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 馮亞瓊(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氣廠, 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300)
LEC評價法用于作業風險辨識的應用與改良
徐威 馮亞瓊(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氣廠, 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300)
本文簡單的介紹了LEC評價法的評價基本思路,并舉例說明在天然氣行業車間工作中的實際應用評價和修正原因、理由及結論。最后,對于評價中需要重視和注意的問題展開一些分析和探討。
風險辨識;LEC評價法
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評價法(LEC)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評價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危險性的半定量評價方法。影響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因素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這三個因素分值的乘積D=L×E×C來評價作業條件的危險性,D值越大、作業條件的危險性也越大。
2.1 對硫化氫在線儀記錄紙帶更換操作的風險辨識結果及修正
該硫化氫在線儀分析的天然氣為凈化裝置出口產品天然氣,硫化氫含量小于20mg/m3,屬于凈化后天然氣,而且更換過程不需要對儀器箱內閥門(儀表針閥)進行開關操作,在佩戴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器的情況下,即便是有天然氣泄漏,在相對空曠的地方,也不會形成局部高濃度硫化氫導致人員閃電中毒致死的現象,故此認為發生中毒的情況應該是“很不可能,可以設想”的一種狀態。而且對于此項活動有完善科學的操作規程,并且在作業前根據相關規章制度還應辦理登高作業票,并填寫作業指導卡,對相關的因素、步驟、方法、程序進行確認。綜合以上兩項對于該項活動危險因素的細致分析后,認定該項作業在按章作業隊情況下僅有一般危險。
2.2 對拆接臨時用電線路操作的風險辨識結果及修正
對于此項作業的風險辨識,辨識人員混淆了拆接臨時線路與使用臨時線路的概念,拆接線路的過程應當是在全線路斷電全無功狀態下進行,屬于持證電工的基本作業。但是鑒于拆接線路時不可能將整個配電盤全盤都停電,屬局部帶電作業,依然存在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故修訂結果將L值定在3分。
對于暴露與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在原辨識中給出6分,即“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顯然是對于該條款理解誤差導致辨識錯誤。根據實際了解臨時線路應該在每天收工后將上游配電柜空開斷開,并對外線及配用電設備進行相應保護防護。根據這樣的情況,實際判定為偶然暴露,也就是說偶然會使用到臨時線路時才會存在有拆接臨時線路的操作發生。
使用臨時線路在該工廠內均為低壓配電系統,而且工廠的接線柜有良好的接零接地,加之工廠關于臨時線路的敷設、架設有著完善的制度,需辦理相關手續層層審批之后,在各項措施完全落實情況下才能作業,在諸多的保護和屏障下認為該項作業導致人員傷害可能產生的后果相對較輕,故給定事故發生的嚴重程度C值為3分。
所以,該項作業的風險由原先車間判定的252分高風險,修訂為27分一般風險。
3.1 事故發生可能性分值L
(1)把作業頻次和事故發生的概率相混淆 乍看起來怎么都是兩個概念的問題,為什么在辨識的時候會產生這樣的混淆呢?就例如在前文2.2中所提及的案例,便是人員首先混淆了拆接臨時線路和使用臨時線路的概念,認為凡是使用臨時線路的過程,都會一直伴隨著拆接臨時線路的作業,而潛意識中將這兩個概念進行了替換。于是在人們認識中,就產生了只要使用臨時線路就會有人總是在很危險的情況下要去拆接臨時線路的印象,從而認為此項作業相當可能發生事故,給出6分的判定。
(2)關于L值3分是一個概念上的界限 L值3分對應的文字描述是“可能,但不經常”,也就是說事故發生時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只是不經常出現,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中已經屬于相當嚴重的一種狀態了。表明系統存在著強烈的不穩定因素,有相當的危險性。
(3)概率統計或計算對于確定L值的意義
①統計概率 統計概率的基礎就是要有相當的統計數據來支撐。同等作業、同樣條件下事故次數與作業次數之間的比值就是簡單的該事故發生可能性的統計概率。這個統計數據如果真實全面就能夠表明該項作業發生此類事故的真實的可能性。②計算概率 當然這個數據是個絕對統計數據,可能對于一個小單位的某項具體作業而言要拿到相關的統計數據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可以采用概率計算的方法來對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進行一種簡單的計算。
3.2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
連續暴露是指無論是否在工作狀態都會暴露在危險環境,首先辨識人員要清楚的認識到LEC評價法不只適用于工作作業,同時也適用于其他的評價,所以在用于工作作業評價時10分分值是不可能達到的。
工作時間內暴露,指的是工作時間內連續暴露,也就是說在工作時間內,人員就一直處于這樣的環境下工作。
3.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發生事故導致人員傷害結果的辨識,一般比較容易進行,但是還應該注意對3分“重大,致殘”和7分“嚴重,重傷”之間的結果進行比較明確的分辨。3分“重大,致殘”在這里應該是指的肢殘疾,而7分的“嚴重,重傷”指有生命危險的顱腦或軀干損傷,應當予以澄清。在對此項分值評價時,對于低于15分的分值可以結合工時損失計算法相關表格與該分值的分數進行對應,由內插法給出一些中間分值,以便使辨識結果更接近于真實情況。
(文章題目:LEC評價法用于作業風險辨識的應用與改良)
作業過程的風險辨識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要求辨識人員既要有充分的安全知識支撐,同時又要對整個作業環境、操作過程、企業相關規章制度等等有相當的了解,才有可能全面客觀地對于整個作業做出準確的風險評價。相信隨著辨識人員對安全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對專業知識的全面掌握,對于行業內作業風險的辨識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隨之也應該會有一個顯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