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軍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哈北線管理處)
高速公路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過程中所必然出現的產物,同時也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現階段世界各國對高速公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通過對世界各國的高速公路進行調研后發現,高速公路都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行駛的車輛為汽車,并且為雙向分隔行駛;(2)道路的寬度為四車道;(3)道路的出口被部分控制或全部控制;(4)沒有交通指示燈,在交叉路段主要以立體交叉為主。正是因為高速公路具有以下特點,所以高速公路也具有高車速、高通行能力、高行車安全性等特點,同時由于高速公路可以有效的降低運輸行業的運輸成本,對發展高速公路沿線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高速公路的現狀。在20 世紀80 年代末期,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到嘉定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到21 世紀初期的近20 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高速公路的總里程數已經由原來的100 多km 發展到6 萬多km,這標志著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在短短的二十年過程中實現了飛速的增長。由于我國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使得其用地規模也在不斷的增加,根據我國相關文件中的規定,在修建高速公路時四車道的高速公路每修建1 km,就需要占用土地7.3 公頃,而建設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則每km 的占地面積將會達到7.97 公頃,同樣建設八車道的高速公路每公里的占地面積會更多。根據對我國各省市高速公路的建設用地面積進行統計可以得出,在2008 年年末,我國修建高速公路總用地面積已經達到近44 萬公頃,粗略的統計我國高速公路的占地面積已經達到公路總占地面積的8%左右,占我國國土面積的約0.5‰,如果更加具體化的描述,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總占地面積為我國近10 個一線城市主城區建成面積之和。
近年來由于我國各行業的建設用地都在不斷的增加。為了保證建設用地需要,我國各級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節約用地的法規,以控制在建設的過程中對耕地的征用。從而實現我國土地使用的可持續性發展。
高速公路建設用地節約的內涵。通過對高速公路建設用地的特點的分析得出高速公路建設用地節約的內涵:(1)對于那些已經建設通車的高速公路建設用粉底的集約化發展;(2)對于那些新建的高速公路用地的節約利用。在建設高速公路的過程中,節約用地主要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建設高速公路的過程中,建設用地的絕對面積正在減少;(2)高速公路的建設盡量不要占用耕地,如果必須要占用則應將耕地的占用面積縮到最小;(3)在建設的過程中要防止高速公路沿線的土地出現鹽漬化以及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4)對于那些在高速公路建設期間臨時征用的土地,在高速公路建設結束以后,要恢復其耕地的用途。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我國公路網絡的逐漸完善,高速公路建設用地最終會向著合理利用的方向靠近。
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高速公路由于建設里程較長,不得不將其分成諸多路段進行同時修建;(2)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一般都橫跨諸多縣市所以會出現與諸多部門進行協商的情況,并造成很多的審批流程;(3)在高速公路修建的過程中,需要準備的資料很多。
從CNKI、百度、Google、國家圖書館、各地交通部門及國土部門的網站等渠道搜尋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節地例子,進而采用統計分析的方法,篩選出與高速公路建設用地相關的節地因子。
(1)規劃立項階段節約利用分析
一般高速公路立項規劃決定高速公路的建設規模和土地占用情況。影響高速公路節約用地的主要考慮因素是車道數(建設規模),基于區域社會經濟基礎上的未來交通需求、現有路網狀況以及高速公路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
(2)可行性研究階段節約利用分析
對于確定了建設規模的高速公路而言,最主要的建設用地節約因素就是路線比選。不考慮非技術因素外,在路線比選過程中節約用地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①確定合理的路線走廊帶和主要控制點。首先進行地質選線。
②在滿足高速公路功能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建設規模和技術標準,以減少占用過多的耕地。
高速公路不但是我國在新時期下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需要加大高速公路建設的力度。但是在修建高速公路的過程中卻又面臨著一些困難,我國存在著地廣人多人均占地面積非常少的特點,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充分的研究調查,在高速公路建設的各環節上都需要做到土地節約用地,并通過采取一些列的措施盡量避免占用耕地或盡量少的占用耕地。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應該將具體的施工方案進行對比,已達到最大程度節約用地的目的。
[1]畢保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2]湯懷志.河南省高速公路集約用地評價與優化研究[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
[3]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公路交通資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4]交通運輸部公路司.公路設計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晏克非.日本高速公路建設和發展概況[J].交通與運輸,2000,(1):27.
[6]蘇杭,王維陽,劉治宇.歐洲五國高速公路服務區考察[J].遼寧交通科技,200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