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豹(溫州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中心,浙江溫州 325003)
淺談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的工作要點
陳三豹(溫州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中心,浙江溫州 325003)
結合具體工作,從資料收集、現場查勘、報告編制、風險控制、過程管理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質量提出自己的看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
安全評價,也稱危險度評價或風險評價。它是以實現系統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因素、有害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安全評價是一項科學、嚴肅的工作,評價人員應本著對社會、對政府管理部門、對委托企業、評價機構及自身負責的態度開展工作。
為了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的質量,總結自身評價工作經歷,認為應著重把握以下方面:
1.1 應充分收集、占有與評價項目相關的資料,了解項目基本情況,對關鍵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只有對危險源及其危險程度有徹底的了解才能保證后續對策措施與評價結論的客觀公正
在安全評價過程中存在著部分企業以技術保密為由,不愿意提供詳細的原始資料,隱瞞重要信息,甚至提供虛假的資料。一旦原始資料有誤,很容易導致危險有害因素分析不全或嚴重偏差,引起評價內容遺漏,評價結論錯誤等后果。不管危險化學品,還是國家標準或相關規范性文件暫未列入的其它化學品,均應要求企業如實提供,如:三光氣可替代劇毒的光氣用于有機合成,因物質危險性比光氣低而被在實際廣泛使用,但是往往忽視了其應有的危險性,一旦溫度過高,或與有機胺混合接觸,三光氣存在著分解為光氣的危險,該物質的中毒事故中生產中時有發生。因此評價時應重點關注,落實相關安全措施。
有委托企業為了故意規避,提供原始資料時故意改變物料的化學名稱,應引起評價人員注意,不可隨便相信。首先應對其化學反應過程與物料平衡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反應的可能性,是否存在著發生副反應的可能,在評價報告中均應如實介紹并分析。
對同類企業、行業或裝置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情況應作充分調研與分析,在前期資料收集時應注重此方面事故的分析,包括被評價單位提供的事故臺帳資料,此項工作對于發現場所或裝置的危險性、后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2 現場勘查應仔細到位,對重要場所應進行必要的記錄與拍照
事故可能在廠區或裝置的每一個角落發生,以及危險源與其周圍情況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可能。因此,在查看現場時應盡可能對廠區及其周邊的每個地方進行查看,了解實際情況,而不能僅僅靠企業提供的圖紙與資料,或聽企業有關人員一面之詞。如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甲、乙類生產場所,其與周圍的明火點是有嚴格的防火間距要求,周圍可能存在的鍋爐明火、焊接明火、高溫表面以及非防爆的電氣設施,都應引起評價人員的注意,應對其間距進行實地測量,以判斷實際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有些場所盡管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程度不是很大,也應進行查看,發現安全隱患也應予以指出,要求整改。總之,不放過現場可能存在事故隱患的每一個場所。
1.3 對企業的管理組織、工人素質、安全管理制度完備與落實等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這也是評價的重點所在
除了掌握企業的硬件設施與生產現場之外,還應充分了解企業的安全管理狀況。有的企業盡管擁有較為齊全的安全設施,若管理措施不到位,仍應視為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很多事故案例也表明,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化工企業未設置安全科室,或僅安排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不僅符合規定,而且會導致安全管理工作松懈。企業的出租、承包行為容易導致現場安全管理混亂,職責不清,在發現此類情況應提出相應的管理整改要求。企業人員的安全素質也是重要的一環,若未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也是發生工業生產事故多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企業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也應作為問題在評價報告中提出,并納入整改意見。
2.1 嚴格實施安全評價的過程控制管理,落實各有關環節,避免出現虛假報告、重大失誤或遺漏。
國家安監總局于2005年11月發布了《安全評價過程控制文件編寫指南》,要求評價機構制定過程控制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對包括風險分析、實施評價、報告審核、技術支撐、作業文件、內部管理、檔案管理和檢查改進等在內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化管理。因此,作為機構管理人員應貫徹過程控制的有關具體要求,將評價質量視為機構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點與核心。評價人員應嚴格遵守機構的管理規定,在報告編寫過程中除了校審、審核以及審定等環節之外,項目人員應本著不斷提高的出發點開展評價。
2.2 應注重評價的針對性,發揮安全評價應有的促進作用。
每個安全評價項目都可能存在差異,屬于同行業生產或使用相同的危險化學品,因周邊情況、工藝條件、設備布置等不同,在報告的編制內容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報告評價編制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評價及提出對策措施,對于項目中特別危險的工藝與設備,或數量較多的工藝裝置或設備,應進重點進行評價,建議采取多種的定量評價方法。
應從物料、工藝、設備入手分析項目的危險性與特點。同行業同樣產品的化工企業,其原輔材料、工藝、設備均可能不盡相同,如:溫度、壓力、物料毒害性、腐蝕性、禁忌性、溶劑特性、熱交換方式等,一般存在著較大差別,因此工藝過程的危險性也不盡相同,應認真分析危險所在,查閱相關資料,在缺乏實踐經驗的情況下應參考類似項目進行分析,以達到危險有害因素分析準確,避免遺漏與主次不清。
一份高質量的安全評價報告,應能為企業預防事故發生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作用。
2.3 應保證評價依據選用符合相關規定,且切合項目實際
原則上引用的評價依據應是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并與項目實際情況相符。最近幾年新的技術標準或規定陸續更新,評價報告中規范適用方法應認真對待,每個技術標準均有其適用范圍,應充分研讀,通常而言,新修訂的標準一般不適用于按照老標準建設的企業或項目,如:加油加氣站項目,由于規范變化較大,無法采用最新的標準對原先建設的項目進行現狀評價,對此應作必要的說明,仍依據原標準進行評價。此外,對于化工類建設項目適用GB50016《建設設計防火規范》還是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應結合具體項目進行分析,如:項目的產品與原料情況以及產能等、易燃液體儲罐區最大儲量(大于5000m3者就不能采用GB50016)等。相關最新法律、法規的及規范性文件要求也是一樣,如:涉氨制冷專項整治文件提出的技術要求,在對此類項目或設施評價時,應及時作為依據,并在評價時提出相關要求。評價依據的錯誤或偏差嚴重時可能導致評價錯誤,甚至失實、涉嫌虛假報告。
2.4 及時把握監管部門的安全生產要求與最新動態
對報告評審與項目審查提出的技術意見應及時采納,必要時應展開集體討論,這是提高評價人員技術水平、統一認識的有效途徑。安全評價盡管是一項相對獨立的中介行為,但是具體工作目前仍圍繞著政府有關部門,對監管部門的最新要求與技術規定,應及時學習、應用,在實際中貫徹,以配合部門工作與不斷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的入園區建設要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提出的“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管要求,在項目評價時應嚴格把握與要求。
2.5 安全措施的提出應結合危險分析結果與安全生產規定,不能憑空要求,或避重就輕,或視而不見
我國已制定了各行業的技術標準與規范,但是有些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我國現有的技術標準與規范中可能無明確的規定。作為評價人員應結合危險程度分析結果、生產實踐及參照類似的規定,提出明確的技術要求,以有效預防事故。如:在電鍍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氰化鈉的鍍槽與酸性溶液鍍槽,存在著混合而產生氫氰酸的可能,因氫氰酸在空氣中具有快速擴散性,因此比氰化鈉或其溶液更容易引起人員中毒,而現行有關規范對此安全距離未作明確,所以在安全評價時必須對兩者的安全間距必須提出要求,如:通常要求兩者設備間距不應小于2m,或采取隔板等有效隔離予以措施。
2.6 報告編制應考慮各相關方的要求,在內容上應齊全到位,防止出現重大遺漏
安全評價報告除給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之外,還作為安監部門辦理許可證與安全監管的基礎資料,因此在編制報告內容時不僅應將安全生產工作的最新規定、企業最應關注的地方在報告中予以充分體現,還應考慮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及社會利益相關方的實際要求或關注點,如: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需要實施取證或換證,在報告中就得對委托企業的各項條件能否符合安全許可的規定進行專門評價,逐項予以說明。
2.7 評價報告所附圖紙應能真實反映情況
企業提供的項目或廠區設計圖應認真核對,在評價時應企業整改落實。設計圖紙或竣工資料是安全評價的重要依據,通常將總平面布置圖、帶控制點的工藝圖、設備布置圖、爆炸危險區域圖等列為報告附件,在評價責任上有較大關系,在評價過程中若發現重大出入,應了解、交代清楚,必要時應向企業提出,對原設計圖紙應作修改甚至重新出具設計圖,這也便于后續安監部門的監管與現場審核。
3.1 在項目合同簽訂與后續的評價以及報告編制,均應對評價范圍對嚴格且明確的說明
因此從項目洽談開始就應把評價范圍先確定好,有利于后續工作開展,在報告編制時應對評價范圍作更細的闡述,如:不在評價單位的明確予以排除;與項目有關聯的消防、供水、供電則應納入評價范圍;對于工藝管道之類較為特殊的設施,則應明確其起始點或截至點。評價范圍不僅是評價嚴謹性的體現,也與評價機構的風險有關。
3.2 對評價風險難以接受的項目應慎重接洽
安全評價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責任與風險,若對項目的各類前置或基本條件存著不確定(如:周邊安全條件不具備、屬于淘汰工藝或設備、或工藝本身為國內首次使用),應向相關專業人員及主管部門進行咨詢,承接前應分析項目可能的風險,慎重對待。
3.3 對評價要求的整改工作量與投入應有初步的預計
對擬委托的評價項目應進行初步的分析,將主要的整改措施反饋給委托企業,使其了解安全評價整改可能需要投入的資金、難度與工作量,便于企業統籌安排與決策。特別是企業防火間距不足,需要局部拆除、空置或減少生產規模的,應事先充分溝通,以避免造成經濟損失與糾紛。