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工程技術公司,山東東營 257064)
淺談鉆井行業完善成本效益評價促進成本管理的方法
張麗(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工程技術公司,山東東營 257064)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鉆井成本上升快,成本缺口日益嚴重,既給經營管理帶來了困難和壓力,也減緩了油氣開發的步伐。本文就如何建立單項投入產出評價體系實現單項工作績效管理進行了探討。
成本效益分析;隱沒成本;財務管理
降本增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成本控制的源頭、控制過程,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執行以及員工素質培訓等多方面抓起,需要全部工作實現目標管理,加大成本效益分析力度,以單項工作績效的匯總評價效果作為評價依據,加大主觀努力效果的應用力度。
目前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產成本的宏觀控制管理,忽視了單項成本效益,分析過程中往往只局限于事后分析,沒有開展事前預測分析;局限于生產成本分析,沒有開展日常分析;局限于經濟分析,未能深入開展技術經濟分析;局限于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分析,沒有開展成本效益跟蹤評價分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1 對日常成本投入缺乏理性分析,投入后沒有效益跟蹤評價
對于一些大額資金投入,費用控制人在投入前沒有進行有效的可行性分析,未考慮預期收益率,投入中對預算沒有控制概念,投入后,不再去跟蹤關注他的實際效果,為以后資金投入的分析帶來很大困難。
1.2 考核目標不明確,激勵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首先,在目前的預算考核中只注重了對基層單位的考核兌現,忽略了對橫向費用科室、單項成本費用責任主體的成本效益考核兌現;其次,重視了對總成本的考核,忽略了對單項費用投入效益的考核。
1.3 財務管理職能弱化,成本的使用沒有財務人員參與
目前,財務人員在成本管理中扮演的職能就是傳統的記賬、算賬、報賬、核算與分析的職能,財務人員能做的基本是事后核算,違背了現代財務管理的理念。
2.1 實行基于動因的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投入評價,進行成本計劃、成本決策,保證單項費用目標的實現
成本的控制僅靠壓縮成本的投入是不科學的,建議在成本控制中實行兩步走:第一步,應該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花錢、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基于動因的生產成本管理。第二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投入產出效益評價體制,對大額資金的使用進行效益評價,把成本決策等同于投資決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方案選擇風險及其他潛在成本等,通過計算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凈現值等指標,分析投入的可行性,實現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2.2 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隱沒成本
在商品流通企業,環節越多,銷售成本越高,在鉆井行業也一樣,尤其基層單位數量較多,供應商勢必會把這種潛在成本加在單位身上。應該在各項管理規定允許的范圍內盡量減少結算環節,另外,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建立良好供求關系,以量大來要求單價的降低,降低操作成本。
3.1 營造激發主動性、創造性和的工作氛圍
首先,建立分級管理的成本考核機制,以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建立經營考核政策。層層細化管理目標,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個人,形成與責任人利益掛鉤的機制。
其次,跟進投入產出評價體系,對在投入后的效益跟蹤中表現突出,獲得較高收益的成本控制人按超過預計效益的比例進行獎勵,反之進行一定處罰,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費,提高對成本有效投入的積極性。
再次,建立有效創新激勵機制,鼓勵創新增效,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控制體系。創新對鉆井企業來說是降本增效的關鍵,可以利用網絡等形式進行宣傳,營造員工創新的氛圍,帶動其他職工參與到創新增效,節能降耗的過程中來,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形成領導重視與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控制成本的良好局面。
3.2 加強技能培訓,為職工提供創新資源
員工是企業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需要。增加企業創新成本的投入力度,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3.3 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系統
將財務管理部門和會計工作部門分離,成立一個以財務為主由經營、供應、生產、技術、安全等部門人員參加的成本管理小組,全面參與成本計劃、成本決策、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開展成本效益分析,對于資金的使用既要做好事前預測,又要在事中對預算控制進行監控,發現預算超支立即分析原因,找出對策,還要事后通過效果跟蹤為績效考核做好保障。同時,在開展成本分析的同時把涉及技術方面的費用展開分析,以技術的提高促成本的降低。
4.1 深入生產第一線,強化學習生產知識
鉆井單位大多數的費用都圍繞生產而發生,各種分析、預測、預算、管理、控制都只有建立在對生產實際非常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4.2 做好和三級、科室的溝通,加強日常管理力度
重點關注各種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了解各項投入明細項目,掌握成本使用方向,分析成本投入的合理性,從中找出是否有可節約費用,并及時和預算進行對比。
4.3 強化理論知識學習
近幾年會計準則、稅法等變化都很快,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適應新的準則的要求,同時,多研究稅務等法律法規,日常工作中注意業務的處理,做好稅務籌劃,合理避稅。
總之,成本控制不但要指導思想好,管理水平先進,還要注重管理的執行力,注重細節管理,做好效益評價,做好分析與控制。
[1]劉迎輝.企業人工成本綜合評價法[J].企業研究,2009(4):76-77.
[2]湯湘希.試述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J].財會月刊,1997(2).
[3]張麗霞,葉世榮.成本企劃的控制與管理[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