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潔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15)
在信息社會中,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已經成為人們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建立科學的漢字輸入法評測指標體系,不僅可以幫助輸入法的發明者和輸入系統的設計人員修正和改進漢字輸入法產品,而且有助于推廣和應用符合規范的漢字輸入法產品。
此標準規定了用數字鍵盤進行漢字輸入的信息技術產品的通用要求。它適用于基于數字鍵盤設計的漢字輸入法編碼方案、漢字輸入技術及其產品,是國家推薦標準。在規范性層面提出編碼字符集應包括國家標準定義的全部字符,漢字筆畫、筆順、部件和字音應遵從漢字筆順、部件規范和漢語拼音方案;在軟件層面提出漢字輸入平均碼長、重碼字詞鍵選率等具體評測指標[1]。
此標準規定了信息技術產品中用通用鍵盤進行漢字輸入時的通用要求。它適用于基于通用鍵盤進行漢字輸入的漢字輸入法編碼方案、漢字輸入技術及其產品。標準中規定了通用鍵盤的鍵位設定、漢字編碼字符集、編碼規范和通用鍵盤漢字輸入系統的性能指標,指標包括易學性、漢字輸入平均碼長和重碼字詞鍵選率。
它規定了識字教學通用鍵盤漢字字形輸入系統的語言文字規范要求,以及碼元、碼元鍵位設置、碼元映射規則和系統功能的基本要求,可作為相關部門、單位選用漢字輸入系統的參考依據。
漢字編碼字符集相關標準主要包括:GB2312-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18030-2000《信息技術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等。相關語言文字規范主要包括:GF3001《信息處理GB13000.1字符漢字部件規范》等。
漢字輸入法評測的結果應能反映輸入法的總體質量。主要體現在正確評測指標的選擇,以及采用合理的評價方法等方面。評價必須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又必須以當前漢字輸入法的實際情況為前提。
由于漢字輸入法的數量眾多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評測指標之間必須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具備層次性和系統性的整體。但是,在具體的評測活動中,每個指標又是相對獨立的。
評測指標體系必須是可操作的、可行的,具體指標的設計避免過于繁瑣,要考慮到評測數據獲取的難易程度和可靠性。
評測的目的是了解漢字輸入法的質量情況,有助于質量較高的漢字輸入法廣泛應用和推廣。因此,必須以輸入法軟件設計以及信息技術產品或單位選用漢字輸入法產品提供依據為導向。
漢字輸入法的易學性是指初次學習和使用該輸入法需要的時間、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2]。每個用戶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都是不相同的,一個易用性強的輸入法應該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即使語言文字水平較低的用戶不需要專門培訓也能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易用性強的輸入法應該是功能性強且易理解和易操作的,能夠使用戶第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最關注的功能操作和字詞信息。
首先,強大的詞庫管理功能。輸入法應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抓取大量詞條、口語、專業詞匯、方言俚語等,涵蓋古今中外的古文、詩詞歌賦、口語等,囊括政治、經濟、科學、文化、體育等各個領域,形成詞條豐富超大規模的詞典。并且,詞庫能夠根據用戶輸入的新的詞條及時補充和更新;
其次,漢字輸入的聯想功能。漢字是音形義三者合一的統一體,輸入法的聯想功能多是以字義為基礎,在用戶輸入一個字或詞之后,羅列出多個可與該字或詞組成詞組的項目供用戶選擇。
再次,操作的簡便性。在漢字輸入的過程中,選擇確定、刪除編碼、翻頁查找、輸入法狀態切換等操作頻繁進行。如果在輸入過程中不簡化這些操作,就會給用戶帶來額外的操作負荷,影響漢字輸入的易操作性和速度。
快速性就是指輸入漢字的速度,通常以一分鐘輸入的漢字數量來衡量。去除用戶漢字輸入時的個人因素,如擊鍵速度、對輸入法的熟悉程度等,影響漢字輸入速度的指標主要有漢字輸入平均碼長和重碼字詞鍵選率。
3.3.1 漢字輸入平均碼長
漢字輸入平均碼長是在輸入給定的測試樣本時,測得的輸入每個漢字的平均擊鍵數。其計算公式為:平均碼長=輸入測試樣本的擊鍵次數/測試樣本總字數(鍵/字)。計算碼長時應當包括輸入字詞時的所有按鍵,如選擇鍵、翻頁鍵、狀態切換鍵等,不能僅僅計算碼本中字詞編碼所用的碼元數。字詞平均碼長必須同其他因素結合才能正確地評價輸入法的速度性能。這些因素包括碼元的種類和數量、選擇操作和聯想操作的頻繁程度、操作員的熟練程度、輸入的持續時間等等。
3.3.2 重碼字詞鍵選率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編碼相同造成重復稱為重碼,重碼率越低越有助于用戶快速選擇輸入。重碼字詞鍵選率是在輸入給定的測試樣本過程中,通過重碼選擇鍵確認的漢字字數與測試樣本總字數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重碼字詞鍵選率=重碼選擇鍵確認的字數/測試樣本總字數*100%。音碼輸入法往往單字重碼率較高,用戶要根據提示行甚至翻頁查找所輸入的漢字和詞組,非常影響漢字輸入的速度。而形碼輸入法與音碼輸入法相比編碼較為復雜,但是單字重碼率較低,不需要觀察提示行選擇字詞。用戶記住拼寫規則后,輸入時基本可以實現盲打,輸入速度較快。
漢字輸入法是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有力工具。因此,規范性是評測漢字輸入法的重要標準。漢字編碼和輸入法要符合國家標準機構出臺的輸入法標準以及國家語言文字管理部門出臺的有關規范。輸入法的設計要采用規范化碼元和規范的“兼容碼”和詞庫,對自造詞加以提示,在漢字輸入時杜絕錯別字和不規范用詞等現象。
[1]李小慶,馬晶瑩,林民.漢字編碼輸入法評測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4):17-21.
[2]周克蘭,呂強,張玉華,等.試論漢字數字輸入法評價[J].中文信息學報,2007(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