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目前,手印已經成為確定犯罪、抓獲罪犯的一項重要證據,這一刑事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發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指紋具有人各不同,終生不變和觸物留痕的特點。科學正確地分析、鑒定指紋對于開展偵查工作、懲治犯罪具有重要的實踐作用,而現今警力不足現象在各地普遍存在,提高手印鑒定速度對于偵查破案有著重要意義。經過查閱書籍、資料,發現男性與女性手印因為在生理原因及社會原因等的影響下各有不同,在形態特征(包括指尖形態、指尖缺損情況、小指彎曲度、腕部三角內外側的對稱性等)、手掌及手指紋線密度、長寬比值、身高與手掌長度的比值、花紋類型、手的各位的長度、手掌部花紋形態等,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
關鍵詞:男女手印 規律 判斷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220-01
1 手印概述
手紋應用的發展,歷經幾千年的漫長過程。但真正成為一門科學,僅有一百余年的歷史。近三十多年來,手紋應用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即現代化、自動化時代。縱觀手印應用的發展史,其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探索時期,科學化時期,現代化、自動化時期。
手紋,主要指手掌面的皮膚花紋。包括乳突紋線、屈肌褶紋、皺紋、傷疤及脫皮等。手紋的形態和特征將為個人鑒別提供準確的依據,使手印成為重要的物證之一——“證據之首”。手紋的形態與特征包括手的外型結構和皮膚花紋的形態結構特征等。
手指的外形結構包括:指數與指稱、節數與節稱、手指形態以及手指間的高低形態。正常情況下,一只手有五個手指,依次為拇指、食指、中指、環指和小指;一只手共十四個手指節,其中,拇指只有兩個指節,其余食指、中指、環指及小指各具有三個指節;手指的立體形態多呈圓柱形,指尖稍細,指根稍粗,指根與指尖的粗細變化多不明顯,五指中,拇指最粗,且呈橢圓柱形,食指粗細居中,呈柱形,中指的粗細居中,亦呈柱形,環指與食、中指相近,小指最為瘦小,指節皆呈短柱形;食、中、環、小四指之間,通常情況下中指最高,環指次之,食指居第三,也有少數食指高于環指的情況,小指雖明顯低于環指,但其與環指第一屈肌褶紋的高度相近。
手掌的外形結構包括手掌的解剖結構、外部形態、掌面形態及邊緣形態。手掌的外部輪廓大致呈長方形或方形。
手紋包括乳突花紋、屈肌褶紋、皺紋、傷疤、脫皮及汗孔等。有規則按某種特定順序排列的皮膚組織結構在手掌面上的凸起線條狀反映形態稱為“乳突紋線”,乳突花紋的特定性和穩定性都很強,所以乳突花紋不僅是指紋建檔的基本依據,亦是手印鑒定中最重要的特征;手指關節及手掌一定部位上所固定有的(胚胎期已形成的)的粗大明顯的溝紋稱“屈肌褶紋”,屈肌褶紋的特定性與穩定性都不很強,且印痕中的反映性較差;由于皮膚張弛、堆擠活動所形成的細小而淺表的溝紋稱為“皺紋”,其特定性、穩定性及在印痕中的反映性都比屈肌褶紋差;受創的皮膚局部,由于新生的結締組織繁殖、增補、填充所形成的皮表疤痕稱為“傷疤”;由于擠壓、重摩擦或病變等因素所引起的皮膚角化層的局部脫落稱之為“脫皮”。
2 男女手印形態特征的分析
經過查閱大量資料發現,男性手印與女性手印在許多方面有著不同與差異,我們從捺印掌紋展開研究,首先要求指紋、指節紋和掌紋全部反映出來。由于掌紋面積較大,各指根、橈側、尺側、掌心和腕部三角等各部位不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因而捺印操作與指紋有所不同。首先全掌要均勻的粘附油墨,可以用油墨滾涂抹,也可在調和后的大捺印板或掌紋捺印盒接觸粘附。捺印人左手抓住被捺印人的手腕上部,讓其五指自然伸直并攏,并按在掌紋卡或白紙上,然后捺印人的右手在被捺印人的手背上適當加壓,使掌面各個部位接觸到紙面上,這樣掌紋才能完整的捺印下來。
將男女手印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女性手印樣本如圖1指節較男性手印樣本如圖2更為細長,手掌內側區輪廓較男性手印樣本更為圓潤,男性多接近長方形,紋線較男性手印樣本更為細小,皺紋較男性手印樣本更少。
通過采集同年齡段、各個身高范圍的男性、女性手印樣本,進行分析研究以及統計,確定了具體可靠的特征。其中包括男女手印形態特征的分析;男女手印紋線密度的分析;男女手印的全手長、手掌長、手掌寬的分布情況分析;男女手印的長寬比值的分布情況分析;男女指紋紋線的花紋類型等的分析。可以較為準確判斷出手印遺留者的性別是男是女。
(1)腕部三角內外側高低差值為9 mm時,手印遺留者為男性的可能性為0,為女性的可能性為100%。
(2)男性指紋密度普遍小于女性指紋密度,在中心點橫向1 cm的范圍內,線數在21條以下的,為男性指紋,24條以上的為女性指紋。
(3)男性全手長度整體大于女性,全手長度在18.9 cm以上的為男性所留手印,全手長度在16.0 cm以下的為女性所留手印。
(4)男性手掌長度整體大于女性,手掌長度在10.5 cm以上的為男性所留手印,手掌長度在8.0 cm以下的為女性所留手印。
(5)男性手掌寬度整體大于女性,手掌寬度在7.5 cm以上的為男性所留手印,手掌寬度在6.0 cm以下的為女性所留手印。
(6)全手長寬比值為2.00~2.10時,手印遺留者為男性的可能性為0,為女性的可能性為100%。
3 對判斷男女手印分析的展望
該文通過對男女手印可能出現的不同特征、數值等進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一系列可以直接判斷手印遺留者性別的特征,對手印的進一步研究,將使手印鑒定更加規范化、速度化。試想,如果能在第一時間確定手印遺留者的性別,那么就能很大程度的節約人力物力,縮小偵查范圍,為盡快破案爭取時間,所以總結出男女手印的規律差別,是現今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 劉少聰,耿慶杰.手印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2] 張書杰.21世紀中國痕檢技術[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0.
[3] 趙向欣.中華指紋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
[4] 劉持平.指紋的奧秘[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
[5] 第一屆全國手印專業學術交流會論文選[G],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