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琳清(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遼寧盤錦 124010)
齊40塊11井組轉換開發方式研究
常琳清(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遼寧盤錦 124010)
齊40蒸汽驅11井組進入突破階段后,汽竄井增多、產量下降、油汽比降低、經濟效益差是蒸汽驅開發后期的主要特點,也是齊40蒸汽驅11井組試驗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普通稠油;轉換開采方式;非混相驅
先導試驗從1998年10月至2009年2月底,連續汽驅10年4個月。自2007年8月份以來,油量持續下降,含水上升,經濟效益逐漸變差。目前4井組先導試驗2個井組注汽,日產油41t/ d,油汽比0.158,油層脫氣嚴重,油品性質變差,迫切需要轉換開采方式[1]。
先導區4井組于1998年10月轉驅,方案設計注汽井4口,日注汽540噸,轉驅前累注汽33萬噸,累產油29萬噸,累產水26萬噸,采出程度33.8%,采注比1.66。擴大區7井組于2003年7月轉驅,方案設計注汽井7口,日注汽840噸,轉驅前累注汽49萬噸,累產油40萬噸,累產水56萬噸,采出程度36.8%,采注比1.96。先導擴大試驗井組先后經歷了熱連通、蒸汽驅替、蒸汽突破三個階段,調整前已處于蒸汽驅開發后期,急需轉換開發方式。
2.1 非混相驅可行性分析
2.1.1 非混相驅驅油機理[2]
非混相驅驅替劑組成為“氮氣+發泡劑+水”,其驅替機理及效果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
2.1.1.1 N2泡沫非混相驅可大幅度提高驅油效率。N2是一種非凝析氣體,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很低,但地層條件下能夠形成微氣泡,油氣水三相形成似乳狀液流體,從而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驅替效率。室內驅油效率物模實驗證明,相同驅替倍數條件下,N2水驅驅油效率較常規水驅驅油效率提高約12%-24%,N2泡沫驅可以較N2水驅再提高約15%-25%。
2.1.1.2 N2泡沫非混相驅通過形成泡沫增加滲流阻力,可以提高注入井注入壓力,使注采壓差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低滲透層出油狀況。
2.1.1.3 重力作用下,注入氣體在地層中向上運動,可以波及注入水不能到達的區域,從而改善油層縱向動用狀況,提高油層縱向波及系數。
2.1.2 齊40塊11井組塊N2泡沫非混相驅可行性分析
齊40塊11井組塊具有以下特點:一,油層單層厚度較大,層數較少,完鉆井平均單井鉆遇油層26.4m/2.6層;二,油水井井況好,無套管損壞井,并有4口側鉆井;三,油藏封閉條件好。
非混相驅是主要針對高含水區塊提高采收率的一種開發方式,由于齊40塊11井組塊內部大部分井未進行二次采油,還處于低含水采油期,不適合直接轉入非混相驅,待二次采油進入高含水開采末期,可以利用非混相驅技術進行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但可利用非混相驅在該塊邊部水淹嚴重區域進行試驗。
2.2 賽普特技術可行性分析
賽普特采油技術是通過向地層內連續注入藥劑生成CO2氣體,驅動原油向井組內其他井流動,從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賽普特高效增產技術適用性廣,既可在注水井實施,也可在油井實施,在新轉注水井實施效果更好。
齊40塊11井組塊采用彈性驅動開發,地層壓力已經低于飽和壓力,產量遞減幅度加大,只有及時補充地層能量,充分挖掘有限油層潛力,提高油層動用程度和油氣采收率,達到較好的開發效果。由賽普特技術適用條件和齊40塊11井組塊油層條件分析認為,齊40塊11井組塊適合進行賽普特技術采油,且實施賽普特技術后將使齊40塊11井組塊生產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2.2.1 齊40塊11井組塊地層能量消耗嚴重,壓力下降大。賽普特技術通過生成大量的CO2等多種氣體,與多種活性劑[3]共同作用可以及時補充地層能量,提高地層壓力,增強油井返排能力。
2.2.2 賽普特技術反應生成的大量CO2可以溶解于原油,使原油體積大幅度膨脹,平均膨脹幅度可達30%以上,大幅度提高油井井底壓力。同時,CO2溶解于原油使原油體積膨脹也有利于提高油相相對滲透率,有助于提高原油產量。
2.2.3 賽普特技術生成的CO2與活性劑作用形成的泡沫體系可以對高滲透層起到暫堵作用,提高低滲透層位驅油效果。
2.3 注水開發可行性分析
美國科恩河油田有3個區塊,在蒸汽突破后轉入低干度(10%)蒸汽驅或熱水驅獲得成功。資料表明,降低注汽干度后,提高了蒸汽驅開采下部油層的掃油系數。因為在蒸汽驅過程中,蒸汽重力超覆是主要問題。
通過對比,這3個區塊的油藏條件除油藏埋藏淺外,其它條件與齊40塊11井組相近,因此,這3個區塊的蒸汽驅調整經驗可作為齊40塊11井組今后調整的借鑒。
3.1 蒸汽吞吐開發在齊40塊11井組塊取得良好效果,可以繼續進行蒸汽吞吐開發,以提高區塊采收率。
3.2 齊40塊11井組塊可以利用非混相驅技術進行再次采油,提高采收率。也可利用非混相驅技術在齊40塊11井組塊邊部水淹嚴重區域進行試驗,以驗證非混相驅在該塊是否有效。
3.3 建議齊40塊11井組塊將蒸汽吞吐、注水開發和賽普特技術有機結合,在靠近邊水區域利用平井注水以減緩邊水推進,內部則利用蒸汽吞吐引效,結合賽普特技術提高油井產能。
[1]成士興等.孤東九區稠油塊開采狀況及開發方式轉換探討[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25(增刊):70-71.
[2]李煊,蘇敬寶等.二氧化碳增油技術在孤島油田的應用[J].石油鉆探技術,2002,30(4):72-73.
[3]宋子齊,張勝文.灰色系統理論在科爾沁油田儲層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特種油氣藏,20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