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嵐 劉曉利 張芳(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寶雞 721000)
淺析工業企業危險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魏曉嵐 劉曉利 張芳(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寶雞 721000)
本文通過對危險廢物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發現危險廢物監管、產生、處置等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政府監管,提高產廢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提高和創新處置技術三方入手,逐步規范危險廢物管理,減少危險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工業企業;危險廢物;源頭控制;政府監管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簽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感染性的一種或幾種特性,對其操作、儲存、運輸、處理、處置不當,不僅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而且會對區域環境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隨著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危險廢物污染環境事件頻頻發生,已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們的環境保護工作敲響了警鐘。工業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生產者,既是資源能源主要消耗者,也是主要的環境污染者,是危險廢物產生的主要來源之一,加強工業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工作刻不容緩。本文分析了工業企業在危險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改進方法進行了探討。
隨著我國工業快速發展,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能源資源大量消耗,廢棄物排放量持續增加,僅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時間里,我國危險廢物產量就增加了近66.7%,2010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達到1586.8萬噸。此外,還有部分中小企業和社會源產生的危險廢物未包括在內。相對于如此巨大的危險廢物產生量,其處置工作相當滯后,處理處置技術發展緩慢,且全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的分布極為不平衡,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處置能力較高,而在其他地區則明顯較低[2]。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約1500家,危險廢物年利用處置量僅900萬噸,目前持證單位處置能力僅為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危廢產生量的50%左右,且設施負荷率不足40%。有關專家預計到2015年,全國危廢產生量將超過6000萬噸,提高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刻不容緩。
(1)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重污染、重消耗的工業生產模式下,大部分危險廢物產生企業生產工藝和設備、設施較為陳舊,生產過程中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材料利用率相對較低,產生不必要的冗余和浪費較多,大大增加了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另一方面加上生產原料品位低和質量差,無害化、清潔化原料、材料替代技術和能力較為薄弱,造成危險廢物源頭控制不力,給環境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大。
(2)由于危險廢物的危害具有潛伏性、隱蔽性和長期性,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不能直接立即顯現出來,加之教育、培訓的缺失,造成企業管理人員對其危害性認識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不積極,導致在管理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筆者所在單位以生產鐵路道岔和鋼結構橋梁為主,產生的危險廢物主要有廢機油、廢乳化液、廢油漆、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從實際檢查和調研中來看,企業自身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
①大部分企業內部危險廢物界定、產生、貯存、轉移、處置和監管環節都是由不同部門負責的,由于企業內部沒有健全的危險廢物管理責任制,未形成完整的危險廢物管理體制,導致管理人員職責不清、缺乏溝通,相互交叉或出現漏洞,各環節缺少監管,造成危險廢物與一般固體廢物混放,危險廢物產生量與移交入庫量不符,入庫量與出庫處置量、出庫量與轉移聯單量不符等現象,導致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工作和管理臺帳不夠規范,危險廢物基礎數據不完整、不客觀。一些企業的污染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可操作性。
②大部分企業內部儲存場所不規范,不符合《危險廢物儲存標準》、《危險廢物標識》要求,有的甚至在露天存放,不按要求分類存放、無防滲漏、防暴曬,危險廢物包裝物及其儲存場所無標識等等,造成危險廢物在儲存環節的二次污染。
③經濟原因。危險廢物實行經營許可制度,產廢企業必須交由有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理。對企業來說確定的危廢數量越多,則處置成本越高。普廢的噸填埋成本是50~100元/噸,危廢則在2000~3000元/噸,成本差距較大,致使部分工業企業存在隨意傾倒危險廢物,將危險廢物與生活垃圾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進行混放,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或將其直接排進環境的現象,以此違法行為來降低企業成本。一年產生危險廢物量100噸的企業每年可節省成本幾十萬元,加上很多危險廢物中還含有具有回收價值的物質,更為危險廢物非法傾倒、相互倒賣和私自處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利益空間。
④處置方式單一,循環利用少。目前, 由于產廢企業自身的認識局限及技術水平限制,企業內部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危險廢物循環利用體系,只能通過第三方處置來達到合法化處置,資源利用率較低,大大增加了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如機械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油量比較大,企業自身完全可以通過廢油再加工處理,對所有廢油進行過濾回收、加工、再利用,以達到減少成本和減輕環境污染的風險。
(3)政府對企業的監管上存在漏洞。①目前,大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均能夠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危險廢物申報、轉移、貯存,雖然在執行中存在一些偏差和漏洞,但對危險廢物的危害及各項法規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對于一些鄉鎮、私營企業,由于政府監管存在盲區,在危險廢物管理方面仍然空白。現階段,對于工業企業危險廢物管理上,一方面要進一步規范產生、儲存、處置的環節,另一方面要加強盲區監管,全面摸清、統計危險廢物產廢企業,納入統一管理。
②國家雖然頒布了危險廢物名錄,但實際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危廢未被明確規定,需要進行檢測才能判斷。檢測手段、成本、時間等問題就會帶來一些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即便是已經被明確規定的危廢,其最終處置手段也存在事實上的灰色地帶。
鑒于目前危險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規范危險廢物的管理工作,關鍵在于一方面產廢企業要加強管理、做好源頭控制;處置要積極探索處理技術,有效處置廢物;政府既要加強產廢環節監管,也要重視處置環節監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全方位入手讓危險廢物管理步入正軌。
(1)加強宣傳培訓力度,提高人員意識。危險廢物認定、鑒別、控制的專業性較強,而我國從事危險廢物管理的人員,特別是基層監管人員和企業直接管理人員,普遍缺乏關于危險廢物的專業知識,提高意識和技能是加強管理的基礎。一方面要加強培訓,提高政府監管人員的個人能力和專業知識,杜絕在監管中發現不了問題,解決不了問題,不能給予基層單位建設指導性意見的監管人員,真正讓監管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提高工業企業、運輸、處置單位各級人員對危險廢物環境影響的認識,提高基層人員對危險廢物管理的重視程度。
(2)采用技術創新的方式加強源頭管理。工業企業應從改革工藝出發,一方面采取低耗、高效的生產工藝,減少生產過程的資源、能源消耗量,從而降低危險廢物的產生量;另一方面從資源循環利用出發,加強企業內部的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程度,變廢為寶,從源頭出發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量。
(3)工業企業是危險廢物的主要產生者,企業內部危險廢物管理流程主要為:廢物產生(產生部門)——入庫貯存(廢物貯存部門)——出庫(廢物貯存部門)——委托或提供給外單位利用或處置(產廢單位外部廢物利用或處置單位)。在整個管理流程中應做好以下工作:企業內部要加強責任體系建設,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從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處置環節均設專人負責,杜絕任何環節的管理缺失;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轉移計劃、培訓制度、貯存場所規范化標準、轉移制度等,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加強執行力建設,確保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
(4)規范危險廢物貯存場所。企業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規范危險廢物貯存場所,避免貯存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要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的要求,貯存場所要有防雨、防火、防滲漏、防盜等設施,設置合理的通風口,確保空氣流通;在貯存場所醒目位置應設置危險廢物警示標識;危險廢物按種類分別存放,且不同類廢物間有明顯的間隔(如過道等)。
(5)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污染應急體系建設。在做好危險廢物日常管理的同時,要注意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針對企業危險廢物管理現狀,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備案。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應急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意識和能力。
(6)政府要加大對工業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企業知法守法、規范行為。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要把好源頭關,對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要嚴格審批,嚴格管理。在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時,對產生危險廢物的項目,應提出合法、妥善處置危險廢物的要求,并跟蹤其后續執行情況。單位自行處置的,必須配套建設符合環保標準的貯存設施和處置設施, 否則不予通過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其次,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做好危險廢物的全過程監管工作,重視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危轉移報批和轉移聯單管理過程,加大對違法轉移危險廢物單位的查處力度,逐步規范企業管理行為。
(7)危險廢物處置企業要開拓創新,從技術角度優先考慮廢物綜合的利用、變廢為寶,在利用無果的情況下采用無害化處置方式進行合理處置,避免處置過程中的污染。
在今后的危險廢物管理中,政府部門監管、產廢企業自律、處置單位技術創新三方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才能逐步減少危險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1]王欽建.工業危險廢物現狀及防治對策.中國資源綜合利用,V01.27 NO.2.
[2]劉啟晨,余海.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現狀調查與分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1.30 N0.2.
[3]渠玉英,李毅.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探討.中國環保產業,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