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燕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466000
趙高峰 河南省周口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66000
隨著畜牧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生豬的疾病逐漸表現出多發態勢,其中混合感染疾病逐漸成為主要流行疾病之一,對生豬的健康生長和肉質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做好生豬混合感染疾病的防治工作,無論對畜牧養殖者的切身利益,還是對市場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豬常見混合感染疾病的臨床癥狀、診斷依據和預防措施進行分析與介紹,并且提出若干防治策略及建議,供廣大養殖者及業界同行參考借鑒。
(1)發病原因。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多次從歐美地區引進優質生豬品種,而這些優質生豬品種身上攜帶有呼吸系統綜合癥疾病,以致于該疾病在國內部分養殖場發生和擴散,地方的生豬也容易感染該疾病。
(2)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分析。豬瘟與呼吸系統綜合癥的混合感染也稱之為藍耳病,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豬皮毛粗燥雜亂,皮膚充血、發紺,呈藍紫色;患豬精神沉郁,呼吸急促,站立不穩,嗜臥,部分豬排黃色黏稠的油狀稀糞,高熱達41~42℃;耳朵、腹部和尾根等處呈現紫青色;母豬流產率較高,死胎率約30%;體內多處臟器出血性梗死,腸道出現大量出血病變。
(3)針對豬瘟與呼吸系統綜合癥混合感染病的有效防治策略分析。首先應將病豬與健康豬隔離開,對健康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 頭份/只,有條件的可同時免疫藍耳病。其次,對有輕微癥狀的生豬應用抗菌藥物治療,例如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以及氟苯尼考等,從而有效控制疾病的進一步蔓延。對于呼吸困難的豬使用止咳平喘藥物,如麻黃堿、氨茶堿和腎上腺素等。對于高燒高熱的病豬使用退燒藥物治療,如安痛定和氨基比林等,這些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減低生豬的死亡率。在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配合使用甘草合劑以提升豬的免疫力而實現控制藍耳病的目的。該病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只能用其控制或治療并發感染。可配合使用豬轉移因子、免疫球蛋白和高免血清等廣譜抗病毒的生物制劑進行治療。
豬混合感染豬瘟和弓形體后,臨床癥狀與豬藍耳病和附紅細胞病十分相似,容易引起誤診誤治,延誤最佳治療時機,使養殖戶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該仔細進行區分診治。
(1)發病原因。生豬遭受豬瘟病毒侵襲后免疫力遭到破壞,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細菌侵害。而弓形體病對抗生素有著較強的抵制力,加之生豬的養殖環境較差,致使生豬易患豬瘟與豬弓形體病混合感染病。
(2)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分析。患有豬瘟與豬弓形體病混合感染的病豬,臨床上以口吐白沫、腹瀉痢疾和呼吸困難為特征。病情嚴重時,病豬全身皮膚發紅,有的有出血點,耳部、腹下、四肢和胸膜處充血、出血,呈現紫色的淤血斑,母豬流產,疾病后期常導致四肢癱瘓。
(3)豬瘟與豬弓形體病混合感染病的有效防治策略。首先要提高生豬的免疫力,在感染其他病原體之前,對生豬適量給予抗生素預防,同時注射藍耳病疫苗,能夠達到有效預防的目的。當生豬患該疾病后,要立即將其與健康豬隔離開來,根據患病程度進行分類處理,有治療價值的給予藥物和疫苗治療,進而實現控制該疾病的目的,有效降低生豬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本文將生豬常見混合感染疾病的臨床癥狀和診斷依據進行了分析與介紹,并且針對豬常見混合感染疾病提出了相應的防治策略,以期達到控制生豬疾病、提高生豬養殖效益的目的。另外,筆者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相關專業人員和畜牧養殖者提供參考,為廣大消費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