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磊
(周口師范學院圖書館,河南 周口 466001)
在信息化的社會中,人們對于知識的追求從未停止,在傳統的社會發展中,人們經常通過紙制的書刊來閱覽,這種紙制的書刊在閱讀的時候會出現閱覽方式復雜,閱覽不便利等情況。而電子書刊則會避免這些不利因素的出現,電子書刊實際上就是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知識的閱覽,與紙制書刊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在信息化的社會中,電子書刊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觀看,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來進行閱覽,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有了電子書刊人們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觀看和閱覽,這與紙制書刊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優勢[1]。
在二十一世紀中,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主要核心力量,無論是在任何的領域中,互聯網都會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無論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因為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信息快速的傳播,對于人們生活和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ヂ摼W時代下的電子書刊已經發展的越來越普遍,很多崗位的人們都通過電子書刊來實現閱覽,因為電子書刊即方便又便捷,是人們閱覽書刊的最佳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打開電子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實現閱覽,這是紙制書刊所達不到的。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了互聯網技術,但是直到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技術才發展起來,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人們已經開始運用互聯網技術去進行閱覽書刊和查找資料。互聯網時代下的人們不僅僅學會了運用高科技技術來實現電子書刊的閱覽,還會將現代化的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這將會為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網絡時代下,電子書刊的出現也為人們的生活和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條件,有了電子書刊人們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閱覽,無論是任何的內容和標題都可以通過搜索來找到。除此之外,電子書刊與紙制書刊相比也具有一定的視覺享受。電子書刊的廣告設計跟電子書刊的版面風格相互融合會讓閱覽者感受到電子書刊的巧妙性和精美性?,F如今電子書刊為了更好的發展并獲取更多的經濟例如,也推出了一些增值業務,及時這些增值業務是電子書刊的不明確盈利點,但是其中卻存在著極大的商機。由于電子書刊與傳統的紙質書刊相比具有定位更加準確,內容更加豐富的特點,無論社會怎樣的變化都不會改變現如今的電子書刊優勢,很多年輕的人們喜歡通過電子設備來閱覽電子書刊,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便利的閱覽方式,既能夠節省自己的時間,也能夠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電子書刊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對電子書刊有所認識,早在前些年人們依舊以紙制書刊為主,因為信息化技術并不發達的時候人們不知道如何去運用電子書刊,而紙制書刊是人們唯一與外界接觸和了解外界的方式,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子書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發展的主要核心力量。電子書刊已經代替了紙制書刊。例如在現如今的學校中,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往往就將紙制書刊改變成了電子書刊的形式通過大屏幕播放出來,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可以減少課堂的閱覽時間,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電子書刊與紙制書刊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F如今電子書刊不僅僅應用在了教育行業,在其他行業也有所應用,很多大的公司或者是企業都將電子書刊引入到了自己的企業中,并在實際的工作中進行運用[2]。
電子書刊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在傳統的發展中,電子書刊的運用范圍較小,并沒有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電子書刊也涉及到了很多的領域,在不同的領域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運用。尤其是在一些企業中,電子書刊成為了方便人們工作的重要工具,有了電子書刊人們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去查閱書本資料,只要通過互聯網搜索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并且電子書刊也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平臺,主要通過互聯網技術就可以直接的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工作效率,與傳統的書刊閱讀形式相比,電子書刊能夠在短時間內變化多種內容,對于提升人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性作用。
紙制書刊是最為傳統的書刊,也是人們閱覽書籍的最原始方式,現如今雖然電子書刊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并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無論何時電子書刊始終取代不了紙制書刊,紙制書刊雖然沒有電子書刊閱覽起來方便,但是紙制書刊可以隨身攜帶,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電源或者是電子產品進行閱覽,在宏觀角度上來看,紙制書刊閱讀的時候雖然信息量是有限的,但是紙制書刊閱讀較為方便的,對于客觀因素的限制并不多。紙制書刊在現如今仍然被人們廣泛的使用,紙制書刊之所以能夠受到人們的歡迎,就是因為他是一種較為傳統的閱覽方式,無論任何的時候只要人們想讀書,想去了解外界的事物,就可以通過紙制書刊其進行閱覽,紙制書刊雖然信息量有限,但是可以實現隨之隨地的閱讀,對于提升人們的閱讀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
紙制書刊的未來發展會與電子書刊相聯系,因為兩者之間會互相的起到促進性的作用,紙制書刊是人們查找資源的基礎,雖然具有信息量小的缺點,但是紙制書刊更容易翻閱,人們在閱讀的時候也可以將一些難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標注,這些都是電子書刊所不具有的內容。紙制書刊的發展也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紙制書刊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場所和空間,一般情況下圖書館所管理的都是紙制的書刊,這些書刊需要有專人來進行分類和管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紙制書刊的管理較為繁瑣,這點也是紙制書刊的缺點之一,與電子書刊相比,紙制書刊必須要有專人對其進行管理,而電子書刊則不需要這些繁瑣的管理方式,電子書刊資源只需要定期的對其進行維護和后臺管理就可以。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電子書刊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為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們要想進步,要想實現與時俱進就必須要不斷的完善現有的生活方式?;ヂ摼W的出現讓人們更加堅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信息化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對電子書刊的發展有所認識,并且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了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電子書刊也為人們的生活和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從理論層面上來看,電子書刊具有超強的信息傳播能力,不僅信息量大,并且還具有資源共享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信息化資源的共同分享,這是紙制書刊所不能及的。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媒體和各種新鮮事物的出現已經讓人們感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氣息,而如何將電子書刊推廣到更多的領域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電子書刊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信息量,這將會有助于實現市場的細化分和專業化的發展。要想實現電子書刊的長期發展,就必須要從根本入手,首先就應該加強人們對于電子書刊的認識程度,將電子書刊推向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電子書刊的受眾人群以青少年居多,因為青少年人群對于新鮮的事物較為感興趣,并且對于新鮮事物接觸較快。創新電子書刊的內容是最為根本的出路。在電子書刊的未來發展中,只有不斷的充分的發揮出電子書刊信息量大的優勢才能夠更好的推動其發展。例如可以將電子書刊與一些娛樂和休閑等行業聯系到一起,讓人們在約了和休閑的同時掌握隨時隨地的閱讀信息。電子書刊的出現也會為豐富人們的生活和提高人們的品味奠定堅實的基礎[4]。
在未來的發展中,電子書刊資源的采集也將會更適合人們的需求,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審美和生活品質也應該不斷的得到提升,只有將電子出版物納入館藏建設的整體,才會使得電子出版物出現相對獨立的形式,這將會有助于電子書刊的長期發展和進步。除此之外,為了避免電腦或者是互聯網技術出現程序性的問題,在使用電子書刊和網絡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電子資源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而造成資源的丟失。電子書刊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會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實際上為了更加方便人們的使用和用戶的搜索,有關電子書刊網站還可以增加一些特色的服務,例如設置一些熱榜名單,這些熱榜名單可以是根據搜索次數的多少或者是上傳時間的早晚來具體的確定。這樣人們在閱覽電子書刊的時候就不會盲目,會有著一定的閱覽順序和閱覽方向,電子書刊的出現也將會極大的推動我國社會的進步,電子書刊的書看數據庫可以為人們提供想要的資料,供所有的用戶參考和搜索。
電子書刊的要想實現長期的發展,還必須要拓展和維護,系統應該提供更加開放的數據連接口和管理平臺。對于出現的系統問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維護,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如果在電子書刊閱覽的時候發現系統不能夠正常的運行,一定要及時的聯系相關的管理人員,只有這樣才會確保電子書刊閱覽的正常發展[6]。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紙制書刊的未來發展趨勢也將會趨向于越來越好,因為紙制書刊與電子書刊兩者之間并不矛盾,兩者各有各的優勢和好處。紙制書刊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和發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在某種程度上來看,紙制書刊的發展趨勢也將會越來越好,紙制書刊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會注重自身品味的提升,雖然電子書刊與紙質書刊之間并沒有很大的聯系,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會互相競爭,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紙制書刊只有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內涵才會在市場上站穩腳跟[7]。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人們對于紙制書刊的需求從來沒有間斷過。即使科技再發達,人們也不能夠將電子書刊完全的替代了紙制書刊。例如在學校的教學體系中,教師雖然能夠通過大屏幕和多媒體等設備來對學生實現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教學,但是紙制的書本是最為基本的條件。只有將紙制書刊的內容充分的發揮出來,電子書刊才會在其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紙制書刊必將會成為社會發展和人們學習知識的基礎條件[8]。
綜上所述,筆者簡單的論述了電子書刊和紙制書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雖然現代化的社會中,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人們對于知識的追求始終沒有改變,首先電子書刊要想充分的利用網絡文化來帶發展機遇,就應該把握網絡時代讀者的審美情趣和愛好,只有不斷的調整策略,才能找到更好推動我國電子書刊和紙制書看的發展。
[1] 楊尊敏.網絡文化視角下電子書刊編輯方式的創新研究[J].編輯之友,2014(09)134—135.
[2] 劉娟玲.現代老年人電子書刊閱讀平臺的設計[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05):456—459.
[3] 蔣殿榮,何雪陽,鄧明明.氣象科普防災減災電子書刊的設計制作[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1(12):109—117.
[4] 鄧守勤.中小學電子書刊閱覽室的構建[J].資源建設,2015(04):176—180.
[5] 朱散云.電子書刊的管理探析[J].理論建設,2011(17):165—166.
[6] 李彥.警惕書刊污染倡導健康閱讀[J].傳媒鏈接,2014(10):176—180.
[7] 吳英,錢俊平,何麗芳.館藏光盤資料的分編和管理[J].中華醫學圖書館的情報雜志,2014(05).
[8] 吳松華,李亞娟.我館隨書附盤資料的管理模式及建議[J].圖書館雜志,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