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福岐
(山西兆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霍州 031400)
某發電公司一期工程裝機容量為2×300 MW,是亞臨界直接空冷燃煤發電機組,配套3臺50 %容量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生產的DG600-240M型電動給水泵,轉速由VOITH公司生產的R17K-2E型液力偶合器調節。
R17K-2E型液力偶合器包含1臺主油泵和1臺電動輔助油泵。主油泵為齒輪泵,由輸入軸上的1對增速齒輪驅動,該泵同時供偶合器工作用油和系統潤滑用油,給水泵啟停時,由電動輔助齒輪油泵供油。工作油、潤滑油管路合并布置在同一個箱體中,潤滑油系統除了供給偶合器潤滑以外,還供給水泵、電動機、前置泵的軸承潤滑油,油箱位于箱體下部。偶合器與電機、偶合器與給水泵之間的動力傳遞由撓性聯軸器來完成;偶合器的泵輪軸、渦輪軸間的動力傳遞由工作油傳遞。偶合器的調速系統根據電動執行機構傳輸的信號,通過扇形齒輪軸帶動齒輪條傳動,使勺管在工作腔內移動。
液力偶合器在工作狀態下充滿工作油。當驅動軸帶動泵輪轉動時,因離心力作用,泵輪流道中的工作油沿徑向流道從泵輪內側(進口)流向外緣(出口),形成高壓、高速油流。在出口處,工作油以徑向相對速度與泵輪出口圓周速度組成合速,沖入渦輪的進口徑向流道,沿著流道推動渦輪,使其隨泵輪作同向旋轉,驅動被動軸帶動電泵主泵工作。在渦輪流道中,工作油從外緣(進口)流向內側(出口)時減壓減速,在出口處以徑向相對速度與渦輪出口圓周速度組成合速,沖入泵輪的進口徑向流道,重新在泵輪中獲取能量。如此周而復始,構成工作油在泵輪和渦輪兩者間的循環流動。在這種循環中,泵輪將輸入的機械功轉換為工作油的動能和勢能,渦輪再將工作油的動能和勢能轉換為輸出的機械功,實現電動機到水泵的動力傳遞。驅動軸由電動機經升速齒輪驅動,轉速恒定,被動軸轉速由調速勺管在被動葉輪室內徑向移動,通過改變被動葉輪室內的泄油量來調整葉輪傳遞扭矩,達到調速目的。
工作油流經偶合器,與高速轉動的泵輪及渦輪葉片摩擦產生熱量,由于偶合器的轉換功率較高,產生的熱量也較大。大部分熱量通過冷卻器被帶走,進入下一循環能量傳遞;部分熱量用于調整轉速,通過勺管直接排入油箱,同時各軸承的潤滑排油也進入油箱。高溫油進入油箱容易產生油煙及泡沫,正常情況下,油箱內產生的油煙及泡沫破裂釋放的氣體通過呼吸器排入大氣。
2014-08-28T11:20,1B電泵主油泵推力軸承溫度從74 ℃開始緩慢上升;11:30升至76.5 ℃;11:36升至80 ℃,溫度開始快速升高;11:37電泵潤滑油出口濾網差壓高值報警(大于0.06 MPa);11:38推力軸承溫度躥至96 ℃。
11:34,1B電泵電流481.7 A,給水流量492 t/h,轉速5 035 r/m in,出口壓力19.35 MPa,電泵軸承溫度69/71 ℃,推力瓦溫度78/80 ℃,工作油油溫76 ℃。
11:35,1B電泵電流787.5 A,給水流量、轉速、出口壓力、電泵軸承溫度、工作油油溫均無變化。
11:38,1B電泵運行中因“推力瓦溫度95/96 ℃”跳閘,此時運行參數:電流706 A,給水流量518 t/h,轉速5 081 r/m in,出口壓力19.24 MPa,電泵軸承溫度70/73 ℃,工作油油溫82 ℃。1B電泵跳閘時觸發“RB”聯掉1C磨煤機,聯啟1Cb電泵;同時1B電泵潤滑油“低油壓Ⅰ值(0.1 MPa)、Ⅱ值(0.08 MPa)”報警,輔助油泵聯啟;1號機組負荷由280 MW降至186 MW,退出機組AGC運行方式。現場檢查發現1B電泵周圍地面一攤油污,液力偶合器油箱頂部呼吸器頂蓋和濾網掉落在地面上,輔助油泵運行正常。
11:44,輔助油泵停機,恢復液力偶合器排氣孔的孔蓋和濾網。檢查電泵液偶易熔塞正常;檢查潤滑油在線濾網略臟,備用濾網微臟。更換潤滑油濾網時發現尺寸不符,清洗潤滑油濾網和濾網室,將潤滑油備用濾網和在線濾網對調安裝。電泵油箱油位在低油位刻度線,油箱加油至中間刻度線。
22:00,1B電泵輔助油泵試轉,油壓0.12 MPa,低油壓報警信號仍存在(未復歸1B電泵低油壓報警信號,因此信號未消失)。
第2天16:36,1B電泵試轉正常。試運參數:潤滑油壓0.14 MPa,工作油壓0.22 MPa,電流322 A,流量234 t/h,轉速4 505 r/m in,出口壓力18.75 MPa,電泵軸承溫度52/48 ℃,推力瓦溫度67/54 ℃,工作油油溫80 ℃,勺管開度56 %。
第2天23:25,1號機組負荷190 MW,關閉1B電泵再循環,停運1Cb電泵,1B電泵正常投運。
查閱檢修記錄:機組2005年投產后,該公司一直未對1B電動給水泵液力偶合器呼吸器濾網進行更換和清理。液力偶合器部分幾何尺寸:主動齒輪半徑425 mm,主動齒輪軸中心距離高油位刻度425 mm,距離中油位刻度485 mm,距離低油位刻度535 mm。2014-08-07T23:02,1號機組按照調度要求停機備用;2014-08-27T13:58,機組啟動恢復運行,液力偶合器油箱油位處于中刻度線。
造成液力偶合器呼吸器噴油的原因:呼吸器濾網變臟,停機備用時間長,造成臟物干燥板結,影響運行油煙的排出;隨著時間積累,液力偶合器油箱內產生微正壓,但固定濾網室罩的螺母未安裝,壓力增大到一定值后導致液力偶合器呼吸器噴油。
(1) 試驗現象:將呼吸器濾網在油中浸泡幾分鐘,手工加壓到0.05 MPa時,呼吸器罩被頂開。這證明當時油箱產生了微正壓,呼吸器罩被頂開時,油箱內部壓力得到釋放,造成噴油現象。
(2) 實際現象:由于呼吸不暢,油箱內泡沫增加,在微正壓作用下,油箱油位出現虛假上漲,變速齒輪局部帶油,導致電流大幅度上升,嚴重超過額定電流611 A,但未達到電動機保護動作值。
(3) 隨著運行時間變長,油箱內的微正壓不斷上升,各軸承回油不暢通,造成各支持軸承溫度和推力軸承溫度緩慢上升。2014-08-28T11:20,主油泵推力軸承溫度在10 m in內從74 ℃升至76.5 ℃,此后溫度快速上升,這是因為齒輪帶油造成輸入功率增大(電流481.7 A升至787.5 A)。
(4) 2014-08-28T11:35,液力偶合器輸入功率增大引起油溫快速上升,泡沫增加;液力偶合器呼吸器噴油造成油箱內壓力失衡,引起油位動蕩,導致電泵潤滑油出口濾網差壓高值報警(大于0.06 MPa),推力軸承供油量不足,引起“推力軸承溫度高”掉閘,潤滑油壓低Ⅰ值觸動,油壓低Ⅱ值30 s后觸動。
(1) 定期切換油系統對濾網進行清理和更換,保證油系統工作正常;清理偶合器油箱、清洗工作潤滑冷油器。
(2) 加強油系統濾油,保證潤滑油品質。
(3) 保持油箱油位在中刻度以下。若有條件,將油箱油位遠傳到DCS監控。目前,采用就地油箱上使用玻璃管液位計觀測油箱油位。
(4) 遇到檢修機會,應重點檢查下列部位:
① 檢查液力偶合器供、排油腔體與渦輪密封瓦間隙,供、排油腔體與旋轉腔間隙,以及偶合器內部各連接鎖母法蘭有無泄漏點;
② 檢查測量偶合器各部間隙,如偶合器渦輪處Φ75徑向推力軸承與Φ80徑向推力軸承磨損、脫胎情況;
③ 解體檢查油泵主從齒輪磨損、葉輪與軸鍵槽處連接。
通過對液力偶合器在噴油期間參數變化的分析,查找引起液力偶合器噴油的原因,提出今后的防范措施,提高了電動給水泵組運行的可靠性,對同行解決類似問題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 李增玉,楊 廣,宋立平.給水泵液力偶合器在工作中的問題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31(6):132-134.
2 李增富.300 MW機組電動給水泵液力偶合器工作油溫偏高原因分析及處理[J].機械,2004,31(增刊):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