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中鹽吉蘭泰鹽化集團有限公司, 內蒙古 烏斯太經濟開發區 750336)
雙極膜裝置在硫酸鈉制堿的工業化應用
李景林(中鹽吉蘭泰鹽化集團有限公司, 內蒙古 烏斯太經濟開發區 750336)
原有的雙極膜裝置制堿因存在電流效率低、能耗高等不足,因此我們進行改進,選用自主研制的BPM2型雙極膜裝置,其雙極膜采用國產膜,單極膜采用專用阻酸阻堿膜,進行了工業化制堿實驗,在預設600A/m2(總電流150A)進行恒流操作下,電流效率為70%,產堿能耗為1800kWh/t,產堿綜合成本比傳統離子膜法制堿成本大幅度下降,為硫酸鈉制堿的大型工業化生產打下了基礎。
雙極膜;制堿;硫酸鈉;應用
雙極膜又被稱作雙極性膜,是一種特種離子交換膜,它具有特殊功能,它是由一張陽膜和一張陰膜復合制成的陰、陽復合膜。其特點是在直流電場作用下,陰、陽膜復合層間的H2O解離成H+和OH-并分別通過陰膜和陽膜,作為H+和OH-離子源。雙極膜電滲析技術應用相當廣泛,在食品、化工等行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把雙極膜電滲析技術應用于有機酸或有機堿的生產或再生過程中,除了其產生的NaOH或HCl可以回收并利用于其生成過程中,而且還能實現有機酸鹽或有機堿鹽的轉化。正因此項技術的先進性能,所以它被視為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技術。
在歐州等國家,雙極膜制備無機酸堿早已實現了工業化。在我國當前制備堿的過程中,有離子膜制備堿和雙極膜法制堿等方法。隨著制堿技術的不斷發展,雙極膜法制堿技術優勢逐漸凸現出來。相對于目前離子膜法制堿,雙極膜法制堿可以用硫酸鈉為原料,而且其能耗低、亦無氯氣污染,是制堿業的發展趨勢。離子膜法制備堿其主要是利用電極反應,而雙極膜法制堿是利用水解離,其解離電壓是離子膜制備堿的1/3,只需要1V左右,而離子膜制堿則需要3.5V以上,可見其耗能很低,在生成等量堿所需的電耗是離子膜法制堿的一半左右,其總體上節能達到30%以上。
由于國內高性能雙極膜與相應的雙極膜裝置在近幾年才出現,因此可供研究的雙極膜法制堿大型工業化應用案例還沒有參考指標。 但是隨著制堿技術的不斷日臻完善,我國的國產雙極膜性能與規格也在不斷提高,并已實現規模化生產。而新BPM2型雙極膜裝置是以此為基礎,其單個膜組器的有效膜面積可達15~50m2,能為400×800mm的雙極膜配套使用。這種新型雙極膜裝置具有防漏電,防內、外漏的特點,因此它受外界的干擾因素影響較小,其試驗數據較為準確。
如今,BPM2型雙極膜裝置其材料和配件均已實現了國產化,等達到一定規模時,雙極膜的生產成本和硫酸鈉制堿的成本都會有所下降,這些有利因素都為雙極膜法硫酸鈉制堿的成本降低打下了良好基礎。基于此,本實驗以硫酸鈉為原料進行制備氫氧化鈉與硫酸,對膜品種、電流效率、轉化率、堿濃度、制堿能耗進行了研究與討論。
2.1 原料準備與測定方法
制堿實驗的原料為硫酸鈉,分析純試劑是氫氧化鈉和鹽酸,純凈水為實驗用水。測定方法是根據鈉離子與硫酸根的濃度來確定硫酸鈉濃度,并計算出電流效率與能耗等相關數據。
2.2 實驗測試
國產雙極膜裝置為實驗所用裝置,是400mm×800mm、三隔室、60組的BPM2-2500型膜組器,膜組器有效膜面積為15m2,料液濃度為10%的硫酸鈉溶液。所用電流密度分別是500、600、800、1000A/m2,在上述條件下對硫酸鈉溶液進行雙極膜制堿試驗。
2.3 過程與原理
試驗中采用的電源是穩壓穩流電源,使用的水箱是加厚PP水箱,使用三隔室雙極膜法制堿設備,除堿液管路為PP材質外,其余均采用的是UPVC材質,水泵使用的是四氟磁力泵,膜組器采用BPM2型系列雙極膜電滲析裝置,BPM2-200、BPM2-500、BPM2-2500是BPM2型設備,實驗室規格、中試放大規格、工業化規格分別對應的是單組有效膜面積分為0.02、0.05、0.25m2規格。本研究采用的是60組、BPM2-2500型三隔室雙極膜電滲析裝置,有效膜面積為15m2。
通過實驗,我們得出了不同型號的膜與電流效率、電流密度、能耗、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
3.1 與電流效率的關系
我們分別采用不同型號的單極膜、雙極膜進行雙極膜制堿試驗,硫酸鈉溶液為10%的濃度,電流密度為600A/m2(150A),在產堿濃度達到每升80g的條件下對比電流效率的影響。從試驗中得知,不同型號的膜對堿濃度和電流效率的影響很大。用普通的單極膜遠不如專用單極膜,國產的雙極膜與進口的雙極膜在性能上相差無幾。從試驗也看出,采用專用單極膜和國產雙極膜相組合進行硫酸鈉制堿的工業化試驗,提高了產堿濃度和電流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章題目:雙極膜裝置在硫酸鈉制堿的工業化應用)
3.2 電流密度與能耗的關系
在試驗中,進行硫酸鈉制堿我們分別采用了不同的電流密度,來進行觀察。從試驗中得知,在電費按每度電0.6元計,產堿濃度為70g/L的條件下,電流密度增大的同時,產堿膜能耗消耗也在增大,相對應的的直流電源等其他設備投資也會加大,二者呈正比例方向發展。同時,還發現由于電流密度增大,其溫度上升也較快,這種情況下會減少膜的使用壽命。
3.3 與生產成本的關系
從試驗中得知,不同的電流密度對膜的壽命及堿設備折舊成本均有很大影響。電流密度的增大會造成雙極膜成本減小,但是能耗卻呈上升趨勢,也會加大直流電源設備的投資成本。因此,要控制好電流密度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從綜合效果看,一般情況下電流密度為500~1000A/m2。另外,膜的成本控制也是重點對象,換膜成本在整個雙極膜設備中占60%左右,按有效膜面積為一萬元每平方米計算,直流電源設備的壽命為10年計算,電流密度可以根據膜價格與電費價格而定,從而得出計算結果。從計算結果可知,膜的壽命大于2年,產堿生產成本就會低于傳統的離子膜法,如果實現產業規模化,其成本仍有下降空間,這就為雙極膜法產堿的工業化推廣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3.4 時間對制堿能耗的影響
在實驗中,我們采用的電流密度為600A/m2(150A),料液濃度為10%的硫酸鈉溶液,因此其運行時間較長。由于采用的硫酸鈉里面有少許鈣鎂離子和雜質,膜在設備運行中會污染,因此要在不加電流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清洗,清洗完畢后繼續運行,因此把握好時間會降低制堿能耗。
本研究以降低生產綜合成本為評價標準,在優化雙極膜電滲析各種參數的基礎上,得到了以下結果:在600A/m2(總電流150A)的條件下進行恒流操作,利用60組的BPM2-2500裝置進行生產實驗,最終結果是電流效率為70%,產堿能耗為1800kWh/t,產堿綜合成本為2135元/噸,低于傳統離子膜法的2300~2500元/噸的成本。
雙極膜離子法制堿,在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環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它是傳統的離子膜法無法比擬的,因為原有的離子膜制堿無法使用硫酸鈉作為原料制酸堿。本文所采用的膜面積為15m2,是工業化生產裝置,其操作過程和得出的數據都具有實際意義和參考價值。這些數據中,有的已經填補了國內雙極膜法硫酸鈉制酸堿的工業化生產的空白,對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雙極膜制堿如果再從膜的成本上降低,把過程進一步優化,將很快實現雙極膜法大面積取代離子膜法制堿的目標,前景亦十分廣闊,
[1]金可勇,周勇.BPM2型雙極膜電滲析裝置的研制[J].水處理技術,2010年2期.
[2]廖尚志,莫劍雄.雙極膜制酸堿的實驗[J].水處理技術,2011年3期.
[3]謝鴻芳.雙極膜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與展望[J].廣州化學,2012年1期.
[4]劉洪濤,劉杰.雙極膜法軟化海水制備酸堿的研究[J].鹽業與化工,2012年6期.
李景林(1972- ),男,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研究生學歷,中鹽吉蘭泰鹽化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副高級化工工程師。研究方向:化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