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松
摘 要:《物流運籌學》是現代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其功能主要是將運籌學與物流有機結合起來,系統介紹從物流投資決策分析、物流中心規劃到物流運作的運輸、儲存保管、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各個具體環節中可能涉及的運籌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滿足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提高高職學生利用計算機和相關軟件進行高級管理工作的能力。該課程是一門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重的綜合性課程。
關鍵字:現代物流 運籌學 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187-01
1 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以職業需要作為導向,該課程標準的設計在專業建設改革與專業人才需求調研的前提下,關于物流專業相關的職業能力及崗位任務問題,誠邀現代物流行業的企業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等進行分解分析,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應用為目的,制定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實踐項目。培養學生掌握物流運籌學的技術和方法,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教學方法上,為了使培養學生能力與鼓勵學生個性及獨創精神同時兼顧,采用項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物流方案的設計和實施,突出和實際工作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其具有實踐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專業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創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以指導為主,學生自主練習。以職業實踐為主線,實現項目化教學活動的開展。
2 課程目標
學生通過項目教學活動掌握物流運籌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從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品質,且進一步提升其學習能力及課程實踐能力,也使學生在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素質有所提高。
項目學習不只是以學習必需的專業理論知識為目的,學生實踐動手技能的培養是其主要目標,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學的知識與行業運作實際更加貼近。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有能力的訓練和方法的運用,還包括價值觀、態度及情感的培養和體驗。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不是掌握某門專業知識,掌握某門專業知識是全面提高專業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與載體。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去獲取知識。
3 課程內容
如表1
4 課程教學建議與評價
4.1 教學建議
教學過程中,該課程應以加強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動手能力為根本,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項目教學方式,通過任務驅動型項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企業與學校的兩種資源的作用,結合企業兼職教師和學校專職教師教學,采用企業現場實踐教學和現代多媒體教學相結合,重視學做結合,講與學同步進行,在做中學,學中做,通過“教”和“學”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實際問題情境,加強訓練實際操作;在操作訓練的過程中,與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緊密結合,使學生熟練掌握運輸管理和組織方面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仿真平臺、多媒體教學、物流企業現場教學、實物教學、實訓軟件等模式。為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一定量的運輸作業軟件的配備是必需的。
4.2 教學評價
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改革考核的方法與手段,考核方法采用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相結合的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雷震.物流運籌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 胡運權.運籌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 藍仁昌.物流技術與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