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松 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草壩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61101
為了適應廣大消費者對畜禽產品多元化結構的需求,確保禽類產品質量與消費安全,蒙自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找準突破口,以強化畜禽產品安全監管為主線,以提高畜禽產品衛生質量為重點,以確保消費安全為核心,緊扣衛生安全這一主題,從加強活禽經營與屠宰加工環節的檢疫監管入手,強化活禽及其產品檢疫監管,首先在蒙自城區推行家禽的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
為了加強蒙自城區活禽及其產品經營(包括屠宰、加工)的檢疫監管,確保禽類產品衛生質量與消費安全,規范市場秩序,自2006年以來,蒙自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人員對蒙自市城區主要農貿市場的活禽交易、禽類產品經營及禽類屠宰加工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據調查,截至2013年12月底,城區9 個主要農貿市場有活禽批發、零售經營戶46 戶,日均銷售活禽6500~9500 只;禽蛋經營戶37 戶,日均銷售禽蛋100~200 箱(360 枚/箱);冷凍分割禽肉產品經營戶5 戶,年均銷售冷凍分割禽類產品200~300 余噸;活禽屠宰加工經營點45 個,日均屠宰活禽5000~7000 只。市場銷售的禽類及其產品40%左右來自市內各規模養禽場戶和鄉鎮集貿市場,60%來自省內縣市及省外的廣西等地,冷凍分割禽肉主要來自昆明冷凍食品廠。上市經營的活禽及其產品無檢疫合格證明的現象普遍存在,屠宰點屠宰的家禽均未經檢疫,存在極大的消費安全隱患。一是活禽來源渠道復雜,銷售市場分散,準入制度難以實施;二是市場管理不規范,經營秩序混亂,環境衛生條件差;三是禽類屠宰加工點多面廣,設施簡陋,加工手段落后,環境污染嚴重;四是檢疫部門技術力量嚴重不足,開展禽類及其產品檢疫監管工作無法有效實施;五是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不到位,聯合監管機制難以形成。
(1)引資建廠,確保家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的有效實施。2013年5月,市農業局組織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文瀾鎮畜牧獸醫站及紅河新世紀牧業發展中心等部門有關人員先后赴山東省的青島、濰坊、諸城和省內的昆明、普洱等地就家禽屠宰及檢疫管理工作進行考察學習。在學習和考察外地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本市實際,以招商引資的形式,引入紅河新世紀牧業發展中心在我市投資建成全州第一個禽類定點屠宰廠。該廠總投資480 萬元,設計年單班生產能力600 萬只,并于2013年8月正式投產。
(2)建章立制,確保白條禽上市制度的順利實施。自2013年8月以來,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加強城區活禽及其產品檢疫監管,嚴格實行查物驗證制度,加強對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從業人員的培訓,以增強經營戶依法、守法經營意識。同時,印發《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知識》6000 份、《家禽屠宰檢疫監管宣傳資料》10000 冊、《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活禽經營市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辦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的最新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資料15000 份,向廣大消費者宣傳畜產品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消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為推行白條禽上市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有效開展檢疫工作,形成全省一盤棋監管格局。自2013年8月實施活禽及其產品準入制和家禽定點屠宰以來,文瀾鎮畜牧獸醫站駐廠檢疫員全天24 小時受理檢疫申報,嚴格實施檢疫,對合格家禽及其產品加施檢疫合格標識,確保城區活禽及其產品消費安全。截至2014年9月底,文瀾獸醫站共訂購活禽檢疫合格標識(腳環)65 萬個,檢疫活禽45 萬羽,使用標識45 萬個;訂購白條禽檢疫合格標識15 萬個,檢疫白條禽6.6 萬只,使用標識6.6 萬個。
(4)強化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違法經營行為。自實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以來,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聯合文瀾鎮畜牧獸醫站,加強禽類屠宰和禽產品經營市場的監管,同時配合食藥監管等相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活禽及其產品經營市場與活禽屠宰點的監督檢查,規范活禽及其產品市場經營秩序,督促和指導經營戶建立活禽及其產品購銷臺賬,建立禽類產品可追溯制度,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經過1年多的努力,我市家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的實施基本正常,取得了可喜成績,積累了可貴的經驗。一是規范了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市場和禽類屠宰加工秩序。通過家禽的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的實施,使屠宰加工場所和活禽及其產品經營市場臟亂差等狀況得到了改善。二是建立臺賬管理,實施活禽及其產品經營的可追溯管理制度。指導經營戶建立活禽及其產品購銷臺賬,對所經營的每批活禽及其產品的來源、購入數量、檢疫持證、銷往地等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建立可追溯制度。三是強化家禽屠宰、活禽及其產品經營市場監管。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與文瀾鎮畜牧獸醫站共同配合組成檢查小組,對文瀾鎮轄區內的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市場和禽類屠宰加工點進行清理整頓,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實施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同時加強與食藥監管等部門配合,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使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市場、活禽屠宰加工點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好轉,保障了禽類及其產品的質量和消費安全。
目前,我市活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不規范,幾乎所有農貿市場均有活禽及其產品銷售,而多數市場未設禽類及其產品的專營區,與蔬菜、水果和其他農產品混雜銷售,市場臟亂差現象十分突出,給檢疫和消毒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013年8月以來,我市率先在全州第一家推行定點屠宰、集中檢疫,白條禽上市制度,雖然建立了家禽定點屠宰廠,但經過1年多的努力仍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主要原因:一是《蒙自市家禽屠宰管理辦法》雖兩度舉行聽證,終因無上位法而未能出臺,致使私設的禽類屠宰加工點不但未能取締,反而有增加的趨勢。二是準入制度實施困難。由于周邊縣市沒有推行家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外市縣調入的活禽及其產品無證、無標情況仍然存在,給查物驗證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三是廣大市民消費觀念一時難以轉變,白條禽局面難以打開。
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各職能部門未能形成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機制,有時還出現推諉扯皮現象,監管工作難以實施到位。
要保障禽類及其產品的消費安全,必須建立和規范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專業市場,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方便群眾和有利于疫病防控的原則,建議市政府分別在新、老城區規劃建設1~2 個集禽類及其產品經營專業市場,取締現有城區各農貿市場內不規范的禽類及其產品交易和屠宰加工點,全面規范市場秩序。
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蒙自市家禽屠宰管理辦法》,為家禽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白條禽上市制度的順利實施提供法律支持。
農業、食藥、工商和衛生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履行職責,同時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搞好禽類及其產品專業市場的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和經營行為。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尤其要加強對禽類及其產品的檢疫、市場消毒等監管工作,嚴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確保禽類及其產品的質量安全。
強化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管理,成立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增加人員編制,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檢疫、監督執法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建立畜禽產品長效監管機制,保證各項措施的落實。
為加快禽類及其產品交易專業市場建設,各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籌措資金,建議由市政府統籌規劃,政府以協調土地或貼息貸款等形式投入,引進投資商或個體老板來投資建設。加快家禽白條禽上市制度的實施進程,市政府要從人力、裝備和資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完善檢疫執法設施設備,確保禽類及其產品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