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平,秦 燕
(大理大學基礎醫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醫護人員的需求量加大,而目前盡管各大醫學院校擴大了護生招生規模,但是我國護理行業的現狀是一方面護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護理畢業生(尤以本科為主)放棄臨床護理工作〔1-2〕,選擇從事其他行業,而中職護生求職難,造成護理人才的嚴重流失。因此,實現護生與護理工作的積極對接,成為目前護理科研領域的熱點。本研究旨在了解本科及中職護生的就業意向,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護理專業畢業生采取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及均衡護理人才流失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抽取大理衛生學校及大理大學即將畢業的護生260名,發放問卷260份,回收問卷260份,有效問卷260份。
1.2 方法 采用現場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編制參照教育部高校學生司2010年的《大學生就業觀念和求職意向調查問卷》〔3〕及以往護理專業畢業生經常遇到的擇業問題設計的調查問卷。取得知情同意,現場發放問卷,統一解釋,無記名填寫并收回。經5名護理相關方面的專家修改評定后,問卷的內容效度為0.83;經專家修改后的問卷在正式調查前抽取30名研究對象測得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7,證實問卷有較好的信效度。著重調查學生目前的就業意向及影響其的主要因素,對其進行比較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
2.1 本科與中職護生就業意向比較 中職護生從事護士的意向明顯高于本科護生,本科護生繼續深造、從教的意向顯著高于中職護生(P<0.01),見表1。

表1 本科與中職護生就業意向比較[n(%)]
2.2 影響本科與中職護生就業意向的因素分析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影響本科與中職護生就業意向的原因比較[n(%)]
隨著社會對醫務人員需求的增加,縱使各大醫學院校擴大招生規模,但長久以來因臨床護士的社會地位較低,收入低、工作強度大等,大多本科護生一般都不愿從事臨床護士,而中職護生求職難,造成護理人力資源依舊存在相對不足之勢。本研究通過調查不同學歷護生的就業意向及影響其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①中職護生畢業后選擇從事護士的比重明顯高于本科護生。這可能是由于許多中職護生因家庭貧困才選擇就讀中專學校,目的就是為了盡快就業,加之學歷不占優勢,做出更符合自身特點的選擇,另外就是雖然相比本科護生他們就業存在一定阻力,但他們認為目前來說,相比其他行業,護理相對比較好找工作,并且作為年齡上小本科護生幾歲的中職護生來說,認為護士是白衣天使,這項工作充滿了神圣感、崇高感,因此即使面對目前我國護理待遇低、社會認同低、發展前途小、工作強度大,甚至是沒有編制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依舊選擇了從事護士。而本科護生知識基礎、素質等各方面相對較好,就業前景相比中職護生較好,所以其擇業期望值較高,護理就業意愿相對較低,加之社會認可度很小,單純認為護士就是端屎倒尿、輸液打針,只是醫務工作中的一個配角,沒有技術含量,干一輩子也還只是個供人驅使的跑腿的,沒有必要花費4年的時間進行本科培養;工作強度大但收入卻微乎其微,社會予以的評價是:大街上撿垃圾的工人一個月掙得也比這多,付出與收入遠不成正比;而在這本就不太樂觀的形勢下,現在大多醫療單位均采用合同聘用制,沒有正式的編制,這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廣大覺得自己同樣是接受了四/五年本科教育的護生要去從事著一項社會認可度極低、工資待遇遠低于付出的工作的信心與勇氣;即便有相當部分本科護生選擇了從事護士職業,但也多只是作為一個暫時的過渡性工作。②而相反,本科護生畢業后打算繼續深造、從教的比率是明顯高于中職護生的。這可能主要是由于本科護生均通過3年的艱辛奮斗參加了高考選拔,除部分是自己喜歡護理外,相當部分是調劑到護理專業。本身對于護理并不感興趣,因此出現了本科護生鐘情于繼續深造的熱潮。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為今后從事護理教學、管理及研究等職業增加概率、奠定基礎,這也一定程度滿足了部分本科護生的學術科研興趣,也減輕了因人才過多而造成的相對大的就業壓力。而中專護生可能本身起點相對較低,加之許多或因學習成績稍遜或因家庭條件較困難而去讀中專,都希望能盡快進入工作崗位,對繼續深造并無多大概念,且多數中專護生認為可選擇在工作后通過自考、函授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學歷。③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中職護生的改行比例是明顯高于本科護生的,雖然針對此沒有做出專門的原因調查,但據調查過程中的交談,分析可能還是因中職護生的年齡太小,在本應享受大學象牙塔悠然的年紀已然步入社會,開始雙肩承擔責任,他們尚且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適應不了這個充滿責任感與束縛感的角色,毅然選擇了自由職業。④另本次研究還專門調查了兩個群體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結果顯示:盡管中職護生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高于本科護生,但作為即將從事護理工作的主體,二者均未體現出他們對這項工作的多大熱情與認可。而缺乏客觀的職業認可對于今后的臨床工作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這值得我們去深思、重視。
因此,針對上述出現的各種情況,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①就教學而言,在著重加強護生專業理論教育之外,還應提高其專業認知及認同感。增加見習、實習基地添補護理實踐的不足,使其親身體會、了解護理的工作內容、發展前景等,培養其對護理專業的興趣;加強尊重自己職業的教育,使其明白護理工作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引導其正確審視護理專業,只有先尊重了自己的職業,才能用心去學好、做好,這樣才能提高護生的從業熱情。②就醫院而言,合理安排護士排班日程,盡量不去帶著疲憊應戰,一則緩解護士工作強度,另外重要的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負責。工作負荷的減輕一定程度可以減緩護士及即將從業的護生對這份工作本身的逆反與排斥心理,這就使護生及護士有了去從事或繼續從事下去的可能。③在上述的前提下,可能護士選擇醫院時最關注的還是工資待遇以及編制問題。不論哪個層次的護生,多以女生為主,他們大多想的是能夠穩定下來。因此,盡可能去解決與之密切相關的薪水與編制問題,可能極大程度地提高護生從業信心,而不只是作為暫時的過渡性工作。
本研究較為全面地分析了當前本科、中職護生的就業意向及其主要影響因素,進一步豐富了護生就業意向及其影響因素的內容。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如調查人數有限,致使研究的代表性仍然受限;另外就是設計問卷周密性、詳細度尚不夠,其影響因素仍舊較為局限,并未全面反映影響其就業意向的因素,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需擴大調查對象層次劃分、盡可能周全影響因素,使調查結果更加客觀、全面。
〔1〕盧晶晶,仇瑤琴.在校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5B):63-65.
〔2〕趙麗敏.我校不同年級護理本科學生擇業意向的比較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9):1141-1144.
〔3〕王輝.不同層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愿及相關因素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