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玲,陳 珂
PENG Ling-ling1, CHEN Ke2
(1.長江大學,荊州 434023;2.四川大學,成都 610065)
機械制造車間是進行鑄鍛生產、車銑刨磨加工和拋丸噴涂表面處理的重要場所,要實現其綠色制造有兩層要求[1]:1)考慮所需資源,使產品制造所取得的效益最優;2)控制廢物排放,以降低對人和環境的影響。但實際的制造過程中,優化效益成本獲取功能零件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在車間產生大量的矽塵(SiO2、MgO等)和有毒刺激性氣體,危害員工的身體健康[2]。而為降低矽塵對員工危害,提高車間的通風除塵效果,傳統的方法是采用風量大、布置與操作簡單、效率高的氣箱脈沖袋式除塵器,但若想達到滿意的除塵效果,需要對車間進行多點監測,增加了工控現場的布線難度,另外該裝置的長期運行,也會使粉塵濃度的捕捉能力和測定精度下降,并且考慮風機的功率輸出不可控,消耗的電能也較大。
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M2M框架的車間智能除塵系統方案:利用光的Mie散射原理,選用GP2Y1010AU0F提高矽塵檢測精度,開發面向車間粉塵監測的無線傳感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從而解決了車間測控環境和線路敷設復雜等難題;通過ZigBee-CAN網關連接,配置風機控制終端,由粉塵濃度和負壓檢測反饋調節風機功率輸出,實現車間除塵器的智能控制。
考慮制造車間內環境的復雜性以及對工作場所的除塵需求,系統采用M2M的應用框架(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除塵器控制終端和矽塵測控節點兩部分。

圖1 除塵方案
測控節點采集車間環境內的矽塵濃度,按GBZ 2.1-2007要求,設定矽塵限值(不大于1mg/m3),利用節點控制器處理實測值。若濃度超限,該節點的ZigBee控制模塊將位置和超限等級等信息無線發送到路由器,經其轉發給除塵控制終端網關ZigBee-CAN。控制終端利用CAN總線控制車間不同位置的除塵器,由塵降區域位置和超限等級,控制終端啟動并調節最近的除塵風機的功率輸出,確保通風帶口與除塵器內產生合適的負壓,使塵粒自車間進入除塵濾袋,并粘附在濾袋表面。多次使用后,濾袋表面累計定量的塵粒,利用除塵器設定的脈沖輸出,使濾袋氣閥得電,氣源短時間內充滿濾袋內囊引起振動,將粘附的塵粒收集到積灰斗中。
車間內粉塵粒徑一般不超過100μm,并且在該粒徑范圍內,塵粒的光散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小角0~8°范圍內。根據光的Mie散射理論,散射光強在小角范圍的積分值與粉塵濃度之比為定值,而與粉塵粒徑無關[3]。因此,可利用光散射測量粉塵濃度,其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光散射測量粉塵濃度原理
集中光束經準直透鏡變為平行光,一部分平行光經檢測通道中塵粒散射和透鏡折射,由接收管轉化為信號I2輸出,另一部分平行光透射,由接收管轉化為信號I1輸出。透射與散射光信號之差(I1- I2)作為小角范圍內散射光強,并由Mie散射計算,確定檢測通道的塵粒濃度。
分散布置測控節點,由矽塵濃度調節除塵器的功率輸出,除塵器CAN控制網絡的矽塵濃度由傳感器檢測、節點控制器處理和ZigBee無線通信傳輸獲得,包括測控和轉發節點。
1)測控節點
測控節點運行時,根據對矽塵濃度的處理結果控制ZigBee模塊的收發通信。如圖3所示,該節點基于PIC16F877單片機設計,內置Flash和0.5k RAM以存儲程序數據,利用通用串行總線(USB)實現PC對節點的調試操作。矽塵濃度檢測采用Mie散射理論制成的GP2Y1010AU0F傳感器,測量結果經PIC單片機ADC模塊,存儲到外部串行Flash AT45DB021。ZigBee模塊選用JN5121芯片[4],當PIC處理的監測數據超限,由JN5121與CAN網絡進行無線通信。
2)轉發節點
路由節點實現測控節點與ZigBee-CAN網關的無線連接和數據轉發,其結構與測控節點類似,但不具備矽塵檢測功能。供電均采用電源管理芯片TPS73250和TPS73233,為分系統PIC單片機(5V)和JN5121(3V)提供穩定電壓。

圖3 測控及轉發節點設計
1)ZigBee-CAN總線網關
當測控節點監測到塵降濃度超限,經路由節點轉發,ZigBee信號經CAN網關節點接收,其中,CAN控制模塊采用AT89S51+SJA1000+PCA82C250,通信控制器采用帶8051內核的AT89S51單片機,通過串行外圍接口SPI連接到ZigBee信號收發控制JN5121芯片、總線控制器SJA1000和總線收發器PCA82C250連接到CAN網絡,實現ZigBee-CAN的網絡通信,如圖4所示。

圖4 ZigBee-CAN總線網關節點設計
JN5121芯片配置掉電存儲芯片EEPROM,實時存儲分布測控及轉發數據,JN5121的外部輸出控制AT89S51的中斷,當JN5121接收到無線數據時,外部中斷啟動,AT89S51通過SPI接口將JN5121接收的無線信號發送到CAN網絡。
2)除塵器控制設計
控制器采用Cortex-M3微控制內核的STM32,配置SJA1000和82C250實現除塵器與ZigBee-CAN網絡的通信。通風帶口與除塵器內負壓檢測采用K022傳感器,由檢測負壓和ZigBee-CAN網絡傳輸的矽塵濃度,控制STM32的雙通道DAC輸出控制電壓,調節風機的功率輸出(如圖5所示)。

圖5 除塵器控制設計

表1 除塵系統多指標對比
考慮現場電磁環境的影響,負壓檢測利用數字濾波,剔除奇異點,確保采樣數據的可靠性。風機功率調節由終端控制變頻電壓輸出實現,由矽塵濃度和負壓檢測數值分析,轉化為適合當前除塵要求的變頻電源。
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包括主程序和中斷,WSNs組網、數據采集和無線收發,ZigBee-CAN網關通信,CAN網絡控制等部分,如圖6所示。

圖6 控制軟件設計
系統初始化,ZigBee-CAN網關應用層APL向網絡層NWK發送組建ZigBee WSNs,介質層MAC和物理層PHY對信號能量、通信質量等自檢,車間范圍內測控和轉發節點申請加入ZigBee網絡,然后按系統功能設定,監測所在區域的矽塵濃度。當濃度≮1mg/m3時,PIC控制JN5121發出ZigBee信號,同時在JN5121的輸出設置中斷,啟動路由節點轉發無線信號到ZigBee-CAN網關。ZigBee-CAN網關的JN5121接收作為SPI通信的中斷,AT89S51根據采集到矽塵濃度和塵降區域,向CAN總線發出指令。終端控制器啟動,根據負壓差和矽塵濃度輸出變頻電源,控制風機功率。
1)提出一種適用于機械制造車間的智能除塵系統,在原獨立氣箱脈沖袋式除塵的基礎上,組建ZigBee(WSNs)-CAN的監測控制網絡。通過光學Mie散射和無線測控節點的布置,提高車間內塵降的檢測精度,并利用CAN總線通信、負壓檢測和中斷控制,實現對風機功率的調節。
2)系統滿足制造車間的除塵要求(GBZ 2.1-2007)。與原設備相比(落砂#1和拋丸處理#2兩個工部車間的2臺除塵器),如表1所示,除塵效率明顯提高,#1單位時間除塵效率提高約27.6%,#2設備效率提高約14.5%,耗電平均節省約16.7%。
[1] 吳小珍,張華.制造企業綠色生產過程實施體系[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0,16(1):70-75.
[2] 任凡,劉飛,李聰波,張文元.機械加工粉塵問題的研究現狀及體系結構框架[J].中國機械工程,2011,22(8):994-1001.
[3] 潘琦,趙延軍,湯光華,許傳龍,王式民.一種新型激光粉塵濃度在線測量儀的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07,28(6):1070-1074.
[4] ZhangQ,YangXL,ZhouYM,WangLR,GuoXS.A wireless solution for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2007,8(10):1584-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