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鐵軍++陸新佳
摘 要:該文簡述了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工程的設計概況,介紹了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工程的布置符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各種技術研究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為工程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通過深入研究和實驗驗證,有效解決了山區(qū)河流取水防沙的工程難題;通過計算分析和工程措施,解決了水力機械過渡過程難題;結合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工程措施,解決了電站運行處于中緬電網雙系統(tǒng)的難題。
關鍵詞:瑞麗江一級水電站 樞紐布置 取水防沙 水力機械過渡過程 雙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044-02
1 工程簡介
瑞麗江一級水電站,裝機容量600MW,位于緬甸北部撣邦境內緊鄰中緬邊界的瑞麗江干流上。該工程的開發(fā)任務以發(fā)電為單一目標,電站供電范圍為緬甸和中國南方電網。
電站為引水式開發(fā),樞紐布置由首部樞紐、引水系統(tǒng)和廠區(qū)樞紐三部分組成。首部樞紐由混凝土重力壩(包括溢流壩段和非溢流壩段)、泄洪沖沙底孔、下游消力池、電站進水口、右岸泄洪沖沙兼導流洞等建筑物組成。引水系統(tǒng)布置在右岸,由引水隧洞、調壓井、壓力鋼管道(地下埋管)組成。廠區(qū)樞紐由地面主、副廠房和室內GIS開關站組成。
2 工程特點及關鍵技術
2.1 工程特點
瑞麗江一級水電站為引水式電站,河流泥沙含量高,電站水頭高,供電條件復雜均是該工程的項目特點。
2.2 關鍵技術
該工程的額定水頭為299m,懸移質來沙的硬礦物占總沙樣的比例高達64.3%。庫容小,電站正常蓄水位725m,下庫沙比僅為1.5,水庫淤積較快,并能很快發(fā)展到壩前,泥沙問題嚴重。在狹小的河道空間里,如何妥善布置首部各建筑物,防止推移質及部分粗顆粒懸移質泥沙進入取水口,是設計、運行的關鍵問題。
瑞麗江一級水電站同時對應緬甸電網和中國電網的供電局面,電站供電范圍復雜,且壓力管道線路較長,上游單一調壓井對應兩條壓力管道的復雜工況條件下,水力機械過渡過程的數(shù)值計算成為設計難點之一。
3 工程先進性和創(chuàng)新點
3.1 首部樞紐
首部樞紐布置是基于武漢大學首部樞紐水工、泥沙整體模型試驗研究的基礎,泄洪沖沙洞布置緊靠進水口,底板高程695m,低于進水口底板高程5m,并將泄洪沖沙洞前沿封閉形成拉沙洞引洞。引洞洞口頂部設置高攔沙坎,攔沙坎的布置結合水、沙運動特點,有效地減小了沖沙洞拉沙時引起的漩渦、激流等,確保電站進水口“門前清”和流態(tài)平穩(wěn)。
同時因庫容小,設計還進一步完善了沖沙保庫措施。
(1)大壩3個溢流表孔堰頂高程降至709.0m,即淤沙高程大為降低,保庫相對較為容易;壩體增設了底孔沖沙壩段,能有效解決清庫沖沙問題。
(2)取水“門前清”主要考慮由導流洞改建的泄洪沖沙洞來保證。導流洞已完成鋼筋砼襯砌,斷面大(圓形,內徑為10m),平板門,運行難度大。出口工作門考慮由8m×8.5m調整為2~3m×8.5m(寬×高),可靈活開啟閘門。
(3)該工程庫小沙量大,根據(jù)來水含沙量,小流量時開泄洪沖沙洞,其次為沖沙底孔,最后為溢流表孔,由于高程都很低,沖沙保庫相對有保證。
3.2 引水隧洞
長5118m的引水隧洞,有2114m按噴錨隧洞設計,10m直徑的隧洞僅通過噴混凝土、錨桿和掛網就達到支護目的。錨噴洞段的設置大大簡化了施工,使工期提前成為可能,并最終得到實現(xiàn)。
3.3 調壓井
調整后的調壓井位置使整個壓力管道系統(tǒng)布置更為合理,最大限度地減少斷層F501的影響,調壓井地質條件得到較大改觀。通過對水力機械過渡過程的深入研究,將調壓井的阻抗孔口與檢修事故閘門井有效結合,檢修事故閘門井門槽孔口成了阻抗孔,分流在阻抗孔板下部完成,避免高胸墻的形成,其設計獨具匠心,且極大方便了滑模施工。
3.4 壓力鋼管
壓力管道的設計內壓值為420m水頭,主管內徑為5.2m,HD值達2184m2,為國內已建工程中較大的工程。埋管設計的最大管壁厚度為48mm,采用620MPa級高強鋼。
主岔管如果按照和主管(直徑為5.2m)直接對接設計,主岔管的最大公切球直經為5.98m,最大管壁厚達68mm,月牙肋采用高強鋼,板厚將達到140mm。綜合考慮電站的水頭損失及電站出力的特點,通過多次試算,最終決定選擇在不影響電站出力的情況下,采用主岔管前用兩節(jié)錐管過渡漸變的方式,把主管直徑漸變?yōu)?.6m的優(yōu)化設計方案。主岔管最大管壁厚減為58mm,月牙肋板厚減為100mm。鋼管道的設計結合了生產、制造的實際情況,方便了生產、制造,并最終付諸實施。
3.5 廠區(qū)樞紐
主、副廠房采用了鋼吊車梁、對廠房的排架柱快速施工、對機組的提前安裝調試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為機組的提前投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6 水輪機
由于來水含沙量大,特別是石英砂含量較大,電站水頭較高,轉輪進口流速快。為減小水輪機轉輪的磨蝕較程度,轉輪采用抗磨性能較好的06Cr13Ni5Mo不銹鋼材料制造,并在轉輪表面采用高速火焰噴涂技術,噴涂碳化鎢材料涂層加以保護。為了在轉輪磨蝕嚴重時對轉輪進行更換而不拆卸發(fā)電機部件,在水輪機層設置了轉輪中拆運輸通道,并設有二個備品轉輪用于更換,以縮短周期水輪機檢修周期。水輪機設有頂蓋泄壓取水作為機組冷卻水用,以節(jié)約采用水泵供水時消耗的廠用電。
3.7 電氣主接線
按照中、緬雙方協(xié)議,在瑞麗江一級水電站第1臺機組投產后5年,電站50%電量分別送入緬甸國家電網和云南電網消納;從第6年開始至電站BOT運營方式期限止的35年中,15%電量送入緬甸國家電網消納,85%電量送入云南電網消納,具體方案由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