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2015年農歷新年之際,市場上有關螞蟻金服進行戰略融資和籌謀上市的傳聞不斷。隨著阿里巴巴成功上市,螞蟻金服融資也悄然開始,作為馬云布局的三駕馬車之一,這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事實上,從2014年10月16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正式更名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創了一個擁有海量用戶數據和完善的支付生態金融的帝國。它的每一步動向,都吸引著業界的目光。
模式與價值
業務模式上來看,螞蟻金服涉足支付、微貸、基金、保險、理財、征信等多個業務領域,旗下更是擁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小貸業務、眾安保險等多個強勢品牌。與此同時,網商銀行、芝麻信用等新興互聯網業態,自2015年初以來也正在陸續籌備、測試和落地之中。
其中,支付寶作為螞蟻金服最為閃耀的資產,經過10年發展之后業務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成為其旗下最值錢的業務。支付寶前母公司阿里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2-2014三個會計年度,支付寶支付給阿里巴巴集團的稅前利潤分別為2700萬元、2.77億元和17.64億元,按照雙方49.9%利潤抽成比計算,則支付寶在相應會計年度,稅前利潤分別為5411萬、5.55億和35億。
2013年“雙11”,支付寶全天完成交易1.88億筆,峰值1.5萬筆每秒。而到了2014年的“雙11”,僅移動支付交易筆數就達到了1.97億筆,這種嬗變式的增長,凸顯出的正是金融融合和互聯網技術蛻變的魅力。以支付寶等產品為代表的螞蟻金服充當的,則是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從支付本身開始,和其他金融機構共同開拓了互聯網金融繁榮的時代。
隨著支付寶規模盈利,不斷拓展新的金融業態,其市場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投行機構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去年12月份披露的一份報告顯示,支付寶估值大約在600億美元左右,而整個螞蟻金服估值大約在700億美元。
今年1月,螞蟻金服以“首家互聯網個人征信服務”的名義在支付寶平臺上啟動了芝麻信用測試服務,并初步實現與租車、酒店入住等消費場景打通;另一大業務網商銀行,據前述螞蟻金服人士透露,3月份是籌建期限,公司希望在5、6月份能夠開業。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果芝麻信用、微商銀行未來正式啟動商用,螞蟻金服就可能切入到更深入的金融業務,一旦形成平臺架構效應,不再限于現有生態,其未來增值空間就會更大。
在財務數據方面,螞蟻金服2014財年營業收入101.5億元人民幣,較2013財年同比增長91.6%;調整后凈利潤26.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為26%。資料樂觀預測,支付業務、融資業務和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將帶來公司2015-2017財年營業收入49.6%的復合增長,預計2015-2017財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63.5%。
螞蟻加速度
種種現象都表明,螞蟻金服正在向資本市場加速沖刺。事實上,早在2014年“雙11”期間,馬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及過金融業務上市問題。
“由于各種原因,阿里巴巴沒有辦法在A股上市,希望支付寶有這個機會。”馬云這一表態引發了關于螞蟻金服A股上市的猜想。
而最近流出的一份融資推介資料頗為確鑿的顯示,螞蟻金服首輪融資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估值預計2000億元人民幣-2500億元人民幣(約350億美元-400億美元),認購對象僅限于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對于備受關注的螞蟻金服IPO計劃,該資料稱其擬于2017年在A股上市,并已選定中金公司擔任其IPO的財務顧問。
“作為馬云旗下的兩張王牌,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血脈相連,又相互獨立。在阿里巴巴如愿IPO之后,聚光燈更密集地指向了螞蟻金服。螞蟻金服設立于2014年10月,依托于阿里巴巴構建的商業生態圈,培育了世界最大的第三方在線支付公司和移動支付公司,并在此基礎上搭建了開放的信息撮合平臺、技術平臺和數據平臺,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性互聯網金融服務集團。”業內人士分析,螞蟻金服之于阿里的生態構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從構架上來看,它對于阿里過萬億元的市值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目前,螞蟻金服旗下的品牌資產包括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網商銀行、芝麻征信、眾安保險等,業務范疇涉及支付結算、貸款、理財、征信等領域,且仍在不斷做加法。螞蟻金服不久前證實,將采取增資入股的形式參股德邦基金。
消息稱,螞蟻金服首輪融資的戰略投資者以“國字頭”背景的基金為主,包括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國開金融,另有一些知名私募股權基金。
事實上在此之前,螞蟻金服對于IPO進度一直避而不談。去年10月,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彭蕾曾表示,上市并不是一個目標也沒有時間表,可能是“到一定階段以后水到渠成,就自然發生了”。
從螞蟻金服首輪融資的估值情況看,顯然會遠遠超過250億美元。對于“坐享其成”的阿里巴巴而言,螞蟻金服IPO時估值越高,屆時就能分得更多的羹。
平臺的未來
“我們想的永遠是海量的小微的消費者、小商戶,他們的小需求我們有沒有辦法滿足,可以滿足到什么程度。”螞蟻金融服務集團CEO彭蕾曾經這樣詮釋螞蟻金服的初衷和意義。
在整個螞蟻金服的業務體系中,支付、理財、融資、保險等業務板塊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真正支撐這些業務的則是水面之下的云計算、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等底層平臺。而在悉心培植金融生態鏈的同時,螞蟻金服也在積極尋求相關監管層的認同。今年2月10日,馬云和螞蟻金服CEO彭蕾等在證監會做了一場分享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的交流,當眾自陳了螞蟻金服的發展和初衷。
作為螞蟻金服發展最早的業務,以支付寶為核心的第三方支付之優勢地位難以撼動。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底,螞蟻金服動態年活躍用戶數量達到3.26億,已超過全球主要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的年活躍用戶數(1.6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在線支付公司。支付業務貢獻了螞蟻金服超過70%的營業收入,其收入主要來自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收手續費及支付平臺所產生的備付金利息收入。支付寶是中國占有率第一的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占有率超過50%,遠超第二名財付通19.4%的市場份額。在移動端,支付寶錢包動態年活躍用戶數達1.89億,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超過80%,占有絕對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螞蟻金服旗下還有現金管理、理財、融資及其他業務。其中,現金管理業務主要以余額寶為代表,截至2014年9月,余額寶存量用戶數達4442萬人,是全球活躍用戶數最多的現金管理工具;理財業務以2014年5月推出的招財寶為代表,以海量客戶的碎片化資金去匹配并滿足來自中小微企業為主的碎片化融資需求,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累計交易金額達339億元,月環比增長100%;融資業務主要包括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和針對個人的信用貸款業務。
除了以上成熟的業務板塊外,螞蟻金服還在探索諸多的金融模式,包括眾安保險(開發適合互聯網經濟的保險產品,例如運費退貨險)、芝麻征信(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風險定價)、網絡銀行等,這些業務未來極具想象空間。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也表示,作為是一個技術驅動的數據公司,技術、數據、渠道是螞蟻金服的強項,未來螞蟻金服會充分這些強項,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平臺。在陳龍的平臺構想中,和阿里巴巴的精神可謂一脈相承,其以金融服務為主業的框架中,涵蓋了渠道、數據、技術等諸多要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