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通
摘 要:網絡學習方式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為任職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任職教育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該文闡述了網絡學習方式對任職教育產生的影響,并就如何更好地開展網絡學習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網絡學習 任職教育 影響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161-01
隨著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學習方式已經在任職教育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為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學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要求教學雙方轉變觀念,更加主動、高效地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挑戰(zhàn)。在此,將初步探討網絡學習方式對任職教育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1 網絡學習方式對任職教育的影響
網絡學習方式是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通過構建動態(tài)開放、交互性強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員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最優(yōu)學習效果的一種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將對任職教育的全過程產生重大影響。
1.1 對教學觀念的影響
網絡學習方式的出現對任職教育傳統(tǒng)觀念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員在校學習時間的有限性與網絡知識信息更新的快速性、學員接受知識能力的有限性與網絡信息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交互式的學習環(huán)境、信息的快速交流、資源的有效共享、學習時空界限的拓展,使得傳統(tǒng)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觀轉變?yōu)橐詫W為主體的教學觀,以實現共性統(tǒng)一的教學觀轉變?yōu)閭€性化教學觀,以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觀轉變?yōu)橐宰⒅貙W習能力和素質養(yǎng)成的教學觀。在網絡學習方式下,教員與學員之間的平等合作和互動成為可能,教員不再是單純、直接地傳授知識,而是緊緊圍繞學員任職需要,創(chuàng)新學習情境,引導和激發(fā)學員主動地獲取知識,更好地發(fā)揮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1.2 對教學方法的影響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員到學員是單向信息傳遞。學員作為知識、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必須在教員的要求和組織下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以統(tǒng)一進度、集體授課、分科教學為特征,通過教員課堂講授、板書等形式向學員傳授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無法解決任職教育學員基礎不同、層次有差別等問題,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
在網絡學習方式下,學員可以通過郵件、網絡課程、論壇等技術,實現自主化和交互式學習。學員在進行網絡學習時,會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和目的,結合自身崗位任職需求,有目的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崗位任職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員作用和角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過去的一個人的“獨角戲”中解脫出來,退居幕后成為學員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習伙伴。教員的主要職責從傳授專業(yè)知識向幫助學員選擇、獲取、分析網絡信息方向轉變。
1.3 對教學管理體制的影響
網絡學習方式實現了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使得教學管理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解決這些新問題,必然要對教學管理體制進行創(chuàng)新。
網絡學習方式改變了教員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和教學環(huán)境,教員上課不再是一個教室、一張講桌、一塊黑板和幾十個學員,教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學形式更加靈活。網絡學習方式可以把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組合,直接為教學目標服務;可以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監(jiān)控記錄;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跟蹤評價。所有這些,對教學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2 任職教育中開展好網絡學習的對策
網絡學習方式對任職教育的影響,也為任職教育中教學雙方指明了努力方向,教員、學員需要主動作為,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能力,利用網絡這個平臺的優(yōu)勢,更好地開展任職教育。
2.1 教員方面
一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網絡只是一個載體,只有與人的緊密結合,才能對任職教育的教學活動起到促進作用。面對全新的網絡學習方式,教員首先要做到接納和認同網絡,充分認清網絡學習方式給自己帶來的角色轉變,即由主導型轉變?yōu)閷а菪停瑘猿謱W為主體、平等互動、交流協(xié)作的教學理念;二是要重視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面對海量數據的網絡信息,如何將其加工制作成學員任職崗位所需的網絡課程、學習資源,教員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教員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能夠運用網絡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還需要根據網絡學習的特性,恰當組織運用各種媒體,有針對性地進行適合任職教育特點的教學設計;三是培養(yǎng)學員信息素養(yǎng)。網絡環(huán)境紛繁復雜,一方面它為學員提供了自由選擇的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它的隱蔽性使得對學員的實時有效監(jiān)督難以做到。因此,在網絡學習方式下,教員首先要教會學員如何熟練運用網絡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即培養(yǎng)其信息素養(yǎng)。教員要交會學員如何從各種網絡渠道檢索、選擇、處理所需信息,通過開設網絡文化課,教會學員如何遠離網絡中的不健康因素,做一個有定力的學習者。
2.2 學員方面
一是學員要提高網絡學習技能,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網絡學習技能主要表現在對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上,即上述的信息素養(yǎng)。在網絡學習方式下,對傳統(tǒng)學習模式創(chuàng)新地加以運用,就會產生討論式學習、研究式學習、交互式學習、個性化學習等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比如個性化學習就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員根據個人的認知結構、認知習慣和認知水平,在多種選擇下獨立地、主動地獲得知識的學習模式。在網絡學習過程中,學員需要根據實際需要和既定學習目標,將各種學習模式協(xié)調發(fā)展與優(yōu)化組合,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學員要明確自己的任職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學習。學員要學會結合自身需求,通過專題學習、定向閱讀等方式,減少漫無目的的網絡瀏覽,合理利用網絡學習時間,拓展專業(yè)視野,提升專業(yè)技能,以確保網絡學習方式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而更好地實現任職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籍長國.耕耘探索收獲[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7
[2] 彭成通.網絡學習方式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5).
[3] 陸克久.網絡教學在任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繼續(xù)教育,2009(9):30-31.
[4] 張德.任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