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孫家寬
“鼓樓區鄭汴路小王屯村多戶居民停電,原因不明。”7月20日16時46分,開封供電公司配電搶修一班值班員張萬秋的手持“PAD”鈴聲突然響起,他趕緊叫上兩名同事,驅車趕往現場。
路上,張萬秋撥通了報修故障的彭先生的手機,了解現場基本情況。到達現場后,張萬秋打開“PAD”,點擊“到達現場”。經現場勘察了解,停電是因為一輛維修道路的施工車輛將低壓電線掛斷。搶修人員立即搶修,故障排除,居民用電恢復正常。張萬秋在“PAD”工單欄故障原因處輸入“外力破壞,斷線”,然后點擊“完成任務”,整個搶修過程十分順利。
“這‘PAD’依靠專用通信網絡和公司配網智能搶修指揮平臺連通,我們能隨時隨地接受工單,并且能夠直觀地查看搶修信息,不像以前電話聯系時,有的信息說不準確。”張萬秋說。
“不僅如此,由于能夠通過手持‘PAD’實時掌握搶修進度,并可以完成所有信息登記,避免了中途折返等中間環節,我們可以在故障高峰期更加合理地調配搶修資源。該系統投運后,我們戶表故障搶修時間縮短近25%。”開封公司配電搶修指揮班班長丁在東介紹說。
目前,在“互聯網+”浪潮之下,為了提升電網運維水平,開封公司積極擁抱時代,為電網運檢插上“互聯網+”的“智慧翅膀”。
“馬組長,220千伏前尤線149號桿塔下面有幾輛大型鏟車和大貨車正在進行挖沙裝運施工作業,極易撞到輸電桿,你們小組趕緊去現場處理!”
“好的,我們正好在附近清障,馬上趕過去。”
…… ……
7月12日上午,開封公司輸電運檢室技術員賀立超在輸電防外破視頻監控室監控值班時,從電腦監控畫面中發現,位于杞縣境內的220千伏前尤線149號桿塔旁,有大型施工車輛在違章作業,情況危急。賀立超立即撥通輸電運維班第三維護組組長馬建新的手機,告知險情。
約15分鐘后,賀立超從監控畫面上看到馬建新帶著兩名小組成員來到前尤線149號桿塔下面,與那幾輛大型施工車輛的司機交談,隨后,施工車輛駛離了現場。看到一場可能造成線路跳閘和人員傷亡的事故避免了,賀立超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開封電網現有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100多千米,遍布全市,點多面廣。為了有效防控外力破壞,開封公司去年5月建成了輸電防外破視頻監控系統,一旦有危害輸電線路的情況發生,工作人員能夠通過視頻監控及時發現,通知就近的輸電運維人員趕赴現場處理。
“防外破視頻監控系統投運一年多來,發現并緊急處理了線下施工等外力破壞險情27起。”開封公司輸電運檢室主管牛子斌說。
除了利用手持“PAD”、遠程視頻監控,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也成為開封公司運維人員的智能“小幫手”。
7月11日,開封公司變電檢修保護二班工作負責人楊超男來到220千伏麗景智能變電站進行保護裝置定期校驗工作,她發現一處保護裝置動作后會一直彈出告警信息,無法消除。楊超男馬上與設備廠家技術人員李工聯系,李工提出需要看一下裝置內的報文才能進行下一步分析。楊超男立刻用手機拍下報文,通過微信傳到李工手機上,20分鐘后,李工將故障原因分析和處理方法通過微信進行了反饋,故障迅速排除。
“如果讓廠家技術人員來現場處理,來回路上就得一天,就要延長停電時間。”楊超男說。
目前,微信工作平臺因即時、快速、便捷等特點,已逐漸成為開封公司運維檢修人員日常安全要點提醒、現場缺陷判別、快速檢修處理、實時監督稽查、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