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勇
摘 要:運動損傷的發生是多個因素的相互結合作用,主要包括訓練因素、身體素質、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采用文獻資料和問卷調查等方法,探討該隊運動員產生損傷的發生規律,進行積極分析和預防。對水上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預防策略。為水上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提供理論依據。并針對水上運動員傷病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其訓練的安排和傷病的防治起到幫助。
關鍵詞:水上運動 預防運動損傷
中圖分類號:R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231-01
探討該隊運動員產生損傷的發生規律,進行積極分析和預防。該研究者認為對體育訓練要有正確的對待、合理做好各項訓練前的預防準備工作,降低運動員訓練損傷。如在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產生的損傷,我們稱為運動損傷。由于水上運動包含皮劃艇、賽艇兩大項目,在訓練中運動量和運動負荷都是很大的。對運動員的肌體能力要求是比較搞的,在高強度和大運動量的刺激下,產生肌體疲勞和運動損傷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不重視的話,長時間下去創傷越來越嚴重,這樣會威脅到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對該項目發展會產不利的后果。
通過問卷調查來分析、探討運動員損傷,要做到積極的治療并認真細致的進行分析,為以后的訓練提供有力的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蚌埠市體育中學水上訓練基地運動員。
1.2 研究方法
研究過去的損傷案例和資料。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資料,獲取相關信息。
1.2.2 問卷調查法
運動員的損傷部位。
1.2.3 訪談法
咨詢有關專家、醫生和退役的運動員。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結果
通過統計表明,運動員損傷普遍較多的部位在腰、肩、膝蓋和踝關節,較多的發生在訓練中,因為,運動員主要工作就是訓練,而且,還是在高強度、大運動量下進行訓練,因此,訓練成為產生損傷的主要根源;其次,在訓練課以外也有可能受傷,但這種比例是小的,不過在平時的課外激烈運動中也有可能產生受傷。
2.2 損傷原因與分析
2.2.1 思想上不夠重視
在運動訓練時教練員和運動員對預防損害的意識上認識不足,麻痹大意有關。
2.2.2 缺乏合理的訓前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運動員各個部位的柔韌性、同時提高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增強各器官功能活動。使運動員從相對靜止狀態過渡到興奮緊張狀態,這種狀態是為了克服人體器官和各系統的惰性,為訓練和比賽創造一個良好的狀態,如果準備活動不合理或不做準備活動,就進入緊張激烈運動這樣很容易產生肌肉損傷和各關節的扭傷。
2.2.3 在訓練是運動負荷過大
在安排運動訓練負荷時,教練沒有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生理特點,沒有因人而宜,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的生理限度,從而產生了受傷情況。
2.2.4 訓練時違反原則
在教學課中,紀律不嚴、相互逗鬧、注意力不集中、技術動作不規范,也容易受傷。
2.2.5 對于訓練組織者的方法不當
在教學訓練計劃中沒有遵循科學訓練原則;訓練內容不系統性、具有盲目性、并且,沒有按照個別對待的原則;另外,教練員在教學中缺乏正確的示范,細致的指導;同時還缺乏責任心、耐心、細心和保護意識,這樣都有可能造成受傷。
3 結論與建議
(1)體育運動訓練就是取得好的運動成績,來爭得榮譽。
在訓練中發生傷病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對人體解剖結構不夠了解和掌握,沒有遵循科學訓練原則,造成局部負荷過大而產生的損傷。在訓練中就要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一定要重視運動損傷的程度。防范和治療意識。從運動訓練來講,隨著科技的發展,無論什么項目,對運動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受傷的機率就越來越大。所以,在運動訓練中,一定要做到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合理安排訓練,并且時刻注意,這樣會有很大程度的減少傷痛。
(2)積極開展預防運動損傷知識教育,使得運動員們從思想上和心理上重視。
(3)在訓練前要合理的安排好準備活動,這點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準備活動是來提高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克服肌體機能活動的作用。是可以增加毛細血管擴張來提高肌肉的彈性和靈活性,以及各關節韌帶的機能。
(4)在訓練內容上要根據運動的年齡、體質、生長發育過程來有計劃的組織好每堂課的訓練運動負荷。一定要注意不能單一的訓練某一個部位的肌肉,特別要注意在訓練中練習的技術動作一定要正確。因此,在訓練中,動力性練習和靜止性練習要相結合,另外,在訓練時需要保護和自我保護,特別是用器械訓練時。
(5)在訓練結束后,要養成放松練習的習慣,教練員應把放松練習列入訓練內容中。在放松時牽拉作為重點;放松練習能有效的緩解肌肉緊張得到放松作用,減輕訓練后人體的酸痛和僵硬作用;另外,讓運動員用正確的按摩方法相互按摩。
4 結語
為培養水上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提供理論依據。并針對水上運動員傷病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其訓練的安排和傷病的防治起到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奎,廖永毅,彭春平.湖南省水上基地運動員損傷調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2(3).
[2] 張青.《全國賽艇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 方銀.我國優秀女子游泳運動員損傷致因研究[J].中國科技體育,2012(2):7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