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君,馬 超
(寶清縣氣象局,黑龍江 寶清155600)
根據中國氣象局 《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規劃(2010-2015)》, 實現各種氣象要素的自動化觀測已是我國氣象部門近階段觀測自動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雪深自動觀測設備通過了中國氣象局的考核,現已定型,黑龍江省有5 個臺站試點運行,采用人工觀測雪深和自動雪深探測儀觀測雪深對比觀測。 本文根據觀測地段、測量工具和觀測方法的不同,就兩種觀測方式取得的觀測數據存在的差異原因進行了分析。
雪深的觀測地段,應選擇在觀測場附近平坦、開闊的地方。 入冬前,應將選定的地段平整好,清除雜草,并作上標志。
自動雪深的觀測基準面, 盡量選擇在觀測場內西北面, 距離人工觀測雪深地段小于10 m 的平坦、開闊的地方,面積1.5 m×1.5 m,基準面區域內的地面應為處理平整的裸地,且與觀測場基點齊平。 入冬前應清理基準面上雜草,平整基準面。
人工測量雪深一般用木制量雪尺或普通米尺。自動測量雪深采用DSS1 型雪深觀測儀。
人工雪深觀測方法是用量雪尺或有同樣刻度的測量桿插入雪中至地表面, 通過讀取相應的刻度來進行測量,每次觀測須作三次測量,并求其平均值。三次測量的地點,彼此相距應在10 m 以上(丘陵、山地氣象站因地形所限, 距離可適當縮短), 并作出標記,以免下次在原地重復測量。
激光雪深傳感器的激光測距探頭是利用發射的波束(光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特性進行距離差測量。
(1)人工雪深觀測場地域比較寬廣,觀測點選取范圍大, 重復的進出觀測場地以及雪深的測定所造成的場地破壞,都會造成一定的觀測數據的差異。
自動雪深觀測場地小,面積1.5 m×1.5 m 地域更有它的局限性,代表性較差,會造成一定的觀測數據的差異。
(2)目前雪深人工觀測已經要求測量精確到0.1 cm,而現有的測量工具無法滿足測量精度,會造成較大誤差。 自動雪深觀測采集的數據目前是取整數,小數部分是四舍五入的,誤差較大,建議自動雪深探測儀采集數據應提高測量精度。
(3)由于人工測量雪深觀測點選取隨意性較大,春季冰雪融化后又凍結使冰面和雪面分層, 測量數據可能不是雪面到地面的測距而是雪面到冰面的測距,使測距減小,加之觀測員選取觀測點的習慣不同,都會造成數據差異, 可見人工測量雪深存在著測量費時、費力、誤差大、時效低、實時性差等缺點,同時觀測資料時空密度差,不能全面、連續反映積雪的變化過程。
自動雪深探測儀通過對比觀測實踐,測距準確,可以使觀測結果客觀化、觀測資料連續化,減少臺站觀測人員的工作量, 進一步提高觀測質量和觀測效率,但是測點單一,根據設備原理只探測一個點,單顆雪粒、塵粒覆蓋都會造成數據差異。 高寒常年積雪地區,冬季積雪較大時,常出現吹雪、雪暴等現象,造成“雪堎”,雪深高低不均,差異較大。 還有春季風大,積雪在融化時形成積雪的不完整的波紋狀、點片狀、空洞狀, 都會造成測距偏差, 以及當雪面融化成冰面,反射回波弱會造成觀測數據缺測的現象。 建議,自動雪深探測儀增加兩個角度的探測點或在立柱探頭增加旋轉功能來增加探測點, 只有三個或以上探測點的平均值才能基本代表當地的實際雪深狀況,也符合《地面氣象觀測規范》的規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