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 樊妍嶸 何曉波 謝浩 劉歡(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業區, 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方法
宋睿 樊妍嶸 何曉波 謝浩 劉歡(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業區, 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每當談到效益時,我們總是會想到利潤、成本、資金、收益等字眼,很少有人會想到安全效益。甚至在生產過程中,有人認為若是要確保勞動效率提高,降低一定的安全保障系數也是值得的。但所有的現實案例已經向我們證明,缺失了安全只會帶來巨額損失,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否則,出了事故,企業和個人都將受到損失,甚至是不堪設想的災難。因此安全生產工作應當正確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實現安全與發展的有機統一。
安全生產;安全發展
安全就是企業效益。效益是企業的發展和盈利,失去了安全,就可能孕育著災難。事故所帶來的損失對企業來說難以估算,對個人對家庭來說更可能是無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安全生產是創造經濟效益的前提。安全生產是我們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責任,只有企業所有員工都能夠充分意識到安全生產對個人、對家庭、對企業、對社會的重要性,才能通過員工的主觀能動作用積極參與從而減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經濟效益負增長。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用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來保證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從而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企業興衰的關鍵。
安全管理就是要實現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涉及到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設備的正常運作,塑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提高企業所有人的安全意識,建立良好的安全工作秩序,使員工形成良好的安全素養;杜絕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企業健康的運作,從而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內容是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據安全管理的特點制定配套的安全制度規范,進行安全培訓,讓每個人都是安全管理的參與者,樹立人人安全的信念,做好互相監督,對企業的安全狀況形成長期有效的制約手段。
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和擴大,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掌握運用安全生產科學的管理手段,需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培訓。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生產法》具體體現,已納入安全管理范疇。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拿出??钸M行專門的安全生產培訓。且在新安全法中第十八條主要負責人的職責中增加了“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的規定。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之一,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之一。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除了是由于企業員工安全意識淡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員工沒有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沒有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沒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識。所以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堅持重安全制度、重安全意識、重安全操作規程、重安全行為規范、重安全習慣;應以安全意識教育為先,培養員工的安全操作規程,全面提升安全行為規范,確保生產安全平穩。
培訓教育的目的是在源頭上遏制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因此教育培訓不能走過場,不能單純地以理論成績作為培訓效果的考核依據,還要以員工的安全技能作為檢驗標準。主要負責人有責任指導和監督培訓效果和培訓質量,真正把培訓工作做到實處。同時要建立起全新的培訓觀念,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責任人在安全生產培訓中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使生產經營單位領導重視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并促使其按規定要求,組織各類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
安全生產管理重在狠抓落實,狠抓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生產活動是一個時刻在變化的動態的過程,生產活動中的各類基層操作員工,由于受外在環境因素或者自身狀況的影響,時常會有各類不遵守安全行為規范事件的發生,這就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基層領導、技術員、班長,要多檢查、多督促,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將安全行為規范真正養成基層操作員工的日常行為習慣。
安全監督檢查制度日?;?,是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法律法規,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對于推動企業及個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消除安全事故隱患,促進安全生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這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和基本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必要手段,通過安全檢查以達到消減隱患甚至是消除隱患的目的。對于檢查出來的隱患問題,必須有計劃地限期進行整改。按照安全生產責任制將任務落實到個人,從檢查到整改到確認每一步驟分別負責并做好記錄,真正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的“紅線意識”。在當今社會,安全生產管理已經是避免企業財產損失、環境免遭破壞、人員免受傷害,實現穩定生產,利益最大化和創造良好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