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 邵士銘(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在化工企業中,設備運行的平穩度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成本、數量和質量,同時又是新產品和新技術實現的基礎保證。設備管理涵蓋了價值管理和技術管理雙重概念,即包括設備可靠性管理,也滲透著其全過程的價值管理過程,因此考慮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要綜合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在現代企業分工管理模式下,設備的管理有設備技術人員和財務資產人員分別實行技術管理和價值管理,技術管理人員工作強調的是設備的可靠性,卻容易忽視價值管理,而設備價值管理人員追求的是成本最優,不斷的壓縮檢維修成本、控制費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兩種管理人員之間的矛盾,以至很難從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高度同時實現兩種不同的管理目標,實現設備資源的最佳配置,由此可見對基于可靠性和費用約束的修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在設備的使用階段,通過試驗、統計、經驗或者廠家使用說明、設備的故障規律,有針對性地制訂維修策略,盡量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維修工作,同時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這就要做好設備失效進行研究,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技術管理部門做好設備實效規律研究。(2)實行等級管理,按其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劃分等級,并按不同的工作性質或等級要求確定其合理的可靠度。(3)根據各類設備不同的可靠度和零部件平均使用壽命,確定零部件合理的殘存率以減少剩余壽命損失。(4)按各類設備不同的可靠度和殘存率,確定零部件合理的更換周期或修理周期。綜合考慮設備故障造成的損失、由于設備大修停機所造成的產量損失和設備大修費用,選擇效益與成本的最佳比。
合理安排設備檢維修計劃,利用市場規律安排備件購置計劃,對于一些標準化的、互換性強的、而且便于拆卸的零部件,到了或者接近使用期限利用停車間隙進行更換或者在線維修,盡可能縮短停車檢修的時間。在生產中對設備的磨損和腐蝕情況進行認真系統地觀察和分析,計算出設備主要工作部件的壽命周期,確定設備大修的周期。另外對于大型連續生產的裝置,引入無損探傷、狀態檢測或通過對工藝介質化驗分析,確定大檢修的范圍,盡可能減少計劃外檢修。
在實際生產中,對大修的安排既要考慮大修內容,又要考慮到大修與生產的關系。所以,在大修的時間安排上,應該將生產放在首位,選擇生產任務較少時進行設備大修。另外,還要考慮到氣候因素,比如我廠在新疆,應避免在冬季檢修,有效減少維修、裝置保溫和開停車難度。基于經濟的考慮,還要考慮市場的供求關系,產品的價格,我廠是化肥企業,每年7月中旬后就處于本地用肥淡季,這時候安排檢修就比較經濟,同時合理引進檢修隊伍,提高檢修質量,避免造成二次維修,有效提高檢修經濟性。
在設備的維修環節,在企業中就涉及多個部門,設備操作人員要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強化設備的基礎保養和潤滑,減少設備非正常停機,使設備綜合效率大大提高,降低大修的費用。設備維修部門提高維修人員的素質,提高人的可靠性,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維修的可靠性。另外,只有設備使用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制定檢修時間和檢修范圍,采購倉儲部門才能合理制定采購方案、安排采購順序,這樣才能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降低倉儲成本。
近年來,大型化工設備的維修在預防為主維修思想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廣泛采用先進的測試技術和診斷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思想,從而產生了狀態維修。以我廠為例,在2010年5月投產之初只對大型壓縮機采用在線狀態監測系統,2012年使用過程發現狀態檢測系統能準確的判斷出二氧化碳壓縮機轉子止推軸承側軸肩內側沿圓周方向的沖刷腐蝕,2013年逐漸對關鍵機泵都上了狀態檢測系統,狀態檢測主要優點表現在可以較低成本實現重要設備的自動監測與報警,實現設備狀態受控與故障診斷,極大的提高了設備可靠性,對設備進行狀態預知維修的經濟效益是很明顯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效避免突發性事故,實現設備狀態受控;二是實現以狀態為基準的檢修,節約檢修時間和費用。
在企業管理活動中,費用控制和維修可靠性本身是一個矛盾體,但只要各部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共同目標通力合作,就能很好實現設備管理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的目標。
[1]徐得潛,章征寶.設備大修理經濟性分析方法探[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12):1496-1498.
[2]戴旭東等.以可靠性為中心的機械設備針對性維修策略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2,21(1):89-91.
[3]王彤.設備大修經濟合理性的探討[J].設備大修經濟合理性的探討,礦冶2002,11(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