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
摘 要:“政府上網工程”的執行對政府辦公自動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更快的服務了我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許多領域,使得政府網站能夠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政府網站也因此成為了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媒介。該文概括了我國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的近狀,對其中的成果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從轉變政府觀念、促進政府與社會公眾的信息互動、賦予社會公眾對信息的申請權等方面提出了增強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的對策。
關鍵詞:政府網站 信息公開 對策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221-01
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下,信息和知識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政府又是一個國家中最大的信息生產者、收集者、整理者、擴散者和應用者,是國家信息化進程的先導。因此,每個政府都有義務和責任把信息告知公眾。互聯網的發展為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如何在互聯網上更好地實現政府信息公開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1 我國政府網站信息資源公開現狀
政府門戶網站發展的成熟與完善體現在省、直轄市和地級市對網站的建設與維護。近年來,隨著政府網站的崛起,各部門和各級政府都把政府網站政務公開、信息公開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實現。統計結果表示,域名是“gov.com”的政府級網站達到了49731個之多,將近96.8%中央級部委政府擁有網站,每一個省、市級政府都擁有自己的網站,絕大多數的社區、街道、鄉鎮等,均設立了屬于自己的網站,并通過網絡來公開自己的信息資源。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政府網站會及時在政府網站上公開正確的政府信息,“統計數據”便是值得一提的亮點所在,這些統計數據會被按正確的分類編輯成合理的版面供公眾查閱、監督。對于財政收入、政府采購等,這些敏感的信息更是有更加詳盡的信息供任一公民查閱。現在我們打開電腦便可以毫不費力的查看到2013年上海市全年的財政收支情況。這為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了優質的平臺,也促進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展,使之繼續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2 我國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進程在持續地快速發展,信息資源的公開不論從范圍還是數量都有了質的飛躍。但是,這其中存在著不足之處。
2.1 政府信息公開的阻力較大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不愿對信息公開。個別政府工作人員由于受到封建社會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形成錯誤觀念,對于政府信息不公開,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愚弄公民;二是不敢對信息公開。當對信息進行公開時,必然會面對民眾的監督,使工作人員的責任更加明確,無法推卸;三是不想對信息公開。個別政府人員不想對信息進行公開,存在多種顧慮,例如,擔心信息公開會影響政府的辦事效率;四是不能對信息公開。政府信息若是公開,可能包含工作人員的負面新聞,并且牽扯甚廣。
2.2 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有限
當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大部分為靜態信息,缺乏動態信息公開;政府基本上只公開事件的結果,對于事件的發展過程一帶而過;對于一件事的詳細描述性信息較少公開,缺乏事件的具體內容;在政府對外公開的信息中,多為正面信息,宣揚政府光輝形象,對政府負面信息并不予公開,特別是政府的腐敗信息以及處理上的失誤,無法使公眾客觀評價政府。
2.3 可供政府信息公開的途徑較少
目前我國缺乏手段和渠道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通過政府公報、新聞傳媒、公告等公布消息,有明顯的局限性,不能滿足社會對信息的需求。政府信息主要在政府內部進行公開,并不向外發布,外部公民缺乏對信息的了解。
2.4 政府信息公開保障機制不健全
政府應當對人民群眾履行自身責任,政府信息公開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之前,政府信息公開缺少統一和協調,有的政府部門經常把保密審查機制當作借口,又或者以第三方不同意作為理由,而不履行公開政府信息的義務。
3 健全我國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制度
3.1 轉變政府觀念,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的必要性
國家行政機關要建立起“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堅持貫徹實施,對于傳統思想中與信息公開不相符的觀念要堅決摒棄。首先,應敢于公開。堅決反對暗箱操作,明白信息公開的必要,將政府信息主動對外公開;其次,應確保公開的及時性。政府要及時、準確的公開信息;再次,應全面公開。政府要及時對片面信息進行補充,保障公眾權益;最后,應真實公開。不要欺騙群眾、隱瞞真相,要準確及時地將真相告知公眾。
3.2 加大政府機構整合力度,促進政府與社會公眾的信息互動
政府與大眾所涉及到的信息互動,總體來說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于社會公眾應該知曉,想要知曉的政府信息內容,在不違反相關保密法令的前提下,政府是有義務及時向社會公開;二是一切可能對重要決定產生影響的政府信息,政府經內部研究確定的,應當主動及讓公眾知曉。
3.3 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功能,賦予社會公眾對信息的申請權
公開政府信息,應加大加寬政府相關信息化的渠道公開,真正的賦予公民信息的申請權。其核心關鍵便是將政府政務信息化以及網絡化,強化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公開機制。在各行政部門與社會之間建立問答機制,在政府網站上設置并公開意見箱,吸收公眾的意見建議,彌補不足完善自己。與此同時,政府在公開信息的同時,要擴大面積、多渠道的進行公開,提高信息的覆蓋率,加快政府信息的擴散。
4 結語
總之,我國在政府網站信息公開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就信息公開深度及質量而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國政府需要不斷的吸收和發展公共政策管理模式和創新理論,切實做到問政于民、執政為民,促進政府從“管理”到“服務”的職能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候衛真.電子政務的建設與發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4.
[2] 諸松燕.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新視野,2003(3).
[3] 劉恒.政府信息公開制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4.
[4] 趙國俊.電子政務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66-171.
[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Z].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4(10).
[6] 汪向東.我國電子政務的進展、現狀及發展趨勢[J].電子政務,200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