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亮
作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元年的2014已悄然落幕。2014年年初,互聯網金融隨著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像蒲公英般,迅速飄遍了神州大地,并生根、發芽。支付、理財、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都得到了高速發展,更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了資本活力。
當金融遇到互聯網,其互聯網特有的思維、方式,不僅迅速改變著人們的金融消費習慣,也促使傳統商業銀行加快探索創新業務運行新模式。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日前在全行工作會上指出,“近年來,眾多互聯網企業紛紛向支付、理財、融資、擔保、征信等傳統金融領域大舉進軍,借助互聯網交易成本低、覆蓋范圍廣、服務效率高的優勢,對銀行業務造成沖擊。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重構傳統金融業態的趨勢不可逆轉。”
據官方媒體統計,2014年李克強共主持召開39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18次都涉及小微企業,從稅收政策、融資方式、簡政放權、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強調促進小微企業發展。作為國內服務縣域小微企業主力軍和擁有超過1億電子銀行客戶群體的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依托遍布城鄉的近4萬個網點優勢,為縣域小微企業提供家門口的金融服務,通過主動上門,將普惠金融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我們知道,互聯網金融具有深刻的“平臺經濟”屬性,其能通過技術積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深挖潛在市場,推動現金流、物流、信息流、信用流的信息整合,創造性的研發革新性產品,應對日益提高的客戶金融訴求和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
2014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驗室,推動前沿產品、技術、流程和商業模式的概念驗證和快速研發,無論是“線上保理業務、E捷貸,還是郵樂網電商平臺項目的整合”,都成為互聯網金融為小微企業服務的普惠產品。
眼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在致力于快速將線下實體網絡優勢轉化為線上電子渠道優勢,推動實體銀行、虛擬銀行“兩個銀行”并駕齊驅。這些依據互聯網思維的創新,可以為客戶提供專屬的互聯網產品,更便捷的服務體驗,以及平臺化的金融支撐,努力為小微企業的發展作好金融的服務。
著眼2015,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移動金融將是未來金融服務的重要渠道和競爭主戰場,我們必須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乘勢而上,實現商業模式轉型。”為此,2015年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將推出小企業專屬手機銀行,整合小企業客戶移動金融需求,優化產品流程,力求通過簡化操作,進一步提升服務的整體性和便捷性。
另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平臺除為小微企業提供在線申貸、支用、還款服務的接口外,還通過銀行與核心企業、核心商圈、核心園區的系統聯通,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基于其歷史交易記錄的純信用融資支持。通過盤活歷史信用記錄,緩解成長期、輕資產、優信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可以預見,2015年,銀行系、電商系、平臺系互聯網金融大戰將會愈演愈烈,但是有著傳統銀行基因,又有著互聯網思維創新基因的郵儲銀行,將努力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撐。
(作者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