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翀
摘 要:國家的軍事實力將直接影響其在國際上的地位,而軍工企業是一個國家軍事資源的后備保障,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如若發生安全事故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軍工產品的生產過程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針對軍工產品在生產過程的安全問題,該文闡述了軍工產品安全性工程技術的發展歷程、基本生產方式以及投入使用,以期對安全問題起到預防作用。
關鍵詞:軍工產品 技術 安全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214-02
軍工產品的工作往往處于高危且惡劣的環境,而且還聚集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物質,會產生巨大的殺傷力與破壞力。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探測與毀滅敵方軍事武裝、資源財產以及對敵方人員產生殺傷力。因此,軍工產品在研究、投放生產、使用、后期管理處置等整個過程中,對我方的研究與使用人員、環境與公共資源等的安全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威脅。然而,軍工產品產生的威力越大,技術就越復雜,使用的要求也越高,其伴隨的安全性威脅也就越大。軍工產品的安全性,是指軍工產品不僅具有保證完成規定任務的能力,還需保證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設施、環境等免于遭受意外損失與災難事故。因此,軍工產品的安全生產尤為重要。
1 軍工產品技術安全的基本內容
1.1 軍工產品技術安全的特點
軍工產品是國家意志的一種體現。因此,軍工產品技術安全包括多層面的含義:企業間的技術安全管理、項目層面上的技術安全、國際之間軍工技術的安全。然而,它不僅僅單純的表現在技術層面,更多的體現在管理層面上。常見的例子有,國內兩家同等級別的軍工企業,通常會對某項特殊重要技術相互屏蔽,這就是軍工企業之間技術安全管理的內在體現。美國對中國多種戰略性產業技術的管制,屬于國家層面技術安全管理的外在表現。而某項科研試驗中的技術安全風險評估和對抗,則更多的側重于項目層面的技術安全。
1.2 技術安全的基本內容
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安全是不出事故,但是安全的涵義遠不止于此,其還應包括不受威脅。其次,傳統意義上的安全技術認為,人只要在無操作失誤的同時保證人身安全,就達到了技術的根本要求。但現今的技術安全觀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還包括保證預防人去犯錯,并達到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包容、緩沖人的錯誤。這種安全觀提升了我們在技術角度的安全級別,從而達到提高安全性的最終目的。技術安全主要是通過對安全、技術本質的再認識,進一步認識技術和安全的主要含義,從而形成更具科學觀念的技術安全觀,并且能夠在新技術安全觀的指導下進一步優化安全措施、提升安全技術,最終達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3 軍工產業技術安全的典型特征
目前,在軍工產業技術安全的領域里,最為突出的特征是,很少有學者會涉及有關產業技術安全的研究,導致學術界目前對產業安全的內涵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最具說服力的是以下三種:產業發展說、產業競爭力說、產業控制力說。與產業安全的含義相比,將產業技術安全定義如下:產業技術安全是指某組織或國家在實現組織或國家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與重要產業技術進步的過程中,能夠不受別國或組織資本的控制而得到自主發展。因此,產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產業控制力的動態性和自主性是保障產業技術安全重點強調的內容,同時也是產業技術安全中最為重要的特征。
2 國內外安全性工程技術的發展進程
在現代化工業與科技領域中,以研究和解決產品安全性問題為基礎的安全性工程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步滲透。其主要可總結為四個階段:事故全面調查、事故提前預防、系統安全性工程的實施、風險的全壽命周期量化安全性綜合保證。
2.1 事故全面調查階段
工業革命之后,大量的蒸汽機被投入到工業生產中,蒸汽鍋爐爆炸致使每年有上千人死亡。此后,各類工業產品規模逐漸擴大,技術、功能復雜程不斷增強,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可以通過開展事故調查,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出各種應對事故的改革方案,從而來減少傷亡和損失。1919年,國際勞工局(簡稱ILO)成立,并對國際范圍內的事故調查進行情報交流工作。
2.2 事故提前預防階段
由于事故調查方法解決安全性問題屬于事后分析范圍,其中存在許多弊端,依然會導致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此外,事故發生的偶然性導致事故調查工作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與隨機性,不能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種種弊端顯而易見。因此,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開始探索與研究更為合理的事故預防方法,加大了制定產品安全技術的規范以及標準力度,希望通過不斷地探索和應用來減少和防止安全性事故的發生。
2.3 系統安全性工程的實施階段
軍工產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因其具有其獨特的的安全地位,以及引發的安全性事故從而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二戰之后,西方一些國家開始對安全性工程概念和技術進行系統性研究,從而提高產品固有的安全性,并將此應用到軍工產品的研制投產與使用中。20世紀50年代末,系統安全性工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逐漸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二十世紀中后期,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技術的發展,世界范圍的各工業行業對系統安全性工程投入了更廣泛的應用。
2.4 風險的全壽命周期量化安全性綜合保證階段
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安全性工程技術應的廣泛應用,安全性工程專業技術與理論隨之進入了下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此階段,安全性工程原理強調,不符合安全性要求的產品可能會在研發、投入使用以及后期維護等過程中引發惡劣的安全事故,不僅會給正常功能帶來嚴重的后果,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對事故進行救援、解決、賠償及處理。因此,產品的安全性是決定軍工產品投資效益最為關鍵的因素。
3 對于軍工產品發展的技術安全建議
3.1 國家要加強相關涉密人員榮譽與自我修養教育
從商業理論角度來看,某些渠道屬于灰色地帶。例如,甲方與多家乙方技術交底或人員跳槽技術移動時,都會在無形中發生思想或技術的泄露。雖然,這些無形的泄露尚未上升到觸犯某項法律的地步,但這種行為難免會對企業的競爭和發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作為軍工產品的最終甲方,軍方各技術隊伍應時刻注意此類事情的發生,有所為,有所不為。
3.2 構建企業、政府、第三方和軍方積極參與的開放性平臺
構建企業、政府、第三方和軍方積極參與的開放性平臺,建立起諸如科技研發與技術標準不同主體間的聯系。對于存在技術標準目標的科技研發,軍工企業應該積極采取合理的方式,督促科技研發者提前將最新的科技成果申請專利,在建立技術標準的同時構建此類標準體系的專利許可,從而減少對于科研經費的依賴。
4 結語
軍工產品的技術安全不僅是國防建設和國家產業安全的基礎,而且是國家實行經濟干預、制定國防政策的基本點。此外,軍工產品的技術安全對軍隊的配備建設具有緊密的聯系,關系著軍工企業的發展大計。在軍工企業技術安全的構建中,項目安全推動著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和國家都應該強化技術安全意識。由國家制定完備的標準,企業給與國家支持,從而在保障國家軍工企業和重大項目技術安全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良性閉環控制網絡。
參考文獻
[1] 楊春平.技術安全:社會科學版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J].大連理工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2] 趙大海.武器裝備研制跟蹤的幾點思考[J].國防科技,2009(12).
[3] 趙大海,楊海瓊,曾凡文.軍工產品技術安全問題分析及建議[J].國防科技,2013,3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