胃弛緩,主要是由于牛羊的飼養管理出現問題而導致。比如飼喂的飼草料太粗硬或者飼喂過量,導致牛羊消化不良;飼草料長期保持單一品種,使得牛羊的腸胃得不到很好的刺激;飼草料營養搭配不均,牛羊體內缺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都是導致牛羊前胃弛緩疾病發生的原因。另一種為繼發性前胃弛緩,是指牛羊在患有其他疾病(如創傷性網胃炎等)的同時,滋生出來的前胃弛緩病癥。
牛羊前胃弛緩的癥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癥狀表現為牛羊的精神極度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廢絕,反芻無力或停止,呼出的氣體帶有難聞的酸臭味,同時伴有排便困難、排便次數少和所排糞便呈干燥堅硬的球狀。慢性前胃弛緩的表現沒有急性病癥明顯,但是通過仔細觀察也能辨別出來。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牛羊有一定的食欲,但是采食量減少,腹部呈蜷縮狀,排出的糞便有惡臭味,形狀似泥土且水狀物較多。無論是慢性癥狀還是急性癥狀都有賴于飼養人員的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同時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癥治療,才能做到藥到病除,有效減輕因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診斷時首先要觀察牛羊的病癥。除了精神不振、食量減少等病癥外,還要觀察瘤胃的變化。例如瘤胃虛脹,用手觸碰患病奶牛的胃,感覺像未發酵的生面團。同時在做診斷時,還應對瘤胃液或內容物進行pH值測試,如果患病牛羊的pH低于5.0,那么該牛羊很可能患有前胃弛緩疾病,要通過聽診和其他方面的仔細觀察加以確定。患有前胃弛緩的牛羊用聽診器聽其瘤胃,會很明顯地發現牛羊瘤胃蠕動比正常狀態下弱得多,患有深度前胃弛緩的牛羊瘤胃蠕動甚至會停止。綜上所述,對患病的牛羊進行確診時,首先要觀察其臨床病癥,再測其瘤胃液或內容物的pH,加之聽診,從而進行綜合考量后才能確診,進而對其進行治療。
防治牛羊前胃弛緩必須要遵循治療原則,從根本上完善和優化牛羊的飼養管理措施,從而有效調節和提高牛羊腸胃的內部環境,恢復前胃原有的機能。
(1)從發病的原發性原因著手,消除病因,緩解病狀。原則是緩瀉、止酵和興奮瘤胃的蠕動,可采用饑餓療法。對于大病初愈的牛羊1~2天內不飼喂飼草飼料,盡量使其將胃內的殘留飼料消化完全。每天人工按摩瘤胃數次,每次10~20分鐘。1~2天后飼喂,要選擇既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的多汁飼料。
(2)治療可選擇25%葡萄糖溶液1000mL靜脈注射,或者選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mL、40%烏洛托品溶液20~40mL和20%的安鈉咖注射液10mL,靜脈注射。
(3)中醫治療以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為治則,牛宜用四君子湯加味,方為大棗200g,黨參100g,白術、炙茯苓各75g,黃芪、當歸各50g,陳皮40g,甘草25g,煎水去渣內服,每天1劑,連用2~3劑。也可以用紅糖和生姜輔助治療。方法是生姜200g攪碎,用紅糖250g兌開水沖飲,可以很好地起到驅寒和暖胃的作用,對于牛羊前胃弛緩疾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