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瑩,梁迎東,楊華甫,田富明,藍 海
(大理大學藥學與化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普洱茶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多年生、常綠、大葉種喬木,處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北緣及東南亞熱帶地區(qū)。原產于我國云南省的西雙版納、思茅等地。普洱茶因為生產繁榮而產地也不斷在擴大,除了以上提到的西雙版納、思茅這兩地州外,昆明、臨滄、大理、玉溪、紅河、德宏等地也逐漸成為普洱茶的產地〔1〕。普洱茶中含有的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殺菌消毒健牙護齒的作用。湖南醫(yī)科大學曹進教授通過普洱健齒茶進行抑制變形球菌附著能力試驗,從中發(fā)現普洱茶確實具有抗菌斑形成的作用〔2〕。但目前用顯微硬度儀測試普洱茶對牙釉質再礦化作用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齲病(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是人類常見的多發(fā)病之一,WHO 將齲病列在癌癥和心血管病之后,居危害人類疾病的第三位〔3〕。變異鏈球菌是口腔主要的致齲菌之一,變異鏈球菌在齲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黏附于牙面生長繁殖,形成牙菌斑,生長代謝并產酸,使牙釉質脫礦。20 世紀80 年代,因為再礦化現象的發(fā)現,人們也漸漸開始認識到齲病病變實際上是一個脫礦與再礦化的交替變化的過程〔4〕。
本實驗通過對再礦化前后離體牛切牙進行顯微硬度測定,比較普洱生茶、熟茶對牙釉質再礦化的影響,為普洱茶的進一步利用與開發(fā)提供一定的實驗依據。
1.1 儀器設備電子天平(波特樂-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303-A-I 型熱點恒溫培養(yǎng)箱(蕭山永發(fā)電器有限公司)、ZXQ-1全自動金相鑲嵌機(上海維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YMP-2B 金相試樣磨拋機(蘇州歐卡精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402MVD型全自動轉塔數顯顯微硬度儀(依工測試測量儀器上海有限公司)、PHS-25 數字酸度計(上海鵬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Y5200D超聲波清洗器(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試劑材料脫礦液(2.2 mmol/L CaCl2、2.2 mmol/L NaH2PO4、0.05 mol/L CH3COOH pH=4.0);再礦化液(1.5 mmol/L CaCl2、0.09 mmol/L NaH2PO4、0.15 mol/L KCl);人工唾液(5.880 g/L NaHCO3、5.580 g/L Na2HPO4、0.340 g/L KCl、0.360 g/L MgCl2、0.282 g/L NaCl pH=5.6);NaF溶液(20 mg/mL);0.9%生理鹽水。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普洱生茶、熟茶均購于大理沃爾瑪超市,由普洱市圣普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的圣邦普洱茶禮盒,2011年5月28日生產。
1.3 普洱茶水浸液的制備9.6 g茶葉浸泡于100 mL去離子水中,攪拌,煮沸后,放置1 h,過濾,進行倍比稀釋。5個濃度分別為 96、48、24、12、6 mg/mL 生茶、熟茶的水浸液制備方法相同。
1.4 牛切牙的處理及脫礦市場購買新鮮牛切牙進行處理,除去牛切牙軟組織以及根部,將牙髓剔除,用去離子水將冠髓沖洗干凈,超聲清洗40 min,選擇無裂痕,大小合適的牛切牙,在陰涼處自然晾干后放入燒杯,加入適量(需要沒過所有牙齒)脫礦液,密封后放入37 ℃的恒溫箱保存10 d,其中第5天需要換一次脫礦液。
1.5 脫礦標本的制備用YMP-2B 金相試樣磨拋機先在脫礦后的牛切牙釉質上打磨出完好的牙釉質測試面,再用ZXQ-1全自動金相鑲嵌機將牛切牙測試面之外的其余部分用鑲嵌粉包埋,表面開窗2 cm×4 cm。用402MVD 型全自動轉塔數顯顯微硬度儀,在壓力200 g條件下施力15 s,于每個標本開窗中央垂直測試5 個點,每個點測3 次,取平均值〔5〕。選取硬度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配對t檢驗分析,P>0.05)的72 顆牛切牙標本作為實驗樣本隨機分為12組,每組6顆,分別編為生茶96 mg/mL組、生茶48 mg/mL組、生茶24 mg/mL組、生茶12 mg/mL組、生茶6 mg/mL組、熟茶96 mg/mL組、熟茶48 mg/mL組、熟茶 24 mg/mL 組、熟茶 12 mg/mL 組、熟茶 6 mg/mL組、20 mg/mL NaF組(陽性對照組)、去離子水組(陰性對照組)。
1.6 再礦化實驗脫礦化的牛切牙標本,用棉簽分別蘸取不同濃度的普洱茶水浸液、去離子水、NaF溶液涂抹,每顆牙齒均勻涂抹3次,每次約1 min,然后用人工唾液再涂抹1 min。牙齒涂抹好放入37 ℃恒溫箱中,每天涂抹4次,持續(xù)15 d〔4〕,用402MVD型全自動轉塔數顯顯微硬度儀用上述方法測試牙釉質硬度3次,取其平均值。
1.7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s)進行方差分析〔6〕,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不同濃度普洱茶水浸液再礦化前后牙釉質表層顯微硬度平均值(±s)

表1 不同濃度普洱茶水浸液再礦化前后牙釉質表層顯微硬度平均值(±s)
注:再礦化前后對比,*P<0.05,**P>0.05。
組別生茶96 mg/mL生茶48 mg/mL生茶24 mg/mL生茶12 mg/mL生茶6 mg/mL熟茶96 mg/mL熟茶48 mg/mL熟茶24 mg/mL熟茶12 mg/mL熟茶6 mg/mL NaF 20 mg/mL去離子水再礦化前/(kg/mm2)310.35±19.26 321.52±19.99 298.30±21.06 302.00±19.91 302.00±19.34 302.00±20.63 306.70±21.86 313.60±11.93 344.15±16.51 336.98±12.38 324.80±15.83 287.58±18.45再礦化后/(kg/mm2)411.26±22.24*380.52±23.73*354.25±22.34*338.11±20.29**337.60±19.95**376.03±14.03*378.03±7.11*333.00±19.20**363.51±23.20**351.53±11.36**405.17±12.07*304.32±14.64**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釉質脫礦標本經 96 mg/mL 生茶、48 mg/mL 生茶、24 mg/mL 生茶、96 mg/mL熟茶、48 mg/mL熟茶、20 mg/mL NaF處理后,各組釉質硬度值均較基線值明顯增高(P<0.05),說明生茶(96、48、24 mg/mL)、熟茶(96、48 mg/mL)和20 mg/mL NaF 對脫礦牛切牙都具有再礦化能力。
用LSD 法進行再礦化后組間比較,結果顯示:高濃度的生茶、熟茶對脫礦牛切牙再礦化均有顯著促進再礦化作用,且生茶組和熟茶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20 mg/mL NaF組與普洱茶高濃度組對脫礦牛切牙再礦化作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普洱茶組再礦化作用不如20 mg/mL NaF組。
其他低濃度的生茶、熟茶水浸液和去離子水再礦化前后的釉質硬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脫礦牛切牙無明顯的再礦化作用。
在已經脫礦的牙齒硬組織內發(fā)生礦物質的重新沉積并進行結晶化稱為再礦化。再礦化可以使部分脫礦晶體恢復正常和促進新晶體形成。其主要物質基礎是磷酸鹽類〔7〕。
經過多年的實驗經驗積累,人們已經認可NaF作為主要的防齲藥物,其防齲機制主要是影響牙形態(tài),形成氟磷灰石,降低釉質溶解度促進釉質再礦化。NaF 之所以只能保持在20 mg/mL 的低濃度安全防齲范圍,是因為氟濃度的穩(wěn)定性、毒性、亞毒性,以及耐氟菌的出現等問題現在并沒有解決,使NaF的應用仍受到限制〔8〕,NaF組再礦化作用強于普洱茶組是因為它是無機化合物直接引發(fā)的離子取代及補給,高濃度的氟離子直接取代了牙釉質的主要成分羥基磷灰石的羥基,形成晶格縮小、硬度大的氟磷灰石,再礦化作用強。普洱茶中含有氟化物和茶多酚,氟化物也能使羥基磷灰石轉化為硬度更高、穩(wěn)定性更好的氟磷灰石,另外,茶多酚中含有的的兒茶素通過對致齲菌-變形球菌所產生的葡糖基轉移酶(GTF)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效控制了牙菌斑在牙面的黏附,從而達到防止牙釉質脫礦、促進再礦化的作用〔9〕。普洱茶的再礦化作用雖然不及化學物質NaF,但具有天然植物所特有的安全性且云南省資源豐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亞熱帶地區(qū)的低氟區(qū)和適氟區(qū),順著趨勢的發(fā)展普洱茶也將成為安全有效的防齲用茶品種之一。
〔1〕宋麗媛,汪俊. 釉質表層特征及其脫礦與再礦化行為〔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9,19(9):537-540.
〔2〕曹進.茶中兒茶素對變形鏈球菌的生長、產酸、黏附影響的體外實驗〔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1(3):161-163.
〔3〕藍海,羅常輝.隔山消和五倍子水提物對牛切牙脫礦與再礦化的動力學研究〔J〕.中成藥,2011,33(4):692-694.
〔4〕趙今,李衛(wèi)新,劉弈杉,等.年輕恒牙釉質脫礦與再礦化實驗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28(6):539-542.
〔5〕陳宏,丁熙,張秀華.含氟牙膏對離體恒牙脫礦再礦化作用的實驗研究〔J〕.口腔醫(yī)學,2008,28(10):509-511.
〔6〕羅家洪,唐軍.醫(yī)學統(tǒng)計學學習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228.
〔7〕藍海,楊穎,楊曉莉,等.隔山消水提物對再礦化及抗酸脫礦作用的體外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8,18(24):3639-3641.
〔8〕刁水全,陳娜,李翔,等.隔山消與氟化鈉對牛切牙脫礦的動力學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0,9(8):12-14.
〔9〕趙燕,湛吉洪,劉箭衛(wèi).普洱茶抗齲作用的研究(1):氟,茶多酚含量的動態(tài)觀察〔J〕.牙病防治雜志,1993,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