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霞,魏琳娜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400014)
家庭訪視在產后延續(xù)服務中的應用效果
孫美霞,魏琳娜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400014)
目的探討家庭訪視服務在產婦出院后延續(xù)服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600例陰道分娩產婦600例新生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0例,觀察組產褥期接受3次護士的家庭訪視服務,對照組僅接受3次電話隨訪,比較兩組產婦在母乳喂養(yǎng)、自護能力、產褥期精神狀態(tài)、大小便等方面的差異;比較兩組新生兒在喂養(yǎng)方面、臍部及皮膚護理、黃疸監(jiān)測等方面的差異。結果隨訪發(fā)現,觀察組產婦發(fā)生乳房腫脹19例(6.33%)、乳頭皸裂2例(0.67%)、產后焦慮抑郁3例(1.00%)、產后便秘3例(1.00%),對照組產婦發(fā)生乳房腫脹45例(15.00%)、乳頭皸裂24例(8.00%)、產后焦慮抑郁13例(4.33%)、產后便秘12例(4.0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新生兒方面,觀察組出現皮膚濕疹2例(0.67%)、尿布疹4例(1.33%),未出現臍部問題及皮膚紅斑,對照組出現皮膚濕疹10例(3.33%)、尿布疹14例(4.67%),出現臍部問題5例(1.67%)、皮膚紅斑8例(2.67%),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后家庭訪視能有效提高產婦及家庭成員對新生兒健康問題的處理能力,并改善母乳喂養(yǎng)情況,提高產婦自護能力,有效預防產褥感染,降低產后焦慮及抑郁的發(fā)生,是一項值得長期推廣應用的產科延續(xù)服務。
產后保健; 家庭訪視; 延續(xù)服務
21世紀隨著健康意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母嬰保健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產褥期母嬰屬脆弱人群,存在著大量的健康問題[1]。如母乳喂養(yǎng)率降低、產后抑郁、產褥感染、新生兒臍部感染、新生兒尿布疹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產婦健康及嬰兒喂養(yǎng),不利于家庭和諧。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又由于產科床位短缺,為了提高床位的周轉率,本院產婦平均住院時間有所下降,因此,護理支持無法在住院期間完全實施。又由于產婦及家屬缺乏科學育兒及自我護理的經驗及知識,所以更需要實施以護士為主導的產后家庭訪視服務,本文擬采用產后家庭訪視與電話隨訪進行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1~12月接受3次家庭訪視的產婦300例、新生兒300例作為觀察組,將接受電話訪視的產婦300例、新生兒30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產婦平均年齡(26.63±3.85)歲;平均分娩孕周(39.33±1.38)周;兩組新生兒出生體質量(3 339.93±437.56)g;兩組產婦在分娩年齡、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兒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訪視人員 由取得護師以上職稱、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護士及助產士擔任產后家庭訪視的指導員。
1.2.2 訪視時間 產婦出院后3 d或1周內為第1次訪視時間,出院后2、4周分別為第2次和第3次訪視時間。
1.2.3 產后家庭訪視護理指導內容 護理指導員采用“看、問、聽、查、指導”的方法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進行護理指導,每次訪視時對前次訪視中存在的健康問題及進行的護理指導進行效果分析,第3次訪視時評估新生兒生長發(fā)育情況。具體方法:看新生兒和產婦一般情況;生活環(huán)境、飲食、睡眠、大小便及有無異常情況;聽產婦與家屬提出的問題并耐心解答;了解新生兒體溫、體質量、臍帶、臀部及全身皮膚等情況;檢查產婦體溫、脈搏、血壓、乳房、子宮、會陰傷口、惡露等情況;指導產婦產褥期護理(包括營養(yǎng)、衛(wèi)生、避孕等);指導新生兒護理(包括新生兒沐浴、游泳、撫觸)及新生兒喂養(yǎng)等相關知識與技巧。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次訪視后兩組產婦產褥期健康問題比較 觀察組乳房腫脹、乳頭皸裂、產后焦慮抑郁、產后便秘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乳汁不足、小便痛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褥期健康問題比較[n(%)]
2.2 3次訪視后兩組新生兒健康問題比較 觀察組臍部問題、皮膚濕疹、尿布疹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皮膚紅斑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黃疸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健康問題比較[n(%)]
3.1 產后家庭訪視能發(fā)現和解決母嬰健康問題 產后訪視護理指導是住院分娩服務的延續(xù),能及時發(fā)現影響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非醫(yī)療途徑解決,還可以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2]。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3次上門訪視產婦乳房腫脹、乳頭皸裂、便秘者明顯減少,新生兒出現臍部問題、皮膚濕疹、尿布疹、新生兒黃疸、皮膚紅斑的健康問題明顯減少,因此,產后家庭訪視對母嬰疾病具有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干預作用,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糾正影響產婦和新生兒健康的錯誤護理,避免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障了母嬰健康[3]。因此產后訪視也是是產科人性化護理的重要體現[4]。
3.2 產后家庭訪視能促進產婦及家屬家庭角色的適應,避免產后焦慮、抑郁的發(fā)生 由于產婦大多數為初產婦,缺乏科學育兒及自我護理的經驗及知識,加之剖宮產率增高、產婦住院時間縮短,護理支持無法在住院期間完全提供,因此護理人員在產后訪視時的護理指導顯得尤為重要[5]。又由于初為人母的年輕母親要適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其往往缺乏必要的準備,更易產生焦慮抑郁心理,更需要專業(yè)的心理疏導和關愛;尤其是產婦在哺乳期所承擔的責任較大,因而極易產生焦慮、煩躁、委屈等不良情緒[6]。據調查15%~30%的產婦會發(fā)生產后抑郁,通常可在產后3~6個月自行恢復,然而部分較為嚴重的患者其抑郁癥狀則可持續(xù)1~2年[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焦慮和抑郁明顯少于對照組。因此,作者認為分娩后大多產婦存在焦慮、壓抑心理,但經過訪視人員3次家庭訪視進行護理指導、心理支持、情緒疏導后,能有效幫助產婦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自信心,減輕心理壓力,從而減少產婦焦慮、抑郁發(fā)生。
3.3 產后家庭訪視能豐富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護理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庭訪視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事業(yè)心及責任感,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技術好、服務態(tài)度好、責任心強,善于交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提供健康的衛(wèi)生咨詢服務,有較高的整體護理水平及豐富的專科護理知識,對訪視中母嬰出現和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能及時處理,確保母嬰安全,還要以真誠的服務感動產婦及家屬,使其滿意[8]。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處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護理人員對產婦實行家庭訪視服務,比常規(guī)的電話訪視更具體、更生動,使產婦及家屬更容易接受。同時訪視人員通過上門訪視把預防、保健、醫(yī)療、康復、健康教育融為一體,大大提高了產婦的自護能力,促進了母嬰安康及母乳喂養(yǎng)成功[9],贏得了產婦及家屬的普遍好評,同時也符合了現代護理向社區(qū)轉變的要求[10],是一項值得普遍延伸推廣的產科護理服務
[1]楊力實.純母乳喂養(yǎng)大于等于半年能使嬰兒終身受益[N].中國醫(yī)學壇報,2010-8-13.
[2]朱秀,陸洪.電話隨訪對初產婦產褥期母乳喂養(yǎng)行為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0):1478-1481.
[3]曾果花.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36-37.
[4]朱玉蓮.米非司酮治療胎盤植入21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29):3613.
[5]劉翠珍,鄭潔如,趙玲杰,等.產后訪視資料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3):2174-2175.
[6]商田歌,劉海波,孟鶴玲,等.護理督導在社區(qū)產后訪視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6):872-874.
[7]歐召容.產后訪視前對產婦產褥期知識的知曉度調查[J].現代醫(yī)院,2013,13(11):153-156.
[8]陳余金,劉茂芳,曾俞霖.社區(qū)護理產后訪視在母嬰保健中的優(yōu)越性[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3):134-136.
[9]梁欣.社區(qū)護士在產后訪視中開展健康教育的意義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0):671-672.
[10]尹亞楠,羅碧如.國內外母乳喂養(yǎng)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5):3081-308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0.050
:B
:1009-5519(2015)10-1561-03
2014-12-05)
孫美霞(1974-),女,重慶人,護師,主要從事產科護理工作;E-mail:smx474324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