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 要: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正確動作與否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新時期新形勢下,對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的目標就是提高保護裝置的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監督專責的素質是監督的關鍵,建章立制和專業基礎管理是監督的基礎,提升監督手段,改變監督觀念,全方位全過程做好電網規劃、基建技改、檢驗運行、專業檢查等是監督的主線。跟蹤檢查、嚴格考核、實行獎懲,促進繼電保護監督工作的開展,最終實現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目標。
關鍵詞: 繼電保護 技術監督 全過程 規范
中圖分類號:TM4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101-02
當今,電網的發展今非昔比。繼電保護在電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正確動作與否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再加上其他不正常因素的綜合效應,會導致系統失穩、導致大面積停電等事故。
繼電保護從電磁型、晶體管型、集成電路型發展到微機型,經歷了40年,繼電保護技術未來趨勢是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和保護、控制、測量、通信一體化發展。不同時期對繼電保護技術監督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特別是“大二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提出新要求。
1 監督專責應具備的素質
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的目標就是提高保護裝置的投運率和正確動作率[1],力爭“雙率”達100%。監督工作應以此為目標,從基建、技改、運行、檢驗等全方位開展工作。
繼電保護監督專責除了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外,還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熟悉專業規程文件和“反措”規定,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實事求是,忠于職守,敢于創新,善于學習,將繼電保護工作推向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軌道。
2 監督觀念轉變
繼電保護的專業特點表現為技術含量高、涉及環節多、管理要求細。這接要求繼電保護監督觀念要轉變,做好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工作。
從單一專業到多專業監督轉變。繼電保護與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變壓器、斷路器、通訊、自動化、直流等專業有一定的聯系,這些設備技術指標是否滿足保護專業要求,是否正常運行,都影響保護裝置投運率和動作正確率,故應將這些專業相關內容進行監督。
從重裝置輕管理到裝置管理并重監督轉變。對近年的事故分析,因管理原因造成保護不正確動作次數比裝置原因引起的多,特別是微機保護大量采用,由于微機有自檢功能,能夠及時發現裝置缺陷,所以微機保護正確動作率較高。這些變化,作為監督專責,監督重點應由原先的重裝置輕管理監督到裝置管理并重監督,特是重視二次回路和安全措施管理上來。
從少人監督到多人共同參與監督轉變。繼電保護工程是系統工程,裝置面廣量大,牽設面廣,隨著繼電保護的日益發展,要想做好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除了需要各級繼保專業人員參與監督,相關專業人員也應作為監督網成員共同參與。
從單一過程監督到全過程監督轉變。不僅基建、技改需要監督,就是平時檢修、維護、操作也需進行監督。對某一項工作某一過程進行監督,就可能產生偏差,發生監督不到位的現象。
3 提升監督手段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技術監督工作提供了便利。利用“兩票管理”[2]系統,可以監督電氣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3]填寫是否正確完備,是否認真執行;利用生產管理系統,可以監督保護壓板及切換開關投退是否符合規定,設備缺陷是否及時消除,生產技術通知、生產任務、整改任務是否執行到位、設備臺帳是否健全等。利用安全監察管理系統,可以監督各種檢查整改和反措落實情況等。
4 監督建章立制和專業基礎管理
繼電保護工作須按規程規定辦事。監督專責需要根據上級的管理規程和技術規程,編制本企業專業管理辦法,內容應包含崗位責任制、運行、檢驗、定級、定值、二次回路、故障錄波器、非電量保護、直流自動空氣開關、保護通道、保護軟件、備品備件、試驗儀器設備、工程設計安裝調試、工程驗收、反事故措施、“反三誤”措施、二次安全措施票實施細則等管理規定。
繼電保護專業的基礎臺帳是分析設備健康狀況、安排檢修維護計劃、技改的重要依據,監督建立健全繼電保護技術臺帳管理,包括設備型號參數、保護軟件版本、缺陷記錄、試驗報告、事故分析報告、整定計算、定值單、圖紙資料、年度檢驗計劃、技術規程、專業文件[4]等基礎臺帳。
5 落實全過程技術監督,強化規范管理
繼電保護技術監督的范圍包含電網規劃、工程設計、設備選型、基建技改安裝調試、投產驗收及檢驗運行等全過程技術監督工作。
5.1 電網規劃
設計單位進行主接線規劃和設計方案制定時,應綜合考慮一次、二次配套情況是否滿足保護的技術性能和條件,特別是較復雜的環狀主網絡接線情況、電流互感器配置、變壓器接地形式、保護通道的配置情況等,對影響保護配置配合及選擇性的情況應征求保護監督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5.2 基建技改
做好基建技改工程保護裝置選型、配置、工程初設、圖紙審核、設備招標定貨、設計聯絡全過程管理。涉網保護配置選型應符合規定、反措等要求,滿足運行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各級繼電保護部門應參加工程設計審查、參與繼電保護配置、保護方式及裝置選型。施工圖設計應嚴格按初設原則進行,并從電網整定計算,原理接線合理性、規范性,以及滿足規程、反措方面加以審查。施工圖紙審查時,從裝置原理到裝置結構,從保護回路到控制回路,從端子接線到廠家配線,每個回路、每根線都須進行核對。
特別強調基建、技改工程安全管理,要做好與運行的二次回路隔離和接火工作,要制定安全措施,杜絕施工、調試過程中因保護方面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專業人員負責把關,介入安裝調試全過程,監督按圖紙施工,按編制的檢驗規程調試,及時了解安裝調試情況,落實各項反措,并保證圖紙的完整正確性。對于基建技改工程,施工調試單位技術人員應編制新投產設備的二次壓板、空開、信號標示及其主要二次回路的書面交底技術材料,說明新設備的運行操作及注意事項;廠站的首次啟動投運,運行人員和調試人員應共同參與保護壓板等二次系統的操作。endprint
工程調試竣工后,生產單位技術監督部門應組織項目保護標準化驗收和交接工作,并應檢查現場繼電保護運行規程是否編制完整正確,保護屏柜名稱、壓板名稱是否完整正確,典型操作步驟是否完整正確,所有二次保護是否滿足同步投產條件。
5.3 檢修運行
制定年度檢修計劃及反事故措施計劃并監督。加強安全思想教育,堅持落實“班前會”活動的開展,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和作業危險點分析與預控,杜絕“習慣性違章”行為。明確項目負責人,抓好現場管理,認真把好現場工作安全關。編制繼電保護作業指導書,確保檢驗標準、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滿足規程要求。
監督現場保護設備壓板、屏柜、交直流空開、熔斷器等配置、命名及使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要重視檢查直流空開上下級配合是否有選擇性。
加強繼電保護定值管理,嚴格執行整定方案運行規程。監督定值單計算、審核及各部門回執制度執行情況,不定期抽查試驗報告中定值及控制字整定和現場裝置實際定值及控制字整定與定值單的一一對應關系。
監督運行部門編制和執行運行規程的情況,監督專責不定期抽查現場的壓板投退狀態。執行保護壓板定期核對制度,運行部門每個月核對壓板和保護切換把手的投退情況并保存經簽字的核對表單。對保護壓板,實現看板操作。
定期檢查裝置的開入量和模擬量。如對主變故障錄波器定期檢查時,發現主變高壓側電壓互感器二次A相繞組電壓偏低和開口三角形有異常電壓,及時進行分析處理,更換A相PT,避免PT故障引發設備事故。
6 專業檢查
根據季節和電網運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繼電保護專業檢查工作。每年組織一次查二次回路、查檢驗管理、查運行規定、查軟件版本、查保護整定的“五查”工作。在春季,重點做好變壓器非電量保護、戶外端子箱防雨、防潮檢查。迎峰度夏安全大檢查的重點是查系統保護整定原則是否符合整定規程,定值是否按最新通知單執行,缺陷是否及時消除,是否全保護全接線運行。冬季安全大檢查的重點是要強調主保護的投運率。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開展保護排查工作。同時,在繼電保護現場工作中開展反“三誤”和反“違章”活動,強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倡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敬業愛崗精神。
7 培訓和獎懲
在技術培訓方面應采用“缺什么補什么,學以致用,立足于現場培訓”的原則,因地制宜開辦多樣化的培訓班。
跟蹤檢查、嚴格考核、實行獎懲,能促進繼電保護工作的開展。在管理中加強對繼電保護工作的獎懲力度,增強繼電保護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心。
8 結語
繼電保護技術監督要遵循“保護無小事”的原則,嚴謹細致地開展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問題要到位、處理問題要徹底,始終貫徹全過程管理的工作思路,確保繼電保護“兩率”得到提高,確保電網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國家能源局.DL/T623-2010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運行評價規程[S].
[2] 國家電網公司.Q/GDW1799.1-2013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S].
[3] 國家電網公司.Q/GDW267-2009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保安規定[S].
[4]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DL/T587-2007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定[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